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探园丨顾佳花了几十万求爹爹告奶奶想上的高品质幼儿园,在这里只要两千块!
最近电视剧“三十而已”火了。最火的自然是剧中女主之一的,顾佳。为了让儿子上贵族幼儿园,她拼尽全力,放下尊严,极尽阿谀奉承,甚至不惜给贵妇王太太提鞋,最终以“一年给幼儿园提供一场烟花秀”得以进入这所顾佳心目中的顶级,高品质幼儿园。
一场烟花秀,少则三五十万,多则上百万。令人瞠目结舌。剧情是虚构,但在现实世界,“好一点的教育资源,都是在拼家长”正在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贵就是好,越贵就是越好。在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的现在,上什么幼儿园,小学,中学,已不是简单接受教育的过程,而成为身份象征。
据惟道风险研究院编制的《蒙格斯社会公平指数——公平与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已突破破坏拐点。也就是说,过大的贫富差异正在产生破坏力,导致社会公平失衡,影响社会经济总量的提升。
从经济学来看,解决的办法是维护差异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这样才可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身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冷水村56岁的黄爱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正在做的,便是在“维护差异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电视剧里的顾佳花了几十万求爹爹告奶奶想要的高品质教育,在黄爱珍开办的菠萝蜜幼儿园里,一学期只要两千块!
什么是高品质教育?是不是越贵就越高品质?花很少的钱可不可以做到高品质?本期探访菠萝蜜幼儿园,来寻找答案。
▲中国大陆第一所华德福教育在乡村的实践园
01/
在广东湛江的偏僻乡村
一座老宅因为理想焕发青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夏,鲜红荔枝挂满枝头,一树硕果累累,煞是好看。
▲鲜红荔枝挂满枝头
▲大人爬上人字梯,小孩子拿着钩子摘荔枝。
说干就干。垦荒式工作开始。先把院子用铁丝围了栅栏,有邻居路过,说,这是要开始养鸡吗?不,要养娃。又把屋旁多年废的田地开垦出来,用来种菜给孩子们吃。广州大热天的暑假里,黄爱珍和姐姐,拔草,翻土,搬运,清理,卫生,水管,电线等等,一点一点,院子有了园子的样子。
教室墙壁是用湿水彩涂了,薄薄的粉橘色,浅淡有致,透着温暖的感觉。▲粉橘色墙壁,淡粉色窗帘,透着温暖的感觉
窗帘是自家染的,也是淡粉色。还有娃娃家的布幔垂下来,架子上的布娃娃是羊毛毡扎的,玩具是木制的,还有捡来的贝壳,螺蛳壳,大松果等等。羊毛做的小天使风铃挂在空中,仿佛在守护这个新生的家园。
第一学期,16个孩子,一个月学费+伙食费,200块。中国大陆第一所华德福教育在乡村的实践园,开始了它的征程。
02/
未来教育的典范
真正的高大上是无私的爱
1919年,华德福学校创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Stuttgart)。当时,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Emil Molt)邀请鲁道夫·施泰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
如同瑞吉欧,蒙特梭利教育一样,华德福也是诞生在哀鸿遍野的世界大战之后。如何在废墟之中重建社会秩序,解决当时的文化困境和应对将来的社会巨变?施泰纳认为,需要一套能照顾孩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教育方式,来扩展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及生命视野,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未来奠基。
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
百年以来,华德福教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富裕的北美和欧洲,也在巴西和南非的贫民窟;在基督文化社会中发展,也在伊斯兰教的埃及和犹太教的以色列发展;在佛教的日本和泰国,也在印度教的印度……究其原因,是因其针对人的本性发展,尊重人的自由天性,结合本土文化和国情,从而实现华德福教育本土化发展。
2005年,中国大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落户成都。在三环路边上的皇经楼村,由一座农家乐改建而成。从刚开始老师自己的两三个孩子,隔壁农家一两个孩子,发展到如今16年过去,已是有学生上千人,涵盖幼儿园到高中的K15全系教育体。黄爱珍曾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拥有丰富的华德福教育经验。如今,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偏僻乡村,与乡村的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对她而言没有不适应。相反的,她说生于斯,长于斯,要服务于斯。要让我们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和城市一样高品质和新兴的教育。
▲第二排左五是姑妈老师黄爱珍
“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人。”黄爱珍,后来大家都叫她姑妈老师。姑妈老师说,你不知道留守儿童的生活有多么令人心痛。有的孩子,出生后就再也没见过父母,一直是爷爷奶奶抚养,他们到了幼儿园,把那个对自己温柔言语,悉心照顾,和自己做游戏,讲故事的老师叫做妈妈。
老师也是妈妈,幼儿园就是家,仿佛承担了更多。但这就是现实。对于包括黄爱珍在内的五名老师而言,用爱守护孩子,成为弱小的他们温暖的港湾,成为他们一生开端的有益陪伴,这就算是此生有价值了。
▲自然而然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就像孩子们的家
03/
马爸爸说了
未来20年是属于小而美时代
因为好的口碑,生源很快开始递增,一个教室远不能满足需求。2016年,在广东省山海源慈善基金会和各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菠萝蜜幼儿园建成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第一层两间课室,第二层是孩子卧室,第三层是活动大厅和两个单间的宿舍。
▲多方资助下,菠萝蜜幼儿园建成一栋三层教学楼。
小而美的概念,是马云在2009年9月举行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第一次提出。他将中小企业视为世界经济体未来的驱动力量,他认为消费者导向的商业体系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将成为商业社会的主体,未来20年是属于中小企业的时代。
▲每周二的湿水彩主题,孩子们体验颜色的流动,从三原色中发现与创造。
去过日本旅游的小伙伴, 一定对日式小而美的百年老店印象深刻,那是匠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小”往往代表了专注,“美”往往代表了专业,“小而美”则代表了以儿童为本,因材施教。我们偷换一下概念,可不可以说小而美的幼儿园,是教育多元化的呈现,更能满足儿童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呢?也许也是成立的。
至少在菠萝蜜幼儿园,正是如此。首先,它满足的是留守儿童和乡村家庭的需求。其次,因班额小,节奏慢,孩子的个体发展和差异化需求也被很好地看见和满足。最后,来自欧洲的华德福教育,其人文化、本土化以及在地化特点,又很好地与乡村融合,并带去驱动力。
04/
推动社群的发展
带来一点点改变就很好了
从以往的“没关系,就是带带小孩”到现在“原来幼儿教育如此重要;从“幼儿园应该教拼音算数,否则就转学”到现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这些更重要”。
在他人看来,上述文字就是文字,字面意思,一种表达。但在菠萝蜜,却是这几个老师的倾力付出,以及他们依靠华德福社群一步步走来,达成的一点点改变。而且,这些改变还不够。当镇上新开的私立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教学后,马上就把生源给吸引走了,多年的付出付诸东流。当村里开设工厂,一部分人选择回家务工后,幼儿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做家长工作,使得家长们更乐于回家带娃。
比如俊秀妈妈。因为孩子选择了菠萝蜜,因为菠萝蜜了解到华德福教育,因为华德福教育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里陪伴两个孩子。大娃今年读三年级,二娃读菠萝蜜。刚开始家人、亲戚朋友都很不理解。但孩子的变化,比如变得开朗活泼,明理有礼,让大家发现:孩子需要父母陪伴,需要在一个良好环境里成长。如今,俊秀妈妈自发成为幼儿园义务的宣传员。
比如熙莹妈妈。参加了幼儿园的活动与讲座,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了反思:总是以爱孩子为借口,让孩子成为一个“假人”。没有自我,迎合他人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真正的幸福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身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还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感谢幼儿园让我向及格的母亲迈进了一步。
更重要的改变,当然是孩子。这些被疏于照顾的孩子,从刚入园时的缺乏安全感,胆怯,不易交流,封闭,到现在变得越来越活泼,尽情释放着他们的童真。而老师,并没有做什么高深、复杂、深度的课程,就是给予孩子稳定的节奏、玩耍的品质、真诚的陪伴以及他们未来发展的需求。
05/
个体与群体的相遇
一种叫联合的力量
这也十分符合华德福教育发展特点:非营利性,教师自治。
全球的华德福学校都这样运行,无论大小,采用非营利机构管理模式,实现以教育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教师委员会团体自治管理;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专家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以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不设立校长和行政级别,教师委员会代表由教师们选举或轮流担任,所有的行政人员以支持和协助教师为工作核心。
教研的内容总是十分实际。怎么选故事,讲故事,怎么做偶戏,手指游戏,节日庆典,认识儿童,教师的合作与自我成长等等。
这样的人多了,未来就有希望。
主
编
说
▼童年的意义是什么,儿童正在如何度过他们的童年?
在那个叫幼儿园的地方,正在如何发现和支持儿童?
教育者如何消除偏见与误解,走进儿童世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出发。
寻找那些不断革变的教育者,
探寻那些追求更好可能性的幼儿园,
忠实记录教育进步的今天,
人们对儿童的发现、尊崇与唱诵。
编辑/鲁阳阳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对话丨李镇西&张平原:什么是好的教育?不要再标榜所谓改革与创新了
活动案例丨对观察者进行观察,以旁观者角度看教师如何介入儿童游戏
对话|200万幼师加班加点赶作业,重返幼儿园的跋山涉水你准备好了吗
思想会|百年历史名园资深园长:没有什么能比孩子更令人怦然心动
活动案例丨万万没想到吧,横幅还能这样玩儿!且看3岁小朋友们的游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