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西路西侨青年会大楼的光与影

2017-01-18 老周 老周望野眼

也是巧,前两天单位组织活动,地点安排在上海体育大厦。工作多年,这幢大楼可说非常熟悉,我工作以后第一次外出采访,就是在这幢大楼。匆匆22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曾经无数次走进这幢大楼,惭愧的是从未驻足留意。不是去开会,就是去采访,它只是一个工作场景。这次既然是组织活动,我稍微提早了一点到场,里里外外看看,这座1928年建成的西侨青年会大楼,以及岁月刻在它身上的痕迹。




上海是中国现代体育的发源地,早在1848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上海就出现了最早的体育活动。早期的体育活动以西方侨民为主,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菲奇和洛克菲勒在美国教会和西方侨民中募捐60万两银子,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派克路(今黄河路)口建造了这座体育为主、兼顾娱乐的西侨青年会。1928年体育馆率先建成,1932年又扩建成九层的大楼。



刚刚建成的西侨青年会大楼,可以看到国际饭店还没有建造


西侨青年会大楼坐北朝南面对跑马厅(也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主持设计的是美国著名的教会建筑师安铎生。这幢大楼的设计采用的是美国工艺美术派的风格,仿的是芝加哥瑞莱斯大厦。外形和装饰都有古典式样。西桥青年汇建成以后每年都举办篮球、排球赛,除西方侨民外,华人球队也能参加。由于篮球房设施比较先进,三十年代时这里是上海篮球比赛的主要场地。抗战期间这里被日军占领,但体育功能并未改变,抗战胜利后成为美军的活动场所。



二战结束后,西侨青年会曾是美国红十字会所属的士兵俱乐部



四十年代西侨青年会门前的静安寺路(南京西路)


1950年人民政府接收大楼,西侨青年会改为上海市体育俱乐部,这幢大楼的功能始终和体育休戚相关,是上海全市的一个体育中心。球类、游泳、打弹子、健美、棋牌……尤其是这里的游泳池,1928年大楼竣工时就有了,是上海最早建设的温水游泳池,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到上海,曾两次来这里游泳。上海的奥运冠军杨文意曾在这里接收启蒙训练,更多更多的业余游泳爱好者在这里学会游泳,爱上游泳。那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几张体育大厦的照片,我的老师,现在长驻北京,特意私信问我:游泳池还在吗?从小游到大!我赶紧回复:还在,还在!



上海市体育俱乐部的温水游泳池是几代上海市民的共同回忆


在文革之中,这座大楼也发生了不少事情。著名的“工体司”(经历过文革年代的上海人应该都熟悉这个名词吧)就设在这里。196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曾经是划艇运动员的郑梅平在这幢大楼坠楼身亡。当时说是自杀,但负责抢救郑梅平的医生发现她遍体鳞伤,很多人认为她是被杀害的。郑梅平的母亲郑念后来用英语写了一部回忆录《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经由上海作家程乃珊和潘佐君(程乃珊的母亲)翻译成中文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郑梅平(左)和郑念(右)


浙江文艺出版社版《上海生死劫》


当然,如今的西侨青年会大楼已经成为了体育大厦,它仍然是上海体育的中心。上海市体育局在这里办公,这里还有上海体育历史展览,供市民参观。当然,人们还是可以凝神注视这幢建筑,这幢89年历史的老房子,遥想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


九十年代时的上海体育大厦


体育大厦进门的长廊,两侧有体育运动雕塑



上海体育运动历史展览,只有奥运冠军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雕像


体育大厦四楼平台远眺


阳光洒下,拉出长长的阴影


虽然经过多次装修,但从建筑的细部依然能感受当年的精致



三楼的会议室,1995年我在这里拍摄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条新闻





这个正午,感受西侨青年会大楼的光与影


最近我还写了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和art deco中餐厅

三十四年前,他曾让国人首次领教何为现代足球

上海人:你们的时间都去哪儿啦?

茶馆对坐棋一局 仙家岁月也无多


欢迎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