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 高研院举办“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亚洲文明”研讨会
4月2日上午,由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亚洲文明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研讨会分为上午场与下午场,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首席指导专家赵鼎新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历史社会学主题进行了报告与讨论。
研讨会上午场的汇报人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包括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黄晨,清史研究所讲师林展以及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杨端程。
黄晨的汇报题为《精英吸纳、精英网络与三国国家能力的分化》。通过对国家建构理论的梳理,黄晨指出目前文献存在机制不完整、实证性不高的问题,且中国案例研究也需进一步展开讨论。他运用描述性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结合的混合方法,对同时空同时期的国家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国家建构中精英吸纳与精英网络对国家能力的分化的影响。在评议环节,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孙砚菲建议,研究中探讨精英吸纳能力对国家能力影响时,需具体说明精英吸纳能力对国家何种能力的影响;国家能力包含各种维度,需对因变量进一步分类描述。
林展的汇报论文是《从例(法律)的修订看清代治理模式》,讨论清代律例数量的增长,各类律例存在结构差异。其中“因案生例”相比“因言生例”的重要性上升。林展的研究为理解近代化之前传统国家治理演进逻辑,提供了另一种特殊视野,展现了清代国家治理变迁中例在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不断调试过程。
杨端程以《战争、精英与北朝末年的国家兴衰》为题,探讨北魏—北齐和西魏—北周在长期战争压力下,两国在兴衰上出现分流的原因;并在历史学对文本案例的解释上另辟蹊径,通过比较—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指出在战争压力下,为了在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中实现政治整合、统治者通过排他性改革或包容性改革造就了不同精英关系,而这种精英关系也决定了两国的命运。
研讨会下午场的汇报人包括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周陆洋,以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帕提哈西·塔拉甫别克、吴奕佳。
周陆洋的汇报题为《革命与国族建构:比较中俄精英》。他试图通过对比中国和俄国的政治精英、军事精英、文化精英在革命时期多个层面的行动异同,考察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吸纳民族主义的不同方式。周陆洋比较的起点为俄国和中国两个国家国族发展方向的不同,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为传记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他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拓展该研究,可以“具有一定独立动态的革命运动”的国家为选取标准,增补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越南、古巴四个国家为对比案例。
随后,帕提哈西·塔拉甫别克以《国家形塑之下的哈萨克部落:哈萨克斯坦与蒙古国的案例比较》为题,试图以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为例,探讨国家的政策和行为是如何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形塑哈萨克社会的部落结构和部落认同的。在对比的视野下,她还试图探讨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两个案例中哈萨克人的部落结构和认同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哪一个案例中部落认同更为突出?在什么情况下部落认同会被族群认同感所消解?如何解释以上差异?在理论方面,她试图厘清“部落”概念,进一步探讨部落与国家关系,部落与族群区别。
最后,吴奕佳以《工农联盟的建构:以向占梅思想转变的讨论为例》为题进行了展示。她的研究试图探讨,50年代党的机关报在开展典型报道时所试图达到的政治目的,以及运用的策略、技术或方法。她的经验分析案例是基于湖南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的一次典型报道——“向占梅思想转变”的报道。她介绍了该报道展开的背景、《新湖南报》在报道中所建构的政治话语、《新湖南报》在报道中所运用的建构技术三个部分,展现湖南地区典型报道的故事。
在每一个报告结束后,赵鼎新、黄晨、林展、孙砚菲、郦菁、尤怡文、周陆洋等学者,就章节安排中政治、军事、文化权重是否相同、案例选择问题、理论对话对象等相关话题作了交流。
文字:帕提哈西·塔拉甫别克、吴奕佳
摄影:帕提哈西·塔拉甫别克
编辑:陈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