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书园谈往
昨天有事路过十号线上海图书馆站,同行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去季风书园看看?听说快关门了呢……”一来手头实在有点事情,二来我素来不喜欢凑热闹,于是匆匆走过,错过了一次与“上海的文化地标说再见”的机会。季风书园,我的季风书园,从它离开陕西南路地铁站的那天起,就已经消失了。现在还在营业,正在“关门倒计时”的那家书店,也有“季风书园”的名字,但“子孙非我有委蛻而已”,早不是一回事了。
从陕西南路地铁站告别的那一刻起,我的季风书园已经结束了
从淮海中路到复兴中路这一段的陕西南路,当年对我来说可是太熟悉了。坐西朝东这一边,有无数的书肆报摊,那是我和我很多好朋友流连忘返的乐园。用“无数”这个词,确实是夸张,哪有那么多,大致数起来不会超过十家吧,但好在集中,走几步就有一家。难得的是这些书肆报摊各有各的特色,不像现在的书店,装修各不相同,书是差不多的,翻来翻去就那么几本。当年的陕西南路,每家都不一样。我的要好同学大毛家住瑞金南路,那几年时常约了喝杯酒聊聊天。从陕西南路一路走,总感觉没完没了。后来这些店不是变成了咖啡馆就是变成了服装店,我忽然发现这段陕西南路变得很短,三步两步就走到了,我记忆中那条没完没了逛不完的陕西南路,消失了。
陕西南路地铁站的季风书园
忽然有一年,应该是1997年左右吧,地铁站里开出一家书店来。最初的季风书园记得面积很小,顶多四五十平方米吧,黑色的书架,堆得很高很高。很快,陕西南路的那些小店我们去得少了,一来二去,都往地铁里跑。倒不是那家书店的书有什么特别,只是它占了地利之便。当时上海地铁只有这一条线,陕西南路站又是这条观光线路的地标,只是在这地下通道里走走, 都是件时髦的事情。就这样,我注意到它的名字:季风书园。
老季风书园里总有读者坐着看书
忘了什么时候,季风书园忽然红起来了,报上经常报道,读者也多。老的季风书园只经营了很短一段时间,营业面积就扩大了。新装修的季风书园一下子就抓住了沪上爱书者的心,成为一道风景、一张名片。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那段时间里,季风书园确实经营得非常好,就我个人逛书店的习惯,季风书园起码有几方面是特别吸引我的,首先是书架摆得好,高低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看书、挑书,人的感觉很舒服。其次是书的摆放非常讲究,和新华书店等国营书店的摆法完全不一样,不是以行政或者行业来归类,显然是研究过读书人的兴趣爱好,这是我最欣赏季风书园的一点。另外,季风书园的背景音乐特别好听,有一段时间循环播放《辛德勒的名单》。门外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匆匆忙忙的人群。但一进书店大门,心立刻就安静下来,像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中猛然发现的绿洲,那种感觉无与伦比,不买书也想进去走走的感觉。还有就是他们能照顾到各种购书人的需求,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归类中都会出现,进门一张桌子,一排架子,标签是“值得注意的”,那一带体现了书店老板的阅读品味。
季风书园创始人严搏非
知道季风书园的创始人之一是严搏非,已经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从陕西南路地铁站起步,季风书园的生意越做越大,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来福士广场有,静安寺有,莘庄有……算起来,总有七八家吧。但到了2008年,书店忽然不好经营了,店又一家接一家开始关。一来二去,陕西南路地铁站的老店也出毛病了。其实当时上海滩出毛病的不是只有季风一家,差不多熟悉的书店,很多都关了。但季风书园再次引起我的关注,是我看到他们的能量很大,很多学者、媒体人为他们鼓噪,直到市府发言人都出来为他们说话,用的词语是“城市名片”还不知是什么,总之他们在陕西南路又生存了几年。经历那场风波之后的季风书园,变了很多,书店里摆出了文具柜台,还有说着各种口音的推销员上来和你搭讪:“先生您要学英语吗?”“先生送你本好吗?不要钱,真的不要钱”……
其实那段时间季风书园已经去得少了,原因无他,一来季风书园的书几乎从不打折,但上海能买到便宜书的地方太多了,有了网购以后,在打折的基础上还送货上门,去书店的次数自然就减少了。二来书友们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原来都住在卢湾徐汇长宁这一带,很快星流云散,住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以前的聚会都是百盛门口碰头,边等人边看看走来走去的美女,一群人见面先到季风书园逛一圈,拎一包书到徐汇中心医院隔壁的“美仕唐纳滋”喝咖啡(因为只有那里可以室内吸烟),然后就是找地方喝酒。但人一旦分开,大家都开着车出来见面,就要约到吃饭停车更容易的地方了,有的还带着老婆孩子。人的生活方式变了,曾经的风景,也不会不变。陕西南路站季风书园的租房合同续签了几年,终于还是挡不住营业额下滑和房租增长的双重压力,关门了。
后来还是上海图书馆给了块地方,季风书园在地铁十号线上图站又生存了几年。但对我来说,那家店真是聊胜于无,几乎很少去。书店最重要的是书,新季风书园的书摆得太不讲究了,和那些普通的书店并没有什么区别。后来了解到,书店的经营者已经换了人,也换了思路,书店里开出了咖啡吧,周末有讲座,这些是老季风书园带过来的光荣传统,在这里发扬光大了。但很可惜,这些都吸引不了我,因为我主要还是来看书的。少不了的,还有上海的文化人的吹捧和鼓噪,久而久之,我作为局外人也看出他们有一个圈子,朋友们都是帮忙的,陈词滥调那么几句话,说来说去,无非是想用“文化”两个字,让房东不要涨房租,让更多的读者能到书店去。这样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没有用。因为人都是要生活的,开书店虽然从事的是文化产业,但也是开门做生意,要有营业额要付水电煤和工人工资的。把自己的经营压力转加到房东的头上,这似乎也说不过去。比季风书园开业更早的那些陕西南路上的书肆报摊,还有更多更多普通人经营的书店,他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又有谁为他们说句话呢?
康平路222号,曾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书店——自立书店所在地,如今已大变样了
虽然有了电子书,虽然有了网络购买,我还是很愿意到书店走走,买几本书,把自己的背包装得鼓鼓囊囊的,那样的日子过得踏实。逛书店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可能要相伴终生。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季风书园像是一个符号、一个隐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诞生,又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湮没在茫茫人海中,这样的结局,也好。最近,季风书园的房子又出问题了,好像房东又要收回,具体什么原因我不太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了。他们活得艰难,没错,但引车卖浆的,早出晚归的,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谁又活得那么容易呢。季风书园已经不是原来的季风书园了,但这座城市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就连这座已经不是原来的季风书园的季风书园都要消失了,想想,还是很惆怅。
关于书店,我还曾写过
最近我还写了
可以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转账打赏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