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外狂徒张三的盗墓回忆录

一加 裴七 一只建筑精 2023-08-02

建筑

杂谈

architecture

tittle-tattle



去盗墓吧


我叫张三,湖南人士,民国末年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的山村。


我刚出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还能靠种地勉强维持温饱,我也能上私塾学几个大字。但好景不长,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我们这边,大家逃命的逃命,投军的投军,而我的父辈自幼就生活在这里,实在无处可去。


 ▲民国农村旧照 来源:网络


到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病故了,母亲没几年也跟着去了,全家只剩我一个,所有的积蓄和田地也为了治病几乎花光卖净了,甚至还欠着不少高利贷。那都是九出十三归的债,我知道我必须找点方法挣钱,越快越好,否则我不是饿死,就死被追债的人砍死。


隔壁村的李四是我的发小,前段时间听说他倒腾了什么买卖,赚了一笔,知道我的窘迫,他也没藏着掖着,直截了当和我说,“要不你跟我一块下墓吧”。


 ▲民国初年长沙城旧照  来源:网络



盗墓的合理性


“盗墓?这不太好吧”,我心里头多少有点膈应,这不就是偷别人东西吗,虽然是死人。


李四大大咧咧地说,“嗨呀,这有啥,人都死了,那人的子孙都不知道流落到哪去了,那东西不就是无主之物嘛”。


我多少还是上过几年私塾,学了点仁义廉耻的,还是觉得过不去心里头那关。


李四大概急于找个同伴,换了个法子劝我。


“你知道不?盗墓这事啊,一点不新鲜。咱就说西周那会,知道啥时候是西周不,就《封神榜》里写的那时候,那时候老祖宗们就开始盗墓了。后来盗墓的就更多了,曹操知道吧,大人物,人家不仅自己盗墓,还设了个‘摸金校尉’的官职,大人物都盗墓,你有啥可怕的”


 ▲摸金校尉  来源:电影《寻龙诀》截图


李四说的历史我多少知道一点,确实,三国时期是著名的“官盗”时期,但“官”并不指“皇权”,指代的是在当时有一定统治力的大人物,比如曹操、董卓。大人物们的盗墓,主要是看上了地下的财富,用以填补军需上的空缺。官盗的盛行,也推动了民盗的发展,因此三国时代盗墓的猖獗和闻名,几乎超越民国初年以前的所有时代,也被很多说书先生津津乐道。


 ▲曹操  来源:网络


李四看我一副有点意动的样子,再接再厉,“我们今天盗墓,其实是逼不得已的嘛,你看就像你,欠了债又没钱没地,除了盗墓还有什么能来钱这么快。要我说,这要怪就怪时局不好,到处都是军阀在打仗,我们自己人就在互相打,那些洋人鬼子也来打我们,你还能找出一个能正常生活的地方吗?这种时候还守着那些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有什么用,能吃吗?还是能发财?官府都管不着你了,我们也只是向老祖宗借点钱花而已”。


 ▲民国初年农村  来源:网络


战争和动乱是一个完美的理由,也毫无疑问成为了我走向盗墓一行的导火索。我最初心有戚戚,想着我只去干点边角活,不直接去摸东西,老祖宗大概能谅解我,那时李四嘲笑我,“你就是真想下去,还不一定有这资格呢”。


但后来我也没能够固守我原本的想法,我一路从最底下的走卒干到最顶层的领导,从最辉煌时的风头无两到牢狱中的暗无天日,我当然很多次幻想自己回到那个时间点上做出其他的选择,有过后悔又觉得盗墓对我是一种必然选择。


 ▲来源:网络


它虽危险,来钱却快,而人都要饿死了,法律自然管不到你头上,也没有官兵警察会抓。即使我当初没遇到李四,也还可能有王五、陈六,或者我在打零工的四处碰壁后一个人摸爬滚打进入这一行。在动荡的时局和失效的法律面前,礼义廉耻也变成随时可以被抛弃的廉价物,金银财宝才是能握在手里的实在东西,如同无数被逼无奈的前辈和可以预见的后辈一样,我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盗墓的派别


我松口愿意进入盗墓一行后,李四向我大致介绍盗墓的流派。


由于南北两方地形、水土,乃至于墓葬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墓葬结构和文化上的差别,而盗墓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长期以往地区上的盗墓派别便分为“南派”和“北派”


“这两派有什么区别呢?”,我问。


“那区别可大了,比如北方有黄土,土质比较黏,大多是土墓,只有大人物的大型墓才是砖室墓或者凿山为陵。土墓不太坚固,很容易就能用铲子挖开,所以北派的人就比较擅长用工具去挖土墓,比如洛阳铲,你听说过没?那一铲子下去,土就带上来了,挖盗洞可方便了。”


 ▲盗墓工具  来源:网络


“挖完盗洞就能直接下去了?”


“也没那么简单,北派比较讲规矩,比方说盗洞一般要开在墓顶正中,开洞多大也有讲究,下到墓里还要在东南角点蜡烛,要是亮着,那挺安全,要是灭了,就得赶紧撤出,摸东西之前还得对棺材叩拜,以示敬意。”


这些内容我倒是知道一些,盗墓事关神鬼之说,这些规矩风俗早就被添油加醋传得神乎其神,有人称蜡烛在墓中熄灭是“鬼吹灯”,是老祖宗不高兴了。但实际上,在久不通风的粮仓里点蜡烛也有可能熄灭,这大概和洋医说的看不见的“空气”有点关系,蜡烛点燃和人呼吸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空气不够了,自然就灭了,人也可能没了。


 ▲东南角点蜡烛 来源:电影《寻龙诀》截图


“那南派呢?”


“这南派啊,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南方的墓和北方不太一样,南方的地形复杂,沙质土又比较松散,更流行用青砖搭砖室墓。这种墓吧,一来难找,二来材质又硬又难挖,得找好位置,不能说像北方的墓那样一铲子下去就完事了。所以南方的前辈就比较擅长找墓、定位,工具用的就不如北方厉害。”


“所以才需要望闻问切?”


“欸对了。这‘望’,指的是看风水,看风水这事是比较玄学,但有些经验老道的前辈可以根据风水或者周边的草木判断墓穴的大小甚至年代。


 ▲民国道士旧照  来源:网络


‘闻’,就是闻气味,比如秦汉那会的大墓,喜欢灌点水银、放点朱砂防腐,后来唐宋的时候就在墓葬外边抹青膏泥,有些位置还埋着青铜器,挖出的泥就有点味道,那人一闻,不就能定位了。


‘问’,就是多张嘴,多出去溜达,和一些老乡聊聊天,套点地名的信息,你看咱们隔壁村不是有个地方的名字里有个“窑”字嘛,后来我听说那周围好像有个明朝烧窑的遗址,那这信息不久套出来了。


‘切’,就是在土里打几个洞,根据洞和挖出来的土判断墓葬的方向大小,然后再合适的盗洞下墓取物。”


 ▲盗洞  来源:网络


听完李四的介绍,我对盗墓一行总算稍有了解,但我知道李四当时着急拉我入行,所说未必全是实话,也肯定有自己杜撰的部分。无论如何,南北两派应当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后来盗墓者作业范围扩大,人员流动变得复杂,南北两派最终走向大融合。


 ▲盗墓家族传承  来源:《老九门》剧照


我当时以为盗墓要入一派门下拜一位师傅,但李四告诉我,像我们这种穷苦人家出身的,一没银钱二没人脉,拜师或者入某个盗墓家族的可能微乎其微,还不如和他一块加入到另外的盗墓队伍里。


李四带我找了他们村的保长,保长和一位王姓军官一同组建了一支盗墓队伍,正好缺人,李四就趁机拉我进伍。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由保长或军阀临时组建的队伍是很多的,但我们挖出的文物将几乎要全数交给组织者,像我和李四这种卖苦力的只能赚得些银钱作为报酬,但也比我种地或者打零工来钱快多了。


 ▲民国盗墓  来源:网络



盗墓前的准备


a)地利


刚入行那会,我是个底层苦力,不会让我接触到核心技术,干得都是最简单的体力活。比如我最早被分配去找墓,但其实我不会找,一开始我就只负责挖土,经验老道的前辈说挖哪,那我就去挖哪。


后来土挖多了,慢慢学到点皮毛。一般来讲,有点本事的前辈找墓基本靠看风水,能通过观察地势判断地下墓穴的走势,很容易就能找到大墓。但我比较愚钝,也没人特地教我,自然就学不会风水堪舆之类的本事,就只能靠些笨方法来找墓。好在我能认几个大字,看得懂各地编写的县志,平时也要勤快些在外走动,和一些老人套套话,再看看周边有没有什么地面上的陵寝设施,就大致能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墓了。


 ▲地面陵寝设施  来源:网络


但知道墓的大致位置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探墓来确定墓的大小、年代、方位之类的,那就是个经验活了。


探墓的方法是看土质,不同土质的颜色、含水量和成分都有区别。比如生土,是没被人动过的土,颜色均匀,比较紧实;熟土,就是已经被动过的土,颜色有深有浅,有气孔和杂质。因为墓穴表面通常是用挖出的土回填的,所以我们找墓的时候,就要先看地面,找混合了生土和熟土的颜色斑驳的“五花土”


 ▲五花土  来源:网络


确定大致位置后,用探条或者探铲插进土里,工具从土里拔上来的时候会带着地下的土,再仔细看看泥土成分,如果成分中有木屑、朱砂、坑灰之类的东西,那基本就是有墓。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打下去的地方刚好埋着青铜器,这个洞就会飘上来些金属气味,那就说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探铲  来源:网络


b)天时


但我也不是一天到晚就在找墓,平日里找墓的活不太忙或者被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会被分配去干别的工作,比如种大麻或者搭瓜棚


这实在算不上什么精细活,通常也是地位很低的苦力去干,但它又比较关键。种这种长的快又比较高的植物,自然不是为了卖钱,但种点东西一来显得一群盗墓贼天天在这边晃荡是有事干的,不引人怀疑;二来容易掩盖我们晚上活动的身影,以免叫人发现。


 ▲大麻 | 瓜棚  来源:网络


说到晚上活动,我们行里还有句老话,叫“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队伍里比较有本事的“土夫子”会选一个适合的夜晚,一次性把墓盗完,以免夜长梦多。选的日子基本就遵循着那句老话,要问为什么,那估计他们也说不上来。但我后来陆续盗了这么多年的墓,多少发现点缘由,有风就可以吹散墓中的气体,但有月亮却会暴露人的踪迹,雨水可以软化泥土容易挖掘,下雪却会导致土层冻结


 ▲偷雨不偷雪  来源:网络


c)人和


当然,就算是满足天时地利也是不够的,盗墓自然也会遇上“人不和”的风险。民国打仗频繁的时候,基本不会有警察来管盗墓这码事,但有时会比较倒霉,恰巧遇上同行就容易发生火并争夺赃物,两方打起来那叫一个拳脚无眼,谁也讨不着好处。



盗墓


盗墓本身的神秘,使得外行人不是想得太过复杂就是太过简单,有人就觉得找到墓直接挖不就得了,但也没这么容易。找墓只是确定这底下有墓,但要开出适合下去的盗洞,还要多挖几个慢慢尝试。


 ▲盗洞  来源:电影《寻龙诀》截图


这种具有尝试性但没有技术性的挖掘工作,一般也是由我们这种底层苦力肩负的,安排我们的人是“腿子”,年纪比我们大上不少,我们管他叫陈叔,和我们混在一起,显得有些本事。


“他就是个挖盗洞的,估计也和我们一样,是从苦力慢慢干上来的”,李四说道,“他上面还有叫“掌眼”、“支锅”这样的,我们挖出来的东西,基本就是流到这些大人物手里了,有权有势就是好啊,你看我们累死累活,还不是只拿到这么几个大洋。”


“原来是这样”,这是我第一次听闻,一个看似松散实则具有严格的剥削制度的盗墓组织


挖土的时间总是相当无聊的,陈叔就给我们吹嘘自己以前的见识,他大概也是读过不少书下了不少墓的,他说,“不同朝代的墓室形式不同,开盗洞的位置和陪葬品位置就不太一样”。


 ▲随葬品  来源:网络


“我摸过的墓也不少,各个朝代的基本都遇到过,商朝王陵还有那些贵族的墓穴又大又深,地底下还埋着很长的墓道,整个格局就是“亚”字形。到战国时期,墓就是垂直向下的一个坑,也不复杂。西汉中期之后呢,墓室变化可就大了,这下葬的人挖墓要横着挖,然后还可能在里头用砖搭墓室,就相当于给死人在地底下建座房子。”


 ▲西汉后期满城刘胜墓复原图  来源:网络

 ▲东汉后期横前室墓  来源:网络



 “唐朝左右,那些个贵族的墓就变得更复杂了,比如墓道是斜坡的,人家的墓,讲究点的那叫地宫,还分成前、中、后三室,每室的两边还配壁龛或耳室,就是俩小房间。宋代到元代那会,那墓就更精致了,造的跟活人住的房子大差不差的,连门窗和斗拱都造出来了,整个墓也不只是方的,各种形状都有。”


 ▲唐代大墓 |  宋代大墓 来源:网络


“那明清两朝的呢?”,我问了一句。


明清墓我盗的不多,就知道明朝那也分前中后殿,两侧还有配殿,清代也差不多,就是没了配殿。”


我们一边唠嗑一边挖,当时陈叔说我们挖的应该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墓,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我们运气不好,这座墓被同行光顾过,但是之前的盗洞已经坍塌没法进去,也不清楚墓室里还有没有随葬品。


上头一番商量,还是决定碰碰运气,让我们在旁边打出一个600*600左右的斜洞,这个过程还算顺利,但是到墓室后发现里头全是水,抽了3天水后派人进去摸,从里头摸出一组编钟。


 ▲编钟  来源:网络


后面的事是我听当时负责“清坑”的李四说的,盗墓组织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李四入行比我早,能干的活也比我更高级。我作为入行不久的挖土“苦力”,挖到墓室就要撤出来,让经验丰富的人下去摸宝,所以我当时也没有亲眼看到挖出来的宝贝的真面目。


 ▲汉墓金饼出土实景  来源:网络


那次的行动倒还算顺利,没有空手而归,听入行早的老乡王五说,他挖过最麻烦墓的是深埋的墓,“那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的墓,埋得很深。一般的墓,那撑死了7、8米,那个墓我估计得有差不多15米。那个土往下是越挖越硬,我们平常用的洛阳铲到了下边就跟废铁差不多,根本挖不了,盗洞也难打。”


 ▲吕氏家族墓  来源:网络


“这墓太深,就很危险,就可能塌方,也有可能叫那什么,‘缺氧’,就是从里面捡着一条命出来了,也得落下些毛病”


 “缺氧”是西洋医生的说法,我知道是因为有次李四出了事。他原本栓了绳子下盗洞,但呆的时间长的有点不对劲,扯了绳子也没反应,我们就赶紧下人把他带上来。后来送到医院去,医生说那是缺氧了,保住命但是人不太正常了,有时疯疯癫癫的,会突然抽搐,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脚。


 ▲浙江盗墓团伙缺氧报警求助  来源:网络


王五接着说,“那次盗墓,我们碰到的其实三座墓真正的墓在最底下,纵向上叠了两个空墓,当时我们一伙人都懵了,谁都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墓。耗了好几个月才挖到最底下,结果居然已经被盗过了。”


“盗过了?”


“是啊。那是个家族墓葬群,有好多座,之前的盗墓的人是从其他墓打洞到这个主墓室的,打得特别准,就跟手里有图似的。但是那群人一没动尸骨,二还留着些瓷器,不太像是专门盗墓的人干的,估计是家族里有人监守自盗。墓里的东西不全部弄走,留一些估计是表达一种敬畏吧。”


我有些感慨,“果然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盗墓的收场


我跟着这支队伍干了好几年,也不再是只能挖土种大麻的苦力了,居然升到了管理层。后来慢慢攒了不少钱,也得了几件古董,总算是把高利贷还清了。


但是乱世之中,军阀倒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支队伍也并不长久,解散之后我就又恢复到无事可干的状态中。我心里隐隐有再次盗墓的冲动,但是缺人缺钱缺势力,一两个人去,实在太容易遭遇不测。


我就只能先开始干点倒卖古董的活,被人叫做“倒爷”,在鱼龙混杂的古董市场结识了不少人脉,也有人知道我是盗墓出身的。但靠倒买倒卖,赚得毕竟不如直接盗墓暴利,后来有人找我商量,说我们不如直接自己组一支队伍。那人有些背景,我手里还有些钱,这年头找人也不算难,我们一拍即合。而我则从当年的苦力变成曾经我认为的“大人物”,从森严的组织体系的最底层爬到了最顶层。


 ▲古董市场  来源:网络


但这些年风头正紧,不如我刚入行那会轻松了,倒卖古董也不容易,差不多要转个七八次,还有不少东西流出国外。新中国成立后,这事就更严峻了,上头开始取缔古董市场,还抓了不少人。我虽有心收敛风头,怕被抓不想干了,但与我合伙的人被抓,我自然也就被供了出来,实在逃无可逃。


我被判了无期,有时也和狱友讲点我的事迹,他们有人觉得我很厉害,说要是出去了也干上一票。我不觉得光荣,也劝他们别干这事,这事损阴德。闲的没事时我就瞎写点回忆录,也不算纪念,但要是有人能看到,就希望他能以此为戒。



参考文献:

[1]https://www.163.com/dy/article/FCUMF0F00523D470.html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81461

[3]https://www.sohu.com/a/294888060_120096811

[4]王子金 著.中国盗墓史

本期原创 / 一加

# 东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除了建筑对啥都感兴趣,梦想是建设美丽中国。


本期原创 / 裴七

# 广州大学本科在读,人形咸鱼,十级躺平选手,间歇性鸡血发作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欢迎转发,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商务合作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SELECTED

精选内容

人文主义城市的美梦,到底醒了没有?

作者:西风

《捉奸在床》——《癫狂的纽约》封面究竟是什么意思?

作者:雨汇




不想看文字?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关注阿精同名b站号

建筑解析视频版,给你不同的体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