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征文】追风逐雨的女子
早春三月,下着绵长的细雨,隆阳区气象站里,湿漉漉的观测场石阶旁,挂着雨水的红色花朵,迎着春风次第绽放。像每个清晨一样,气象观测员小王早早地就来到单位,和同事完成交接班后,开始忙碌起来:查看计算机网络情况,校对上一班记录,巡视观测场仪器。观测时间到了,小王打着雨伞,拿着观测本和笔,在观测场里测量好降水并记录,然后回到电脑前,在一分三十秒的时间里,完成了数据输入、校对、发报、上传等一系列工作,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每个程序都有条不紊。
小王2011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气象站成为一名观测员,一年四季往返于观测场与值班室,严寒酷暑,风霜雨露,一干就是八年。观测员这个工作,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最考验人的就是胆量。小王刚上班时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班,她第一次独立值班就遇到了复杂的天气情况。
那天她上夜班,天空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漫天的乌云压在头顶,让人窒息得喘不过气来。空荡荡的大院里只有小王、门卫大伯和狼犬狗“黑豹”。凌晨一点多,电闪雷鸣,风雨交织,狂风肆虐。门卫大伯早已关灯睡去多时,一个人一只狗的值班室,重重袭来的不是瞌睡,而是强烈的恐惧。小王壮着胆拿着桶,挽起裤脚冲出值班室,跑上观测场取蒸发水。此时的黑夜像一个张着嘴的巨兽,将小王全部吞噬。到观测时间时,雷声越来越大,惊魂未定的小王拿着记录本和笔,刚出门,一个雷暴就在她的头顶炸开了花,小王吓得双腿直哆嗦,不敢往前走。突然一道闪电亮起来,照亮了观测场,也照亮了小王和跟在身后的黑豹。就在那一瞬间,小王鼓足勇气快步向前,观测、读数,记录,一气呵成完成各个规定动作。走下观测场时,两只裤脚已经湿透,小王全然不顾,按时准确输入、传送数据。接班的恰好是小王的师傅,看到小王的成果后师傅惊讶又惊喜,对小王赞赏有加。从此,小王不再害怕黑夜和雷雨了,她甚至觉得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深夜之美、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半夜雨声。
在气象站,像小王这样的女观测员还有很多,有的已潘鬓成霜,有的风华正茂。她们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气象观测的岗位上,观云识天、追风逐雨。有幸我也是队伍中的一员。记得那是十多年前,我走出大学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走进气象站,成为一名观测员。在观测值班室里,一个声音告诉我:“你的工作是收集第一手气象资料并传输。”走出值班室,走上观测场,一块被围栏围着的宽阔平台,各种仪器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乳白色的百叶箱与绿草交相辉映,风向风速计迎风悠然转动;温湿度纸上的线条密密匝匝、纵横交错;风吹过来,一池清水泛起微波;一块被精心修缮的“地”里,躺着三只表,整齐划一,像三个安静的士兵。这便是后来十多年时光里,与我为伴的“革命阵地”,风里雨里,不离不弃。
观测员的生活只有两个字:值班。周六周日,别人休息,观测员值班;过年过节,别人放假,观测员值班。观测员的生活只有一个状态:黑白颠倒。夜晚人们沉睡梦乡时,观测员披星戴月地工作;清晨人们起床活动时,观测员下班休息。年轻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但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很多女观测员工作多年依旧单身,因为约会的是气象仪器,倾听的是电闪雷鸣,牵手的是各种仪器。
观测员都会有一些“小毛病”。一是强迫症。观测工作极其严苛,要求观测员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观测数据,除了校对还是校对,小到一个小数点点错了,都会影响气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长期以往,这种作风就会影响生活,比如出门时关灯,总是不放心,必须得返回确定。二职业病。电闪雷鸣的夜里,无论是否值班,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就会惊醒,赶紧查看天气情况,关注预警预报信息。三是做噩梦。观测员经常在夜里做着冗长、相似的梦:观测时间到了,却怎么也打不开软件,然后在恐惧慌乱、满头大汗中惊醒……
就是这样一群观云识天、追风逐雨的女子,不分白天黑夜,在分与秒的争夺中,在日落月升的交替中,在严寒酷暑的变幻中,像赛场上的接力运动员,竭尽全力跑完自己的路程后,把赋予神圣使命的接力棒移交给下一位,再等着下一轮接棒,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吴媛媛
编审:李赛航
责任编辑:杨冬燕 刘自明 杨 健
电话:0875-2203983
E-mail:bsrb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