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路停云里惨案和后来的故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话一点都不错。昨天看新闻,前天延安东路浙江中路口有高空坠物,一枚疑似避雷针的管子从高楼掉下来,正好砸中一辆71路中运量公交车。幸亏事发清晨,公交车上乘客较少,未有人员伤亡。高空砸下一根管子已如此骇人,如果是一架飞机摔在居民区会怎样呢?1945年6月4日,现复兴中路济南路口西北角的停云里就遭遇了这样的惨剧。
复兴中路济南路口的停云里
当时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只有两个月了,事发当时是上午十时许,两架正在演习的侵华日军战机在空中尾部相触,一架坠落在徐家汇附近的农田,另一架坠落在大兴路停云里(复兴中路160弄,现为新天地翠湖天地的一部分)。一架飞机掉在了弄堂里,惨状可以想象。停云里39-46号、57-60号共12幢房子全部坍毁,引起大火造成51号、53号、63号也被波及。共有84户人家受难,当场死亡53人,后因伤重不治又死亡8人,计61人,受伤38人,遂造成“停云里惨案”。不幸中之万幸是当时是上午十点,弄堂居民中不少人出门工作没在家,如果换作是晚上,后果更不堪设想。但万幸中之不幸是老人、妇女、儿童都在家,还有弄堂里41号是纸盒厂,工人们也在。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停云”是一首陶渊明的诗作,为思念亲友而作。可怜一条有着如此浪漫名字的弄堂,登时成为死亡的修罗场。当时二战行将结束,日本败局已定,市面之混乱可以想见。根据相关记载,日机坠落后,日军立即封锁现场,先由日本和尚念经,再到飞机坠落的39号到41号处挖出飞行员尸体,然后就离开不管了。当地居民在弄堂口设绳拉岗禁止外人通行,受伤人员被送到附近的四明医院(今曙光医院)和南洋医院(今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救治。难民们公推郑文伯等为代表向保甲委员会泰山区分会(当时此地属于泰山区)请愿,该会以“火灾”的名义向各保甲摊派,募集到一部分钱款、籼米、面粉,最后每死亡一人,得到捐助米一包,大概60斤,伤者酌减。这就是在日军治下当“良民”,一条人命的代价。老卢湾的居民没有忘记停云里的遇难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老版《卢湾区志》中,收录了停云里惨案所有死伤者的名字,我拍了照片贴在此处。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总共99名死伤者中,女性超过70人,10岁以下的儿童超过30人。我注意到在“停云里惨案”名单的最后一页,有一位31岁的伤者“金张氏”和她的三个女儿:不幸遇难的是12岁的金巧珍和5岁的金巧萍,年仅2岁的金兰弟(档案上的名字为金菊弟)受伤幸存。这家人后来搬到会稽路同康里,又到杭州生活。我在2015年5月的《杭州日报》上看到金张氏在杭州所生的女儿根娣所写的回忆,特地摘录部分内容,作为“停云里惨案”遇难者后来人生的一个缩影。
金张氏名叫张明珠,1915年生于江苏淮安。初小毕业嫁到上海停云里的金家,生了三个女儿:巧珍、巧萍和兰弟。“停云里惨案”发生时,张明珠和三个女儿被压在废墟下,大火吞噬了12岁的巧珍和5岁的巧萍,明珠和1岁多的小女儿兰弟幸存。事后多年,张明珠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因为当天巧珍和巧萍吵着要出去玩,如果放她们出去,就能保住一命,但作为母亲的她没有同意。两个孩子在大火中的挣扎,妈妈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那种痛苦可想而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对张明珠和她幸存的女儿兰弟来说,人生的苦难才只是刚刚开始。金家搬到杭州居住后,张明珠又生了5个孩子,三男二女。她的丈夫因患肺结核一度停职休养,后到崇德、安吉等地在邮电局工作,于1962年除夕大年夜因心脏病发作死在了大街上,年仅49岁。张明珠带着6个孩子苦苦支撑,把孩子们抚养成人,2005年92岁的张明珠因车祸去世。
金张氏(张明珠)和她两个参军的儿子
在“停云里惨案”中幸存的妹妹金兰弟脑子一直不好,结婚以后生了一儿一女,不幸儿子遗传了她的基因,也患有精神分裂症。张明珠去世后4个月,61岁的金兰弟也因病去世。经历了六十年的苦难人生以后,她和妈妈、姐姐们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停云里惨案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不知还有多少幸存者,想必已经很少。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提议在原址立碑纪念,我完全同意。但那里已经成了高档社区,这样的动议有可能实施吗?怕是很难了。如今的停云里,连同隔壁弄堂受福里、泰和坊……以及复兴中路、济南路、自忠路、顺昌路一大片的老房子,全都拆掉了。有的建成了新型住宅区,有的正在施工,将要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停云里”的故事,成了遥远的过去,似乎不会有人说起了。凑巧那天有读者留言问我知不知道停云里惨案,我又到复兴中路济南路走了走、看了看。怎么会不知道?我有很多同学曾经住在这些有故事的弄堂里。到停云里旧址的那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极为通透,我随手拍了一张照片,不知是光晕还是什么,画面中有一道弧线,看上像是彩虹,也许镜头也在向停云里惨案的遇难者们致敬吧。
最近我还写了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