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扎西桑俄 | 为何人称他“鸟喇嘛”?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掌上果洛 Author 掌上果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他是僧人、藏传佛学堪布

又是民间生态保护协会的组织者

看似冲突

但在真正的佛法中

他体悟到保护自然、众生平等的信念

环保本身也是一种修行



简   介


居·扎西桑俄,青海省久治县白玉达唐寺僧人,3岁出家,27岁取得藏传佛教堪布学位。2007年,扎西桑俄发起成立“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并任会长。2007年创办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带领当地老百姓监测野生动植物、湿地和气候变化,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以影像、图画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倡导年保玉则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每个僧人心里都放着一个愿望,希望自己一心一意传授佛法,让所有人都能领悟其中,我想扎西桑俄心里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观鸟、保护鸟、画鸟,通过他的举动,让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环境,“画鸟”的目的是在人们心中唤起一种感情提升,让他们和画中鸟天真的快乐共鸣。



鸟儿

对地球来说

一直是自由的象征



居·扎西桑俄喜欢画鸟,也很懂鸟。


很多人会问,摄影技术这么高明的年代,为什么还需要手绘鸟类,去了解鸟类?今天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和小编走近人称“鸟喇嘛”的居·扎西桑俄。





居·扎西桑俄13岁开始酷爱观察鸟类,并热衷于鸟类绘画,手绘作品超过400幅。


他观察过的鸟有393种。

初次画鸟是在17岁,他说画的有些夸张。

他画的第一只鸟就是赤麻鸭。从没学过绘画的扎西为何能把鸟儿画得那么栩栩如生?他说:“做事情,‘喜欢’是最重要的”。



扎西桑俄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被僧众尊称为“观鸟喇嘛”。



为了观鸟,扎西走遍了整个藏区,在沙漠、森林、湖泊,他追寻着鸟的足迹。中国有1300多种鸟,他观察记录了青藏高原的近400种鸟类,其中很多为青藏高原独有。



2006年扎西桑俄在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境内发现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之一的藏鹀,填补了此前藏鹀自1900年被发现以来,到1990年代目击仅有不足10次的科学记录空白。


⇒2007年,为了使更多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扎西桑俄创办“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协会目前由来自年保玉则地区的普通牧民和农民等共计六十余人组成,在年保玉则地区进行雪山、湖泊变化监测,并进行保护动物、植物的环境教育等。



⇒在年保玉则自然保护协会成立之初,扎西桑俄就设定了两个工作的方向:一个是让人和大自然之间的空间缩小,另一个是让传统保护文化和现代环保理念之间的空间缩小一点,“把这两个之间的断层缩小,我们的环境和文化就都就有希望了”。



⇒从2011年开始,在周边牧民志愿者的帮助下,“花儿的孩子”公益项目在草原绽放,扎西桑俄成为项目负责人,以果洛州久治县为中心,经过“花儿的孩子”项目培训的孩子近2000名,年龄分布在6到12岁。他们还整理出版了8本藏汉双语画册,涉及三江源地区的动植物,拓展了学生们的阅读空间。



⇒“对于一个僧人来说,我们志愿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种子,对三江源的牧民来说,这意义将会更加深远。”扎西桑俄说,希望更多人能够参加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保事业的行列中。



⇒他还先后出版藏汉双语的《藏鹀观察记录》、《玛柯河白马鸡观察记录》。并组织协会会员出版《年保玉则野外花卉画册》和《美丽的年保玉则》


他被美国康奈尔大学亲切的称为“鸟喇嘛”,北京大学吕植教授,更是将他称为:天生的科学家。他将毕生精力投入于藏区生态保护的事业当中,他依托和运用科学方法和佛教的观念,保护着青藏高原上的珍稀生灵,科学的监测动物、植物、雪山、湖泊的变化,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以影像、图片和文字的方式系统记录年保玉则周边地区的动物、植物的生存状态,弥补主流保护的不足。



他经常跟人们说“对待动物的态度反映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平”。


最后我想说藏民族是一个真正的生态民族,对自然的敬畏是生态保护最天然的土壤。



本文转载自掌上果洛,经授权转载到本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联络 微信 | lhy33128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