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祥瑞:王莽“儒家理想国”背后的现实与荒唐




祥瑞:王莽“儒家理想国”

背后的现实与荒唐

文:张向荣  编:先知书店


王莽的面目一直晦暗不清。

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有圣王、篡位者、骗子、伪君子、政治家、改革家、早期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左派儒教士等等,网络上还有人不无褒义地称他是“穿越者”。20世纪以来,因为社会观念的激荡,对王莽的不同评价像一只剧烈摆动的钟摆,还会出现“欲言又止、矛盾反复”的状况。

这当然有历史观念演进的原因。社会从古代跨入近代和现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发生变化很正常。但王莽更为典型,不同观念和立场的人,都能从王莽身上看到自己所反对或拥护的一面。夸张一点讲,思想界每出现一个新的流派或学说,王莽就会多一个新的标签。

这就使王莽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众所周知,王莽的史料相对较为单一,虽然也有一些出土文献,但主要来自《汉书》诸篇,特别是最后一篇《王莽传》班固以空前庞大的篇幅为王莽立传,名为“列传”,实为“本纪”。

班固既要以王莽“总结”前汉,又要以王莽“发端”后汉,还要在呈现史实的同时维护东汉官方对王莽的定性。这使得《汉书·王莽传》成为一部包含着微言大义的政治文本,即使是百分百的信史,但一定经过筛选,蕴含褒贬,给后人认识王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


因此,尝试描绘出王莽的多重面貌,成为我这次写作《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的直接动机。我想不妨搁置对王莽“盖棺定论”的冲动,回到他身处的时代,置身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站在两汉之交时人对历史经验、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上,具体地看他的理想志业、人格表现、家庭关系、政治行动、改革措施,不以好坏是非、科学迷信等后见一概而论,而是借助他的行迹来探讨更深入的问题。因此弥漫在汉代空气里的天人感应、祥瑞灾异、符命谶纬,就成了一个很必要的通道。

书写王莽的另一个动机是儒家经学。儒家从先秦诸子之一,到西汉逐渐成为皇朝的经学,直至推动王莽的崛起,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但是,理解儒家经学,并不能只依靠儒家经典的文本,只阅读原文和注疏是不够的。与王莽这个人物一样,经学也应该被放置在具体的历史演进中,才能呈现儒家在这一时期的使命与成败。

王莽与经学成为两条明暗交织的线索。当然,经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皇冠上的明珠,难度大,争议多,在本书中我无意也无力进行全面深刻的把握,只是尽可能将其与王莽成败的关系大概勾勒出来。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叙事来实现了。这个关于王莽的“历史非虚构”或者干脆说“历史报告文学”,应该怎么写?

对我而言,“历史非虚构”本身是一个矛盾体。既然是历史当然不允许虚构;但“非虚构”这一文体追求叙事的戏剧性和在场感,人物要生动,细节要丰盈,要有文学的感觉。总的来说,它不是戏说历史,也不是学术研究,更不是史料翻译,而是介于历史写作和文学写作之间的独特文体。

▲张向荣《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目录

“历史非虚构”承载的使命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这个话题,如果因此引发读者的兴趣,他会去阅读更专业、更谨的学术著作。但“历史非虚构”也应尽可能吸取学术成果,传递可靠、丰富、前沿的历史知识。

最终,我只能在“客观史实、文学叙事、经验识见、个人褒贬”这四个维度上尽可能求得平衡,戴着镣铐跳舞。这其中,经验识见、个人褒贬均受制于自己有限的阅历和眼界,不免陋见。但关于客观史实、文学叙事这两点,不妨多说两句。

●一是史料辩证的逻辑。打个比方,写作“历史非虚构”,就像下属给上级写调研报告。上级对这个题材或是有所了解,或是有些兴趣,但没有工夫去实地调研(研读原文、了解前沿成果),才需要派人去写调研报告。而下属在调研中,所闻所见未必都是真的,古书不见得都正确,有些是古人的偏见,有些是记录或流传的错误。

因此下属还要多渠道去了解,包括历代学者的故识和出土文献的新知,辨析真伪,查漏补缺,最终还要给上级提出见解,以资参考。因此,呈献给“上级”读者的文本,需要有增值、有侧重、有态度。

二是文学叙事的逻辑。历史写作要在多大程度上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谈学术写作,也拒绝向壁虚造,“历史非虚构”应当允许一定程度的文学构思或者说“文心”。

例如吸取文学叙事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方法论。事件、历史人物的话不可虚构,但不妨在文学笔法、谋篇布局、史料剪裁、场景渲染等方面努力,给读者以通俗有趣的阅读体验。

▲张向荣《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内页展示

以前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常常是旁白念稿子,镜头放 PPT,最多拍摄几段风景,现在一些纪录片则借助优秀的“服化道”,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在精心复原的场景里演绎历史情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体验。

“历史非虚构”写作也应如此,古人不是生活在孤立的时空,史书不会面面俱到地记录一个人每天做什么,但这个人一定会和我们一样在“生活”,他会吃穿住行,也会吟诗歌咏,他会不断和他的时代互动。所以,尽管一个人物在史料里只留下几句话、几条履历,但我希望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人物是处在“历史语境”中。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自己才疏学浅,尽管努力尝试通过《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一书呈现出一个适度、丰盈、有依据的文本,但距离这个目标或许还很远。因此,我早有心理准备,无论怎样在史实、文学、褒贬和见识

之间腾挪转移,也一定会同时遭受到这四个方面的批评--坚信实证的朋友会批判一些情节处理得轻率或想象过度;喜爱通俗“发挥”的朋友会批评脑洞不够大;立场不同的朋友可能会很不赞同一些褒贬评价;拥有更高识见者可能会觉得幼稚。

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有批评才是幸事,因此先提前接受下任何批评,努力改进,然后继续勇敢地去写吧!


作为中国历史上极难理解的历史人物尽管许多人都在讨论王莽,但却很少有人可以准确地给他盖棺定论。

他建立的新朝不过15年,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以往史家和研究者对于王莽的人品与性格,以及王莽改制的定位和评论也往往呈现出种视角也正因此王莽的相关研究与作品成了学术界极少有人涉足的“禁区”,“研究本身较薄弱,可依傍的成果较少”。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从种种历史谜团中,展现一个真实面相的王莽:王莽从一介儒生,借助“祥瑞”之说,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高升,最终合法建立了新朝。但他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五年里,就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成为了一个“天人共弃”的篡汉者?王莽称帝的真正动力又是什么?王莽到底是邪恶无道的簒夺者,还是复古派的改革家?是儒教立国的决定者,还是演技精湛的政治表演家?


◎考察帝制时代“儒家理想国”背后的现实与荒唐:在本书中,作者张向荣博士截取汉宣帝到新莽这一历史片段,从“祥瑞”这个视角切入,剖析王莽的个人、家族和政权相关的人物事件,进而重新审视旋涡中心的王莽与他“儒家版”的“理想国”理想与追求,以窥他和时代的真貌。因此这本书并不仅仅是王莽个人的“传记”,而是以王莽为线索,阐述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现实与荒唐。


全书语言生动幽默,同时又不乏严谨、缜密的引经据典,在清楚交代历史背景、文化形态、政治关系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深思的讨论。更有少量作者签名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民国的政治逻辑:历史难以超越时代的逻辑

吴思:我比黄仁宇看得透

潜规则:历史的真实游戏

沈志华、杨奎松等史学家,以确凿的史实纠正了人云亦云的讹错
被低估的“外因”: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三种国际关系
秦晖轶事:最有思想的教授最清贫
高华:这部书,是一份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个人总结
马勇 | 戊戌政变的三大谎言
文明的风向标:中国两千年女性地位史
杨奎松给硕士生回信:你该如何学历史?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文再版序
历史的回声:对近代史的三种误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