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条吉安路的三教和九流

2017-08-09 老周 老周望野眼

老卢湾的吉安路,北到崇德路,南至肇周路,总共加起来也就六七百米吧。以复兴中路为界,吉安路被分成两段,复兴中路以北,已经成了新天地板块新的发展区域,大型的商业建筑覆盖了原来的石库门旧居。那一带的文章,是另一种作法,自有品味人士来写,我就不去重复了。复兴中路以南的吉安路,多多少少还保留了老上海的味道。说起“味道”,我跑到吉安路去,正是为了寻找某种味道。因为看了电视上的介绍,吉安路有一家很红的面馆,打的是“怀旧”的招牌,据说面条是用传统方法制造的。趁着休息天有空,吉安路又是我从小到大玩耍的地界,不如就到那里寻找这份老上海的味道吧。


油汪汪的辣酱,豁口的搪瓷碗,还真有点老上海的意思


写着台号的竹头夹子


天竺筷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筷子和调羹的铝制容器,老上海点心店标配,现在很少看得到了


网红面馆一碗面吃好,造型拗得也可以了。打了个猪油味精味道的饱嗝,肚子是饱了。但感觉还缺了点啥。是啊,“老上海”三个字现在已经成了某种符号,操作到位的话,不难成为网红。名气一大,趋之若鹜,排队的人群就是活广告,连锁效应之下,生意越来越火。但我既然来到吉安路吃面,光吃这家网红面馆是不够的,吉安路吃东西的精华,在复兴中路口。


对了,就是它:吉安路清真面馆,又名永丰面馆


上海滩的点心,号称“百年老店”的很多,比如大富贵酒楼创建于1881年,大壶春生煎1932年创办,这都是写进历史的。这家清真面馆的历史和大富贵、大壶春根本没法比,具体追溯到哪一年,也查不到。但在这里,你确实可以尝到民国的味道。按照老板老张的说法:那些所谓的百年老店,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人,配方,工艺……早就变味了。而他们家,父子两代在这个铺面坚守了七八十年。


老张六十多岁,身高超过一米八,在他这个年龄算巨人了,所以有个很俗的外号“长脚”。老张的这个店面是父一辈子一辈的生意,有多少年头,他自己也说不上来。他父亲不算,光是他,从1978年开始坐在这里,已经差不多四十年了。


青边海碗和烧水的铜铫


因为到得晚,浇头卖得差不多了。看上去旧,其实非常干净


醋、辣酱和桌子


帐台里的“喇头分”


本店清真,外菜莫入


老张为人非常和善,谈起自己的人生和这家小店,几十年的岁月,他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总结了。“我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所以运道也不错”,老张中学毕业到安徽插队,没有“青春无悔”的壮怀激烈,也没有“失落一代”的苦不堪言:“安徽是个好地方,起码有大米吃,饿不着,和黑龙江、云南比,我算不错的了。”1978年,25岁的老张回到上海,坐在这家小店里,一坐,就坐到了2017年。“四十年,我们没有创新,老早国营店也是这个味道。我没有什么想法,做好我的这碗面,可以了。很多人喊我出去做,到这里那里开店,我朋友当中也有人卖烤鸭、开面馆发了财的。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就这样,街坊邻居吃得开心,我就开心。穷做恶做我也做不动,就这样,蛮好。哪天吉安路拆迁了,就算结束。”


“穷做恶做我也做不动,就这样,蛮好。网红面馆?他们是吃我的面长大的”


老张面馆里养的小猫


以前老张手写的价目表(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清真永丰面馆的招牌(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有点遗憾,我已经在网红面馆吃过,老张的面我吃不下了。消消食,不妨就在这半条吉安路上走走,毕竟还有些老上海的味道。吉安路1902年修筑,最早叫梅林山路,1906年以法国公董局董事的名字命名为茄勒路(Rue Galle,这个名字一定要用上海话读,才特别有法国味道),收回租界以后用江西吉安的名字命名至今。吉安路和隔壁的济南路大多是住宅,也有一些里弄工厂,北边拆光了,剩下复兴中路到肇周路这一段,还是民国时代的旧模样。


老卢湾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法藏讲寺就在老张的清真面馆对面,就这样几十年两两相望着。法藏讲寺始建于1924年,属于天台宗。吉安路的弄堂工厂是有传统的,现在看到的法藏讲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修复的,特殊年代这里曾经是无线电厂、玩具厂、戏剧服装厂……


吉安路名气最响的一条弄堂,无疑要属一头通吉安路、一头通肇周路的志成坊了。因为志成坊出过一位全国尽人皆知的大名人:象棋一代宗师“胡司令”胡荣华。


志成坊出过一位大名人:胡荣华


从肇周路的正门走进志成坊,这条弄堂特别整洁,甚至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多多少少,笔者感到有点意外,因为上海老城厢很多弄堂都很杂乱,志成坊的整洁堪称异类。我问一位弄堂的阿姨,阿姨笑了笑说:“阿拉格条弄堂住的上海人多呀”


肇周路一二六弄志成坊4号里,出过一位著名画家仇德树



仇德树1948年出生于志成坊,在上塑十八厂和卢湾区文化馆做过美工。据老邻居回忆,仇家“阿四”文化大革命时经常去吉安路的法藏寺画菩萨,一画就是一天。1979年仇德树组织“草草画社”,从此走上艺术之路,他艺术语言和哲学思考的核心是:“裂变”(图片来自网络)


仇德树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仇德树旧居已经“裂变”的木门和牛头牌“司必灵”锁


志成坊24号,胡荣华旧居


23号和24号共同进出的后门


2009年时胡荣华曾经接受电视采访,谈起他早年的生活,据胡大师自己回忆,当时胡大师的父亲身体不好在家病休,冬天很冷,为了取暖,就在家客堂间摆了盘象棋,就这样下着下着,小小的吉安路不够他下了,他又到肇嘉浜路靠近打浦桥的地方拜师学艺。直到后来,胡荣华由象棋神童而成为一代象棋宗师,源头就在这里——志成坊24号。


志成坊24号的过街楼


志成坊总共只有34家人家,到24号也就到了弄堂尽头,从胡荣华家这里拐个弯,就到了吉安路,弄堂另一头则是肇周路。志成坊的门牌是肇周路的,其实两头都通


胡荣华中学就读于五爱中学,15岁就参加全国赛获得冠军


志成坊有一棵无花果树,长得歪歪扭扭,年头却很长了。夏日时节,正是无花果结果的时候,不知多年前的胡荣华和仇德树有没有爬上去采果子吃呢?


吉安路进,肇周路出,告别志成坊也告别了这一段吉安路。上海这些年的变化太大,在短短的吉安路上得到浓缩的体现。不过既然来到吉安路,还有一处所在是我必须要去的:志成坊隔壁的老上海馄饨店。这家馄饨店有特色的红汤馄饨,现在上海很少能吃到了。当然馄饨倒在其次,和收银的爷叔聊聊天,也是极有意思的。


爷叔语录:

“不要小看阿拉这爿馄饨店,新天地里面住的有钱人,特别喜欢来吃。姚明现在搬走了,原来住在新天地的时候,伊拉娘跟伊拉老婆每个礼拜起码来一趟,买交关打包走”

“阿拉油煎馄饨老有特色,馄饨店一定要有油煎馄饨,否则侪是洋盘。馄饨卖不光么,油煎煎。没有油煎馄饨,说明他们的馄饨是冰冻的”

“你们来拍胡荣华?胡荣华是阿拉吉安路的骄傲啊。你是搞摄影的?我告诉你,吉安路对过弄堂里有位摄影家,老有名气的,就对过,名字……名字我倒一时想不起来了……”

“保护建筑,建筑保护……这个事情怎么说呢。侬晓得伐,前面新天地那里,有家人家动迁,房主开口就是一个亿,谈到后来,郊区房子拿了十几套,其他另外再谈。保护建筑,呵呵,文物保护牌子帮侬一挂,生生世世倒马桶……”


短短一条吉安路,三教九流还真有趣呢!



最近我还写了

长亭外的李叔同,古道边的土方车

回1981年的上海吃吃玩玩买买买

我的前半生我也来讲讲

1947年的上海


苹果手机打赏专用(打赏请千万留言):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