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丨吕耀坚:继续在二元论里讨论“弹唱画跳”,幼儿园艺术教育就不可能正常发展
这几天,“弹唱画跳”成为幼教行业内的一个热词。起因是有公众号发文将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比作牵绊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百年裹脚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就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展开热烈讨论,甚至不同派别之间还引发不小的争议。有人表示赞同,弹唱画跳的硬性指标确实阻碍了很多优秀人才进入幼儿教师队伍,阻碍教师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有人认为,比起弹唱画跳,幼儿园更需要的是懂孩子、有想法、肯倾听、会陪伴的老师,而不是有高深的唱歌跳舞技能。也有人指出这种说法很不妥当很不严谨,因为懂孩子和弹唱画跳之间并不冲突,会弹唱画跳的老师一定不会和孩子沟通吗?一定不懂孩子吗?这个锅弹唱画跳可不背。还有人痛心疾首,因为君不见悠扬婉转的琴声、自由自在的涂鸦对孩子成长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本期,人文幼学对话引领浙江省幼儿园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人物、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吕耀坚,一起来听听吕教授关于幼儿教师弹唱画跳的观点以及不应该被粗暴地说成是裹脚布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开展。PART 1
务必从教师和孩子两个层面考量
人文幼学:
吕老师,近日有人在公众号发文将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比作牵绊中国幼教发展的“裹脚布”,引起了众多同行极其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大家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对此,您怎么看?
吕耀坚:
这个事情我也一直在关注。我自然是很不赞成这种说法,有人竟然把听不到悠扬婉转的琴声作为校园理想,真的挺让人吃惊的。
“弹唱跳画”起波澜,这一波波的论潮,其实给我更大的感触是让我想起那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本为枯燥之知识是何等要紧!眼下这些对弹唱跳画的讨论,几乎都是在非此即彼的论调里游荡,其根源是二元论,这在如今的儿童发展研究领域已被摒弃。只要我们继续在二元论的基调里讨论弹唱跳画,就不可能得到令人折服的结论。
人文幼学:
没错,我们似乎真的很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论中。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更是一群人的问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尤其需要警醒这样的思维方式。那站在系统论的角度,对于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您是如何看待的?
吕耀坚:
缺乏系统理论、系统观点,必然会有偏颇之言,唯美国论、澳洲论,甚至极端唯儿童论(儿童怎么说就怎么做的倾向)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作为教育者,特别是早期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一定需要反省,你的言行是否是置身于儿童发展的系统里考量。如没有,请三思而后行。
讨论 “弹唱跳画”,务必要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与幼儿发展需要两个层面来考量。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养有素养要求,这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里有明确规定。对儿童发展而言,《纲要》与《指南》也规定相应的艺术教育目标与教育要求。可见,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是必要且必须的,其意义有二:帮助学生在获得一定艺术技艺、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必要的艺术素养;在未来的幼儿教师生涯中,对孩子开展必要且适宜的艺术教育。
只会弹唱跳画,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但掌握一定的弹唱画跳技能,将会为幼儿园教师成长带来发展的优势。这个艺术技能的基础可高可低,甚至“三脚猫”功夫也可以,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当孩子有困难、有问题时,可以求助老师;老师也可以从艺术视野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同时也更能基于教育智慧决定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要介入,怎样介入。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艺术技能作为基础,很难发现艺术教育中的契机。
弹唱跳画是学生走进艺术教育课程,养成必要的艺术素养的一条路径,掌握必要的弹唱跳画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PCK水平是有帮助的,当然这需要在实践场域通过教师的智慧进行消化、统整,特别是儿童化,才能有效发挥出它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一定不能理解为,弹唱跳画水平越高,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就越高,没有儿童教育、儿童发展、儿童生理、幼儿园课程等领域的知识参与,很难有好的艺术教育出现。
从PCK领域来讲,教师知识应该包括学科知识、儿童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情境这四个方面,教师的智慧是统整这四个方面知识来促进儿童发展的核心。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讲,学科知识是教师引导儿童向前进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
PART 2
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做贡献
人文幼学:
不管是从教师需要还是儿童需要,艺术教育在幼儿园都是必要且必须的。但为什么仍然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弹唱画跳不重要,我想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拿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来说,不少人提到美术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画画技巧或者孩子的优秀作品,这其实已经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跑偏了。
吕耀坚:
没错,我们的幼儿园老师都非常勤奋努力,很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要把事情做好,确立正确的观念是前提。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观念限制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有足够的认识,可能我们在讨论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时,就会多一些维度,也会多更多的专业自信。
拿我熟悉的美术教育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美术教育的通道(包括美术教学活动、美工区域活动、美术教育环境的创造等),注重在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整合多维度的教育机会,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兴趣、习惯等方面初步发展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活动。简而言之,美术教育关键还是在教育,应该更多体现孩子们在美术中的学习。
人文幼学:
我们提整合教学提了好长时间,但提到美术教育,通常想到的还是美、艺术。大家对于艺术领域的关注,也更多集中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上。对此您怎么看?
幼儿园强调一日生活的各领域活动,都应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所以我也常在思考,美术教育能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做贡献呢?我认为,美术同样能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甚至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确实很多人对美术教育的意识都过于狭隘了,美术教育对儿童的意义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不仅是艺术方面的,更是全方面的。
我大致总结了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个意义:能力群(学习、认知、审美、社会性、探究、记录能力、运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想象与创造力等);兴趣群(以审美兴趣提升为核心的兴趣群);习惯群(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
PART 3
你真的了解儿童
人文幼学:
我们曾经在幼儿园看见过这样一节美术活动,活动内容是画影子。老师教孩子探究角度、长短和比例以及影子应该在的方向等……最开始觉得这样的活动还挺有新意的,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模仿画影子的活动,这个活动开始成为一种固定套路。对于这样的美术活动您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大妥当的活动。教这些有什么用呢?孩子要懂得影子的原理,需要时间、需要能力的支持——咱们老师不要总是去为难孩子。
幼儿教师要去读懂儿童,但儿童似乎又是永远读不懂的。比如说在儿童绘画这方面,儿童有时候画的内容和我们认为的内容千差万别;儿童最开始画人,是没有身体的,慢慢才发展出更多细节。儿童的绘画和儿童的身体发展一样,是有一定规律和阶段的。吕老师能给我们简单讲讲吗?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儿童绘画的特点。
PART 4
需要教师适宜的“教”
人文幼学:
美术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可以支持儿童全方面的发展,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在其中的支持与指导。
没错。在幼儿园里,我们不是做美术,而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放任他们自然生长也能具备能力,但在成人科学合理的引导下,能够帮助孩子的未来更好发展。当然,引导途径有很多,只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美术这条途径。
那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好?能和我们详细说一说吗?
PART 5
人文幼学:
据我们所知,您的美术工作坊中孩子们的活动,以及您提到的要给孩子“真枪实弹”的操作,孩子们真的很投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有点危险的物品,比如榔头、电钻、热熔枪,这些东西真的不会造成意外伤害吗?孩子们可以把握吗?还是会有点担心吧。
在一次去国外木工活动的参观中,我看到有个孩子敲到了手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一定是带着他去医务室,或帮孩子包好创可贴吧。可是这个外国老师没有,她将创可贴递给男孩后就离开了。而男孩自己费力撕开,将手指包扎好,又继续叮叮咚咚敲了起来。
但我们知道,其实老师们在大胆地把那些“危险”的工具教给孩子的背后,是做了很多准备的。只是我们需要尽量将这种放松的状态呈现给孩子,而不是给他们制造一种紧张感和畏惧感。
当然,我们说,孩子们不怕困难、不怕痛是对的,但不能为了养成他不怕困难、不怕痛的品质就降低对安全的防范。我们要考虑在前,及时反思,并将反思物化,将老师应该做的事做好。
PART 6
人文幼学:
美术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环境资源的支持,不同的环境会导致不同的美术教育结果。那么在美术环境的打造上,老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主题教育环境、墙面环境以及美工区域活动环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建构中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元素。
您怎么看待幼师的弹唱跳画被比作牵绊中国幼教发展的“裹脚布”?
美术活动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您有哪些教学经验和心得?
欢迎一起分享讨论……
我们将选出留言点赞前10读者
赠送2021年日历及笔记本一套
【互动参与截止日期至
2020年12月28日中午12点】
文字/方程 鲁阳阳
编辑/鲁阳阳
图片/杨东力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活动案例 | 一个叫洛克的男孩偷了钱,引发“强盗小组”一整年讨论与哲学思考
主编探园丨又老又小又旧的幼儿园有没有春天?这群39岁+中年少女告诉你,得行!
大家说丨柳倩:幼儿园在健康领域的巨大短板不解决,或将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
为什么全球最顶尖的创新教育孵化基地,他们说“学习就要想幼儿搭积木那样”?
我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