圣西罗的百年球场,究竟是拆还是不拆?
建筑精
杂谈
architecture
tittle-tattle
不同于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直接新建7座球场的一掷千金,经历了1934和1990两届世界杯的米兰圣西罗球场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对比历史图片,这两届世界杯中出现的圣西罗球场”判若两人“,这其实是因为球场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造。球场始建于1925年,诞生甚至早于意大利共和国建国,承受过二战的风吹雨打、也经历过90年世界杯的沸腾,可想而知这座球场背后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历史改造中的故事
对足球稍有兴趣的人应该对米兰的这座传奇球场不会陌生,毕竟双豪门共用主场的情况即使是在足球豪强林立的欧洲也只此一例,以至于如何称呼这座球场都可能涉及立场问题:AC米兰称其为圣西罗,国际米兰则叫它梅阿查。圣西罗(San Siro)的名字来源于体育场所在的社区的名字,而梅阿查则是1930年代米兰最重要的足球运动员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的名字。
1925年:“体育之城”圣西罗
从1888年5月米兰西北市郊的第一座赛马场建成以来,大大小小的赛马场开始聚集在圣西罗社区。当时汽车火车交通还没有那么发达,去往另一个城市休闲还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因此体育场提供的不仅是专门的体育活动,还是家庭和孩子消遣假日的去处。而圣西罗距离市中心不远也不近,交通便捷,市中心和周边地区的居民都方便到达。
▲圣西罗球场和周边的体育设施。图源,Hines
一片片赛马场的存在让这个地区拥有了一种有趣的城乡风貌:跑道开阔的视野、巨大的尺度和以沙土和青草为主的材质给人以乡村景观的感觉,而马场本身又是现代化的;输电塔和信号站树立起来,意味着这里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正是城市化蔓延的好去处。就像如今地铁线路对激活城市片区至关重要一样,1924年一条新的电车线路通达圣西罗社区,证明了这里已经做好准备以“体育之城”的身份迎接来自市中心的居民。
▲1920年代的圣西罗球场和小跑马场。
另一方面,这里大面积的土地的产权完整(不像城市中的土地被分割给了许多所有人),十分适合开发有长远规划意义的项目。这一切的评估条件都被Lampugnano地产公司的投资人皮埃罗· 倍耐力(就是倍耐力轮胎公司创始人的儿子)看在眼里,公司本身就手握圣西罗地区许多的土地产权,而皮埃罗此时也是AC米兰的主席,所以在这里投资建设球场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
▲同时期在博洛尼亚建造的雷纳托 · 达拉拉球场(Renato Dall'Ara Stadium)在法西斯政权的要求下被建造成为效仿罗马帝国的法西斯风格的综合体育场。 图源,bolognawelcome
▲1926年的圣西罗球场 。图源,magliarossonera
不同于当时其他城市球场的木制看台,或者砌体结构,皮埃罗给了米兰当时最新潮的混凝土球场。只是当时的现代主义尝试在宏大的古典风格的体育场的对比下显得有些寒酸:球场布局十分简单,四座不同高度、独立的矩形看台包围着一块标准英式足球场,不是当时常见的“碗型”连续看台、也没有跑道,当时的建筑师Giuseppe de Finetti甚至只将它称为“一块足球场地”而不是一座体育场。
建造技术和装饰风格也不好说是“尝试阶段的手足无措”还是折衷主义:结构上是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结构的看台基座、加上钢结构和瓦楞板构成的悬挑屋顶;而风格上,钢结构部分没有任何装饰元素、但底部看台的外立面上则使用了新古典主义的砖石砌法。
▲1925-1926年,圣西罗体育场A看台的剖面和侧面图
图源,Milan Archivio Fotografico del Comune
▲1925-1926年,圣西罗体育场看台底座立面图
图源,Milan Archivio Fotografico del Comune
彼时,足球运动在意大利人气不断攀升,赌球活动增加了观众对足球的热情、两只本地球队的对抗关系也让观赏这项运动在米兰变得更加有趣,种种因素都为球场未来不断扩建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但在1920年代球场建成之初,圣西罗无论在形象还是功能上都不算是一座成熟的体育场,除了进行足球比赛,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一旁的小赛马场Ippodromo del Troto提供后勤支持,看台下方的房间用作马厩和饲料仓库。此时的圣西罗更像是这座赛场林立的“体育之城”里毫不起眼的一个配角。
1937 年:第一次扩建塑造了“碗”的基本形象
1934年6月3日的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在圣西罗球场以 1-0 的比分击败了奥地利,这场比赛的胜利和球迷们高涨的热情成为了一个契机:无论是在国际比赛中的使用需求还是在意大利国内足球联赛的赛事频次和观众规模都使扩充球场坐席迫在眉睫。但当时AC米兰俱乐部的资金不足以支持球场的扩建工程,便将球场卖给了米兰市政府,而正是这次转手铺垫了后面米兰双雄共用主场的故事。
▲第一次扩建的分析图。
图源,建筑师G. Ragazzi的圣西罗球场历史研究
▲1939年圣西罗球场的扩建方案。图源,Milan Archivio Civico
1937年,工程师Bertera和建筑师Perlasca主持的第一次扩建改造开始。两位工程师和建筑师为两个主要看台增加了座位,并且用弧形的圆角连接了四座矩形看台。看台外侧的立面经过重新设计,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只根据内部的功能开窗。
原看台下方为跑马场服务的功能都移除了,更衣室、淋浴室、小型游泳池、以及配套服务设施都在这次改造中翻新。此次改造之彻底,让球场无论是造型还是辅助空间功能都和1925年的方案大不相同,改造的花费甚至和当年新建球场的花费相当,这便形成了我们如今见到的“碗状”的体育场的基本形象,圣西罗从此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足球体育场。
▲1939年圣西罗球场扩建方案,面向via Fetonte的立面
图源,Milan Archivio Civico
扩建后的球场将观众席位从35,000人提升到了55,000人,然而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座位数仍然无法满足意大利人不断上升的观赛热情。
1948 年到 1955 年:螺旋坡道出现!
米兰市拥有两支球队的历史源于1908年米兰队内关于能否引进外国球员的纷争。由于当时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兴起,意大利足协将联赛分为了联盟锦标赛和意大利锦标赛,前者允许外国球员参赛,而后者不允许外国球员参赛。这样的规定迫使队内的外籍球员和部分意大利球员决定“跳槽”,于是成立了现在的国际米兰俱乐部,这也是国米队名中“inter.”的由来。米兰德比也由此拉开序幕。
▲烟花德比,2004-05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国际米兰与AC米兰在圣西罗球场进行的米兰德比。国际米兰总比分0比3落后的情况下,第71分钟时国米球员坎比亚索的进球被判无效,激发大量国米球迷向场内投放烟花爆竹和矿泉水瓶等杂物, 比赛中断时国米球员马特拉齐和米兰球员鲁伊·科斯塔并肩看烟花的场景成为米兰德比史上的经典画面。
分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米兰队一直战绩不佳,而国米则在1929年意甲诞生后的17次米兰德比中从未输球。直到1951年,米兰队时隔40年终于再次赢得了意甲冠军。
米兰队竞技水平回归巅峰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终于结束,经历了战时经济低迷,人们十分需要足球这样能调动公众参与度和唤起凝聚力的活动重塑信心,足球成为了意大利人最狂热的运动。1947年,国际米兰将主场从Arena搬至圣西罗、开始与AC米兰共享主场,足球史上,圣西罗球场从此成为上演两家豪门恩怨情仇的传奇舞台;而球场作为这段历史的承载者也将迎来新的变化:
人们开始了关于改造还是新建球场的争论:翻新圣西罗还是建造新体育场?也许新建配备田径赛道的体育场可以为米兰获得的奥运会候选资格服务?也许在不远的地方或城市的另一个地方新建一座球场?又或者将主场搬到市民竞技场?
▲红色部分为原球场结构。
图源,建筑师G. Ragazzi的圣西罗球场历史研究
尽管俱乐部方面,AC米兰和国米当时更倾向于搬到市中心拥有更大容量的的市民体育场,但拥有圣西罗的市政府还是决定保护和翻修现有球场。1948 年到 1955 年,建筑师Armando Ronca和工程师Ferruccio Calzolari 成为了体育场第二次扩建的设计者。这次改造要将坐席容量从 50,000 位增加到 150,000 位。
Calzolari 和 Ronca 提出了增加两层环形看台的方案:由于旁边小赛马场的场地限制,球场无法向水平方向的四周扩展过多、转而在垂直高度上增加看台,并且为了进一步节省球场四周的空间,原看台的顶部有一些坐席被放弃、被上层的新看台悬臂部分遮挡。
▲一二层看台之间的关系.。图源,San Siro Storia di uno stadio
▲1953年扩建方案剖面图。图源,Milan Archivio Civico
132组7m宽的门柱环绕球场一周,向内,它悬挑了观众看台的29级踏步;向外,它支持着19条长200m的螺旋坡道。这组新结构和原结构完全分离保证了在500天内建设完成的同时仍然允许比赛正常进行。也因为二层看台结构完全独立于原体育场结构,二层看台三万余个坐席带来的艰巨的交通疏散任务也必须附着在由组独立结构上。面对比赛开始前、散场后,短时间内集中的人流,尤其是散场时极可能发生的“足球流氓”行为,坡道显然是比楼梯更安全的垂直交通解决方式,一层层坡道形成的强烈光影便塑造了圣西罗球场最经典的“表皮”。
坡道对人流的引导平白又直接,但在立面上这些重复又重复的螺旋线在体育场巨大的尺度下呈现出一种粗砺的韵律感,再等到比赛散场时,你会发现螺旋坡道上运动的人流好像让球场活了起来。
▲比赛散场的场景。图源,网络
施工期间,出于安全考虑此次扩建放弃了第三层看台的建设,体育场容量减少到 60,000 个座位和 25,000 个站立位。
▲1950年代的圣西罗球场。图源,Youtube
1987年:为了世界杯
球场保持这种状态近四十年,直到1990 年世界杯的到来,借此圣西罗进行了又一次重要的扩建,无论是建筑本身的改造还是世界杯重大的历史意义都增加了圣西罗球场在此之后的文化纪念属性。这次改造由结构师Leo Finzi、建筑师Enrico Hoffer和Giancarlo Ragazzi主持,将容量扩大为85000座。
▲1990年改造的分析图。
图源,建筑师G. Ragazzi的圣西罗球场历史研究
这次改造主要增加了第三层看台、支撑第三层看台的11座柱形塔楼和醒目的红色钢结构屋顶,所有的加建结构仍然完全独立于之前的结构以保证1987到1990年期间的比赛正常进行。11座混凝土浇筑的塔楼中位于四角的四座被设计的更高来支撑屋顶。塔楼除了提供观众前往新看台的台阶,也设置了酒吧、工作室等商业功能以及厕所、急救室等辅助空间。
▲塔楼的建设过程 图源,Youtube
这些塔楼支撑了第三层看台,但还是因为小跑马场的限制,三层看台和塔楼在东南侧的一边停止了。这使得屋顶结构和二层看台之间出现了一个20米高的开口,它既为球场提供了更多的日照时长,坐在对侧看台也可以欣赏到城市天际线。
▲鲜红屋顶框景下的城市天际线
图源,San Siro Storia di uno stadio
为观众看台遮阳挡雨的屋顶结构由9.5米高的格子梁支持,最大跨度达到了205米。鲜艳的红色钢结构覆盖以铝框架的半透明聚碳酸酯板,实现了球场在白天使用时更佳的自然采光。
▲球场屋顶框景下的天空
摄影,Young Jun Lee,图源,Getty Images
球场的现代化设施当然也进行了一轮细致的更新:从屋顶材料和形式的声学设计到草皮微气候的养护设备,以及应对人流密集场合里场馆设施防火材料的选择,一个都没有落下。其实在这次改造中设计者和规划者已经意识到了球场在城市角度下的角色意义,除了满足上述基本功能,改造还注意了球场与城市地面的衔接、新增的地下停车场空间、尽可能多的商业空间等等。
▲1988-1990国际米兰和米兰比赛的留影可以看见扩建工程的进度 图源,Magliarossonera.it
百年圣西罗,传奇还能继续吗?
此后圣西罗球场未再进行大规模翻修,以90年举办世界杯时的外观存在了近30年。近年,米兰双雄俱乐部提出新建足球场的计划,将大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圣西罗,翻修还是拆除的讨论从2013年开始持续了多年,球迷、俱乐部还有市议会和政府各执己见。
球迷要情怀?还是要安全舒适的体验?
百年足球历史的沉淀,圣西罗无疑是无数球迷心中的足球殿堂。当建筑被寄托情怀,一部分球迷呼吁保留圣西罗。据意大利媒体报道,米兰当地球迷成立了“反拆除圣西罗委员会”,希望俱乐部翻修球场而不是拆除,理由是俱乐部可以节省一笔开支。
但从足球场提供给球迷和游客的体验的角度来说,圣西罗无法与现代化的足球场相比。年代久远,设施老旧,安全性差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球场几乎还保留着举办90年世界杯时的建筑外观,以最简化的方式进行装饰。内部从台阶上到VIP看台,映入眼帘的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设施。
2019年,第三层看台在比赛中发生了幅度5厘米的晃动,出于安全考虑已关闭。网上有球迷吐槽在圣西罗提心吊胆的观赛体验,因为圣西罗看台的坡度非常陡峭,看台倾斜度达到了30度!而英超球场的倾斜度仅仅也只有17.5度。
▲比赛场外的小商贩。作者自摄
除开这些硬件问题,圣西罗即使翻修,很难创造出提升服务和商业的空间。随着看球群体不断演变,球场中有了更多的白领、家庭、公司客户和游客。这意味着除了比赛本身,来到圣西罗球场的观众们还在寻求更多的体验:探访俱乐部博物馆、购买球队周边、建筑参观之旅等等。
但圣西罗现有博物馆和球迷商店、快餐店面积小且过于普通。赛时的食品供应多为流动的三明治和饮料的餐车,周边商品和纪念品也在临时摊点的货车里,对于前来朝圣的球迷来说不仅毫无仪式感、还要担心纪念商品到底是不是官方授权。
俱乐部:想要新建一座现代化的足球场!
对足球运动饱含激情和狂热,也许可以让球迷忽略掉球场设施和服务的不足。但对俱乐部而言,一座现代化的足球场意味着实现宏大愿景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发挥俱乐部品牌影响力,一方面可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座新球场不仅增添了有形的不动产,还承载着与俱乐部捆绑的无形资产(信用),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俱乐部的未来发展。
AC米兰CEO加齐迪斯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这样说道:“你可能花费了同样的钱(改造),但远不及在原地址建造一座新的球场。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我们(与国米)能够共同建造一座新的球场,它不仅能成为意大利足球的指明灯,还会是欧洲最好的俱乐部球场之一。”
前文提到1937年改造前,AC米兰已将圣西罗卖给米兰市政府,直到现在球场主权属于市政府。俱乐部则每赛季花费大约800万欧元的场地租赁费,而且与球场相关的一切商业价值开发都要米兰市政府点头才能得以实施。AC米兰高层曾抱怨政府行事拖沓,在圣西罗开设咖啡厅的申请经历了五六轮会议悬而未决。
AC米兰和国际米兰共同出资修建一座现代化的足球场,计划如获批准俱乐部将1.98亿欧元获得为期90年的使用权。这不仅意味着俱乐部将节省每赛季的场地租赁费用,还获得了激发主场商业价值的自主权:赛事收入、赞助费、球场冠名权、商业销售和配套设施服务等等,将为俱乐部带来更多活力和收入。手握球场自主权,俱乐部将以敏锐的嗅觉更加自由地把握住商机。
▲尤文图斯的新主场,安联球场。图源,公众号观赛日
2002年意甲的另一支豪门尤文图斯从都灵市政府手中买下原阿尔卑斯球场,2011年入驻了耗资1.55亿欧元的新球场,安联球场(或称尤文图斯球场)。俱乐部在修建新球场的同时还在内部开发了商业街等配套设施,而乐观的收入前景让尤文在2013年又决定以1170万欧元的价格买下了球场周边18万平方米土地的99年经营权。截至今年,关于Calciomercato的一份报告显示,尤文搬进新球场之后俱乐部已经赚取了超过5亿欧元的收入(即使包含疫情带来的严重打击的这三年),这笔钱来自赞助商交易、门票收据和现场的其他活动。尤文图斯趁着新球场的红利近几年在意甲的表现一骑绝尘(直到2021年国际米兰才打破尤文图斯的9连冠),两个米兰当然也是看着眼红。
▲尤文图斯周边产品商店。图源,公众号五星体育互动
政府在妥协中的经济帐
伊万·加齐迪斯还说:“一座城市有两支实力非凡的球队实属罕见,在米兰,足球的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标志。”
▲圣西罗球场是米兰重要的城市天际线。
摄影,Alessandro,图源,skyscrapercity
政府本来希望在不拆除的基础上翻修球场。因为足球是米兰一张名片,圣西罗是因足球而闻名世界的米兰地标建筑。地标性建筑的去留一方面牵涉着民众的情感和社会舆论,让政府慎之又慎;另一方面当前每赛季稳定的租金和各项收入分红,也许才是米兰市议会和市政府一直希望双雄俱乐部接受翻修圣西罗计划的真正原因。
但翻修极大地限制了俱乐部的收益,尤其是眼气了其他俱乐部的新球场后,AC米兰和国际米兰这次出奇的默契、坚守阵地:以赛季施工安全问题、预算不确定性和无法开发更多商业空间等为由,断然拒绝翻修球场。甚至威胁政府若不支持新建计划就搬离米兰,或将新球场建在塞斯托地区。
面对俱乐部的强硬表态,市政府和市议会在“俱乐部建新球场、拆除圣西罗”与“俱乐部离开、留下空荡荡的圣西罗”之间,最后选择了前者。从政府的角度考虑,虽然新建球场意味着将土地一次性长期租给了俱乐部、这个收入不比以前细水长流地按赛季收租金,但是合理开发球场其他业态后,球场周边地的土地价值也会随之上升,这无疑是一笔隐形税收。只是这个方案回报期更长,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远胜过空留一座毫无生机的地标建筑及其周边无人问津的市政配套。
意大利文物管理部门的表态则为双方搭起了体面的台阶:不反对拆除圣西罗,认为这座球场不是“米兰市的文化遗产”。圣西罗球场经历多次改造1930年代的原始样貌已几乎不负存在,而1990年为举办世界杯新加建的建筑结构尚未达到70年历史。
顺着台阶往下走,目前新球场计划正在推进,2022年10月公开辩论已结束,接下来两个月将起草最终方案。
从圣西罗开始,再回到圣西罗
目前为止Populous的“大教堂”方案和Stefano Boeri的垂直森林方案在竞标环节获得了更多关注。虽然最终方案没有确定,但对于球迷和俱乐部而言,新体育场会和现下大多数俱乐部的主场一样,拥有现代化的设备设施,运营模式最大化了球队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来为俱乐部赚取更多收入。
说了那么多,大家一定好奇圣西罗要拆,球场要建,期间双雄的主场在哪里?隔着面纱,一窥俱乐部心心念的新球场,那就看图说话吧。
▲球场的卫星地图。图源,Google earth
▲新球场“大教堂”方案的总平面图。图源,POPULOUS
新球场修建期,双雄主场在何处?
答案:依然在圣西罗球场!因为新球场并非在圣西罗球场原址修建而是选择了圣西罗球场的西侧,未来一座容纳大约6万人的足球场将取代现在的地面停车场和公园绿地。新球场预计2024年动工,2030年内完工。而在此期间,圣西罗球场将继续作为双雄主场举办意甲联赛。除此之外,2026年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开幕式也将在圣西罗举行。那时圣西罗恰巧百年,而冬奥会开幕式大概将是它最后一次承办国际顶级体育盛会。
蒙着面纱的新球场方案
▲“大教堂”足球场及周边绿地设计效果图。图源,POPULOUS
冬奥会结束后,新球场建成,圣西罗将被拆除用作公园绿地。此前Populous的竞赛方案中保留了圣西罗的一座塔楼(图中红框),但2022年10月俱乐部提交的技术报告显示,圣西罗将被全部拆除。曾经的足球圣殿圣西罗将永远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符号。取而代之的将是原址配置一座三层建筑,包含商业、娱乐和体育功能商业建筑,其余用地则恢复为公园绿地,配备游戏娱乐和运动功能。因为最终方案还在制定中,所以新球场到底长什么样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最终方案的公布。
新球场方案中俱乐部的让步
圣西罗拆除如果已成定数,俱乐部在球场方案上的妥协让步是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现双赢的最佳策略。新建球场计划先前遭到米兰市当局百般阻挠,好不容易“绿灯”通过。面对政府积极维护的公众利益,俱乐部减少新建球场周边配套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球场初版方案。图源,网络
若将最新发布的方案与球场初版方案相比,发现方案在容积率、配套建筑规模和绿化面积上都做出了大幅调整。起初,方案的建筑容积率在0.7左右,俱乐部多次妥协后,现方案容积率降到了0.35;初版方案中的购物中心、酒店和办公楼都尽数取消;这些都是为配建更多绿地,新方案绿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占总用地面积40%以上。最终方案尚在最后酝酿中,可以设想大片公园绿地环绕的球场,对改善和提升当地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球场作为大型建筑叠加意大利足球两大豪门的光环,俱乐部和市政府都设想这里未来成为米兰新兴的城市地标,承载新业态、提供就业岗位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吸引大量的人流和商机,让圣西罗区域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对城市的产业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大教堂”足球场设计效果图(长廊)。图源,POPULOUS
行文至此,1925年被三片巨大的赛马场包围的矩形足球场的形象好像已经变得模糊,这座诞生于“体育之城”、曾经并不起眼的球场,因为百年来足球运动在意大利的迅速发展、成熟,以远超周边城市文脉的速度成长,变得一枝独秀。对建筑本身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宏大而优美、比赛日里生机勃勃的建筑,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它也充满了纪念意义;而对于城市而言,决定新建球场或许是让它重新回到圣西罗社区的契机。
因为体育场从来不只是一座体育场,这种自带强烈公共属性的建筑类型可以对城市街区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很多影响。新建球场其实意味着圣西罗从单一功能体育场转型成为复合功能体育场的决心,功能的扩展扩大了使用人群,球场不再是一个特定时间里服务一小部分人的建筑,更多的活动承办、热闹的商业设施、与城市层面更流畅的衔接都让它成为更多城市居民可以使用的公共场所。
结语
圣西罗球场存在的近百年里,改造、搬迁、拆除重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笔者一开始在思考球场拆除是否是一种必然,如果在战后足球成为国民运动的热潮中新建、如果在90年世界杯期间一鼓作气,拆还是不拆的问题是不是就不会困扰人们到今天。
但我们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圣西罗球场“成长”的漫长的岁月里对应的是不同年代人们对体育建筑的变动的需求,也是体育场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发展成熟的时代。:要满足单纯地足球观赏、要容纳更多的球迷参与、要匹配国际大型赛事的形象、也要成为俱乐部盈利的手段、还要成为激活城市街区的因子。所以在任何一个阶段新建球场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说,足球可以说是当今商业化最成熟的体育项目之一,圣西罗球场见证了足球还有足球建筑在资本与权力这两大推手的作用下的多次改变。
▲1990年改造时的剖面。图源,San Siro Storia di uno stadio
再回看意大利文物管理部门准许拆除圣西罗球场的理由——“1930年代的原始样貌已几乎不负存在,新结构的历史不足70年”。这句评价牵强而敷衍。球场层次清晰的剖面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录着每一次改变,因为其承载了这一段段历史演变让人们在决定告别这座球场的时候感到不舍,这正是这座建筑最特别的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
Silvana Semisoni, Vincenzo Castella. San Siro: Storia di uno stadio. Milano: Electa, 1990.
▬
本期原创 / 揪揪
#米兰理工建筑研究生在读。纠结是常态,执拗是灵魂。咖啡因完全免疫能力者,狂饮奶茶的晨型人。
▬
本期原创 / 潘小包
#中年社畜。爱学习,爱反思,龟速前进的正能量传递者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欢迎转发,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商务合作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RELEVANT
相关内容
足球的个人英雄主义之城
作者:西野七七七
SELECTED
精选内容
真的有“邪恶”的建筑吗?从纳粹建筑看战争与城市建设
作者:啊葱 dipo
从明星市长耿彦波,看我国政府的造城逻辑
作者:HAO 白鹿
不想看文字?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关注阿精同名b站号
建筑解析视频版,给你不同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