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o 中交未来城:儿童节快乐!


“江南水乡、平畴千里,十万人家尽枕河。”

方桥方桥,因桥得名,因水而栖



方桥曾是一座桥,横卧于明阁楼脚下一条川流不息的溪流之上,这座桥连接了它所在山岙里的几个自然村,串起了这里的人文与交通。古时候,这座桥面上铺着似长方形的石板,使得整个桥显示出了宽大的形态,也在来来往往的村民间留下了憨厚沉稳的印象,久而久之,方桥就成了这座村落的名字。






尽管在近代方桥这座古桥已然不见

但是村落文明早已在此生根发芽


“明阁楼黛山聚峰凌云霄,鹅颈江玉泉汇川入港海”,方桥的水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方桥人,方桥的诗情与画意,更是早已深入当地每一位人的心中。若是要解锁方桥的时光密码,大抵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追溯。《奉化市志》中对方桥也有所记录,里面谈到,方桥地处鄞奉要冲,宋至清末均属长寿乡,1919年设方桥镇,1956年称乡,1985年建镇。2001年6月,方桥并入江口镇,2003年12月,江口撤镇设街道。2018年5月1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同意分设方桥街道。2019年1月13日,方桥街道授牌。如此看来,江口与方桥渊源颇深,且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家基本都是知道宁波的简称为“甬”,但有部分人并未深究其来源,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奉化江口的甬山说起。甬山的山形如覆置的钟(古语中“甬”即是钟),且水源丰富、喷涌而出,故称“甬山”,宁波的甬江亦源出于此。可以说甬山就是甬城之源,是宁波的母亲河,孕育着奉化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踏上甬山石径,游览山上的白雀寺、寿峰塔等景点,游客无不感受到荡涤心情的平和与放眼眺望的辽阔,在柔与刚的交融中,畅抒胸怀。不论是方桥还是江口,都随处可见河流的交叉相会,奉化的三大水系县江、东江、剡江便在此处汇聚,以通达四海的胸襟迎八方来客。清代徐兆昺编著的《四明谈助》记载:“它山水落堰,迤逦东来,会大埠头剡源水,同出徐家渡,又会奉化金溪、龙溪水,自方桥出,是名三江口。”




钟灵毓秀最是山水

山水无言而情至深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向山靠海的村民们几乎都保持着勤劳质朴的本性,和睦友邻,积极工作,向着美好生活的目标前行。


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好生活概念也延展除了更多丰富的内容,除了以人为核心的本质之外,它更加针对多功能、多场景、智能化的综合设施建设,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进一步提升所住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如今,历经千年历史的方桥与江口一齐将接力棒郑重地交给了中交城投,以温润的目光注视着方桥的“未来城”建设。这个建设超越了“社区”的概念,蕴含着“造未来”、“造活力”的深刻内涵。




也许有人会质疑

传统与未来的融合

是否会将过去的记忆全部颠覆

但是一个事实是:

村落的文化基因早已渗透进这片泥土

只要根在,传承就不会断

中交城投虽才刚刚过完5岁生日,但五年里,他一直坚持守正创新,全力塑造宁南新地标——中交未来城。中交未来,创造无限,它通过把握变与不变的尺度,向着“更好的未来”勾勒了更多宜居的场景,比如邻里、治理、服务、建筑、低碳、交通、创业、健康、教育等,这些都是该片区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


在未来,由于各个功能区都将相互打通,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的高精尖人才会在此集聚,继而凝聚起整个片区的人气,唤起城市的活力。青年们可以随心把握快或是慢的生活节奏,也有更多的机会在一个便捷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中交城投擅于运用加减法,来培养自己的融合思维。它会在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底蕴的前提下,专心打造绿色的“都市森林”,让居民在城区的空间设置中也能够体会生态文明,谁说自然与城市不能完美兼容?于此同时,它进一步落实产城融合的理念,使方桥地块成为全年龄段人群都宜居的理想生活地。



五载奋进路,中交城投正如自律少年,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短期规划,并立下了更长远的目标。已然三周岁的中交未来城,带着人们的期许蜕变出可人的模样。


在六一这个儿童的节日里,在这许多人为孩子们许下无限期许与祝福的晨光里,愿中交未来可以遇见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为城市建设的“三好学生”。


奉化青年,敢为人先!未来正在这里发生!

奉化青年|一群在奉化“造梦的青年,他们来了!

奉化青年|他们的雄心壮志在这里展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