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儿童哲学”遇上“品格教育”,一只蚊子也可成为教育的焦点

人文幼学 人文幼学
2024-08-24



习近平曾提到,“教师不能够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近几年来,国家将立德树人放在核心和首要的位置,一系列的文件、讲话都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幼儿品格教育,更加关注品格教育在人生之初的重要作用。 品格作为基础性的教育内容,如地下的树根一般容易被人忽视。正因如此,更需去看见品格、去厘清品格教育中的各种难题,为教育为儿童做长久之计。 那么,我们如何重新认识当下的品格教育?如何将品格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与学科教育不同,它没有量化指标,不能经由课堂演示,也不能靠诵读来增强记忆和修为。 之于人的一生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品质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建立和形成。本期,我们聚焦儿童与品格,以“儿童哲学”看“品格教育”,试图去探究关乎教育本真,关乎成长本身的品格教育,它是什么样,可以如何做。



01/

小小的蚊子也有大大的勇敢? 

刘老师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一只蚊子飞到了萱萱的手臂上,月月看见了,大叫:“萱萱,你的手臂上有只蚊子,不要动!”“啪!”的一声,萱萱手臂上的蚊子被拍死了,血“溅”得到处都是。 
孩子们不禁发出感叹,泓希说太可怕了;明宇表示蚊子一咬我,就会长一个很大的包;铭泽却在下面悄声说,蚊子真勇敢,冒着被拍死的危险,也要来吸血。
铭泽的这句话让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大大致可以分成两派:一是赞同蚊子很勇敢;二是认为做不对的事情就不算是勇敢,还有孩子就蚊子吸血时逃跑算不算勇敢而争论不下。
 

【观点一:蚊子很勇敢】 

梓瑜:“蚊子肯定很勇敢,那个蚊子不勇敢怎么活下来呢?它不吸血怎么活下来呢?”

煜馨:“明明蚊子不去吸血就能多活几天,这下好了,被拍死了。”

铭洋:“可是蚊子如果不吸血就会饿死,所以它必须变得勇敢。”

谦语:“可能小朋友的血更美味,冒险才能吃到更美味的食物。”

泓希:“蚊子很小,人这么大,他还敢来吸血,所以很勇敢。”

 



【观点2:做不对的事情就不算是勇敢】 

子靖:“蚊子还可以吃甜品啊,但是它还是来吸我们的血,就不叫勇敢。

梓萱:“它咬的包很痒,它为了自己吸血去咬小朋友就是不对的。伤害到别人就不能算是勇敢了。”

立行:“不能算勇敢,因为吸血就是不对的,让大家害怕,它就没有朋友了。”




【观点3:逃跑就是不勇敢】 

荣林:“每次它吸血的时候我们打它,它都会快速跑掉,这就很勇敢了。”

妍西:“可是它如果不去吸血,就不会有危险。”

睿轩:“没错,而且它跑掉了,逃跑就是不勇敢。”

以诺:“有危险的时候就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也是一种勇敢。”

……



 

刘老师被孩子们的想法触动了,原来每个儿童心中都有他们理解的“勇敢”,当时在疑惑梓萱说的“伤害到别人就不算是勇敢?”时,她还解释,勇敢是好的事情,做好的事情才能算勇敢,做不好的事情就不算是勇敢了。 
想起鄢超云老师讲的一个例子,大意是说一个杀人犯可能是勇敢,但这是不道德的勇敢。品格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一开始没有走对方向,就难以抵达终点,孩子思维能力和价值观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孩子。 
刘老师和班上的孩子重新解读了梓萱说的话,虽然我们应该勇敢,但是如果做的是不对的事情,或者伤害到别人,那这样的事情就不能算是勇敢了。
 
 
02/

厘清“品格”内涵与外延

道德品格与功能品格的不同 

人们通常就会把品格或者说品格教育简单的等同于德育,简单的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我们很多人在接受传统的德育说教当中,本身对德育(思想品德教育)就有一些误解,然后去回避它。 

品格教育,用英文翻译是“Character  Education”,很多人就会把它翻译为性格、人格。在我们的品格教育里边所涉及的范围比我们理解的要广得多,要深得多。比如说”character”可能有性格、个性、与众不同之处,但实际上远比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我们理解的可能只是它的内涵和外延,可能跟品格教育本身所要强调的和倡导的还是存在差异。 
有关品格教育研究也是非常多,与之相关的话题比如说也会有道德、德育、核心价值观,儒家的伦理、德性、伦理、人的本性等等。那我们如何来理解品格呢?
首先是“望文生义“,像小学语文老师要求的那样来造句,当我们讲到“品”的时候,有的是品性、品质、品德。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还会使用“人品”“品味”这样的词语,也有可能会说一个人的人品不行,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格”,有性格、人格、规格。当我们说一个人是不是入格了,也就是进入一个新的群体都有一个基本的规范。有时我们还会说一个人没有格局,这些词语都有有助于我们日常理解品格。 

词典还告诉我们:品格是品性,是质量,是风格,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潘光旦认为“品”,从三口,众庶也,意为人多,“格”就是典型、规范、标准,不达此标准者,就是不及格的人。 
梳理品格定义的过程中的困惑在于,品德、品质、品格究竟是什么关系?于是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品格可以划分成了“道德品格”和“功能品格”。 
道德品格是一些核心伦理价值观,比如说友善、公正、责任等;功能品格是那些实现道德品格的能力,比如刚毅、坚忍不拔等。我们可以来试想一下,一个人非常需要刚毅、坚韧不拔这样的功能品格,有了这样的功能品格,可能会很厉害,但是请注意,他可能是做好事,也可能是做坏事,所以做品格教育就是这样,就是在追求让一个人要去向善,要去做好事。 

“道德品格”涉及的是做人,“功能品格”涉及的是做事。学习品质主要是说我们去做事,好奇、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克服困难这样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另外一个方面,要关注一个人的为人的品格,也要关注儿童的这种道德品格,做事的能力保持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因此,就把那三个词语连接在一起:品德,品质,品格。
 
 
03/ 

当教师足够“民主”

每个孩子都是品格娃 

五幼园长认为在教师的教育笔记中呈现的这段儿童对于“勇敢”的自然讨论,是一个既有 “儿童哲学”又有“品格教育”的场景,说它富含儿童哲学,因其过程中的对话都是儿童最真实的想法,说它是品格教育,因其涉及到“勇敢”这个品格概念。 

勇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国儒家伦理中,勇敢是“三达德”(智、仁、勇)之一,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故事都展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勇敢的精神与气质来面对困时的退缩、诱惑时的脆弱、不公时的冷漠等。

对此,儿童也有自己的哲学,他们认为不惧危险是勇敢(“蚊子真勇敢,明明有被拍死的危险,也要来吸血。”),而且为生活要勇敢(“那个蚊子不勇敢怎么活下来呢?”“冒险才能吃到更美味的食物”。)逃跑就是不勇敢,做不对的事情不是勇敢。他们积极的思考着,用头脑、心灵、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自己对于周遭事物的理解。

所以教师在儿童讨论或辩论时要保持中立,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观点影响儿童,让孩子充分表达,在适时强调教师观念即可。如刘老师听到梓萱说“伤害到别人就不能算是勇敢了”,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教师在儿童发言时不轻易表达观点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尊重儿童的方式”,是儿童哲学活动的一个小技巧。但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教学的技巧,而更应该认识到儿童哲学活动强调的是“对话”。在“儿童哲学”的活动中,对话不再是单纯的言语应答,而是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主体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当教师足够“民主”时,每一个人能在活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民主的氛围,一种商讨、交流的对话环境,也是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等所有参与者共享信息、共享思考、共享做法的过程。 
在一个民主的、没有权威的环境中,大家开放地、彼此尊重地交换意见,每一个成员(不论教师还是幼儿)都能以合作的态度共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询,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学习,为讨论的问题做有价值的贡献,并为此感到满足。
 
 
04/

品格教育不是互相孤立的

存在于教师与幼儿每一个积极互动 

儿童哲学注重儿童发现属于自己的意义,而这个意义世界与个人品格、社会价值息息相关,并不孤立存在。通过平等的对话,儿童自己建构起来的意义世界才会更有价值。 

基于此,可以看到儿童哲学和品格教育不是选择判断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儿童哲学与品格教育的融合,极有可能产生出美妙的化学反应,犹如咖啡与牛奶的混合,“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品格教育的未来取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儿童的想法与观念、儿童的哲学同样不可忽略,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是21世纪全球教育的共同追求,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核心素养截然地划分为各自独立的品格部分与关键能力部分。 
品格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幼儿品格教育的未来取向应该是,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所需的品格为核心,对幼儿品格教育进行定位与架构。 

品格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很容易偏离方向。实施幼儿品格教育必须遵循《指南》的精神,以使幼儿品格教育保持正确的方向。
幼儿品格教育同样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力,求真务实,力戒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力戒浮躁、盲目追求效率的急功近利倾向等。它的形成与发展契机,也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所有环节中,存在于教师与幼儿每一个积极的互动中。
 
 
05/

把品格教育注入我们的生命力 

2020年2月22日,在浙江绍兴,一个3岁的小男孩有发热症状,排除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他向护士鞠躬致敬,护士也顺势做了回礼,这一幕恰巧被抓拍传到了网上,感动了无数人。

另外,与之对比的还有另外一张照片,那是一百多年前,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时顺势回礼。

时隔一百多年,同样是两个小患者给医务工作者的鞠躬致谢,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这背后的互信互敬,携手并肩的真情,更让我们感动于这其中美好品格的珍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我们花了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如何赚钱,如何学习一些能够赚钱的手艺。我们希望孩子在学龄前就认很多字、背很多诗,希望他们掌握很多门才艺时,自然而然,对于品格的关注就被弱化。 
于是乎我们在新闻里时常看到:有游客闯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在上面肆意踩踏、挖坑,还发视频炫耀:“太爽了”“我破坏了6千年的地貌”!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北京天安门游玩,却在天安门广场随地小便,还试图翻越栏杆。迪士尼乐园,男孩排队时碰到了一个女孩的臀部,女孩回头说了小男孩几句,小男孩妈妈第一反应不是让孩子道歉,而是暴跳如雷,一边用帽子狂抽女孩,一边辱骂…… 

教育关注人的培养,首先关注品格的培育,朝着更高质量的品格教育发展,有以下几个系统—— 
系统1:链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并举;系统2: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衔接;系统3:课程,尤其要品格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系统4:对品格的选择,要选择重要但是缺失的品格;系统5:品格教育的方法,方法有很多,特别提倡“有意教学”,这个系统包括知道、看见、实践、反思四个部分;系统6:资源的支撑;系统7:评价体系。 
品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在下一代的生命里,注入诚信、尊重、责任、公义、仁爱等美好品格,让他们的生命像一个福杯满溢的器皿,流淌出来,成为多人的祝福。 


专家支持: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

部分内容来自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园长 闵艳莉
教育笔记来自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大三班 刘思园



编辑/陈梓汇

图片/温笑寒

(部分由幼儿园提供)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全国首批通过双普检查的幼儿园到底做对了啥?八大经验托盘而出!


今天我只想吐槽:一线教师真的有必要做那么多文字工作吗?


有意环境丨幼儿园怎么种树,才能与孩子们发生更多的教育故事


国庆期间如何高质量陪娃?一片树叶满足你的所有想象!


被百万幼师刷屏的“儿童发展纲要”到底讲了啥?幼学君给你划重点!


我就知道你“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文幼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