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问答|儿童视角如何落实到方方面面?
“儿童的视角”强调的是要通过研究努力发现和理解世界在儿童眼中的意义,理解儿童是如何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生活的,从而为“儿童利益最大化”作出贡献。将“儿童视角”运用到幼儿的保教活动中,其中的方方面面应该是怎么样的?
“2021 年成都市武侯区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中,数百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自身对儿童视角的理解。面对新一年的工作,说不定你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01/
儿童视角应该是饱满的、立体的
@罗一柳
我们幼儿园每周五有一个“最美办公室”的评选,每周轮流一个班。班级讨论标准,制定评分表,周四录制视频通报本次活动标准暨宣布本周评选开始,周五选出代表队去每个办公室检查打分,在次周一升旗仪式上宣布“最美办公室”,并且颁发自己设计的奖状。
儿童视角是成人站在儿童的立场,代表着儿童。在一个活动中,一个儿童的行为是连续的、流动的、向前的。但是一个老师的解读是单一的,有侧重的,老师应该建立起一个立体的、趋向正确的、饱满的儿童视角。
02/
儿童视角先从空间上做起
@瞿畅
首先是空间上的儿童视角,环境创设、幼儿互动墙等。实践1米以下距离,从物理空间上让孩子的视角能看到所有物品。
然后是儿童的视角,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换位为幼儿,开展相应活动和师幼互动。例如:游戏活动,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是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是玩儿得开心,充分自主,材料丰富。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从空间和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提升保教活动。
03/
美术活动中,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
@黄开容
聆听童心世界,以平等对话,积极关注落实教学活动评价。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看的,做一名优秀的聆听者,更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科学活动我们应更多关注过程中孩子积极思考探究行为的表现,和孩子平等对话,而不是妄加评价。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美好,从孩子的纯真中发现日常生活的独特之处。
04/
玩具的价值等同于
成人眼中的金银珠宝
@ 蒲小华
俩幼儿争抢玩具,于成人而言就是一个小玩具,但是对于幼儿来讲,玩具的价值丝毫不低于成人眼里的黄金珠宝。所以儿童视角不仅是生理的,还要有心理的。
05/
创设“小小议事厅”
@杨倩
可以用“小小议事厅”等形式,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有充足的机会去参与到各类保教活动中来,而不是全由教师来做决定。
06/
从教研出发看儿童视角
@王晓阳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一定要深度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定期组织以儿童视角为主题的教研教学活动,课程设置和教学都应时刻关注儿童视角,并定期检验教学效果。
在各项教学教研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儿童参与,让儿童在做决定的过程中贡献力量和承担责任,让儿童的观点得到考虑,儿童的表达得到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儿童参与管理、参与环境创设、参与材料提供、参与活动策划、参与活动开展(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在哪里玩、用什么玩)、让儿童参与评价(哪些玩得多、哪些玩得少)。可以组织三方会议、幼儿投票等形式让儿童贡献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07/
儿童是小小心理学家
@杨欣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在保教活动中,我们要意识到儿童有自己的视角,儿童是小小心理学家,我们平时应更多地给小朋友传达积极的情绪。
注重孩子的身体参与和心理参与,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根据孩子的兴趣,然后对其进行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适合儿童的教学视角。立足儿童心理学、教育学,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
08/
不虚构幼儿
@李思雨
在保教活动中需意识到儿童有自己的视角,承认和相信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视角,我们要尊重儿童,为儿童创造友好的氛围。
积极靠近儿童本真生命状态,让儿童在能力范围内主宰自己的生活并能不断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发现儿童真正的兴趣,捕捉奇妙的儿童逻辑,促进多彩的儿童成长。
在具体开展活动时首先注意班级环境的布置,是否是幼儿能够看到、能够触碰到的。在举行活动时,关注幼儿的反应,不虚构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多为幼儿留白。
09/
观察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理解并非简单了解
@吴彤
我们要承认儿童有视角。往常我们的观察只是了解并非理解。
而何为理解?
例如老师根据同一个主题与儿童进行谈话,分析儿童的作品,让儿童用相机拍下他们认为重要的情景来组织他们讨论,并且将成人对儿童相关行为的观察结合起来,以便成人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来理解儿童,这种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
而理解意味着我们得变回孩子,去与面前的孩子合二为一,理解他们的愿望,爱好行动,感受与体验,理解眼下的一切对于他们当下生活的意义。
10/
师幼共建规则,
用孩子的方式进行记录
@余茂钰
比如班上小朋友们都出现了阅读习惯不好的问题,那我们班级进行了商量,到底应该怎样看书?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我们师幼共同商量了规则,小朋友们共同遵守。制定好的班级规则,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呈现在了班级环境中。
11/
缓解幼儿消极情绪,提升保教质量
@ 陈玉莲
在幼儿园保教质量工作中利用儿童视角时,发现儿童对于进入幼儿园、幼儿园游戏与幼儿园放学这三方面的保教工作最为满意,在进行这三项活动时展现出来的积极情绪非常明显。
而对于上厕所与睡觉的环节来说,一大部分幼儿都不是很喜欢,特别是对于午睡这个环节,儿童有着明显的消极情绪,对此感到不满。
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们就根据儿童视角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得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提升上来。
12/
当误解孩子时,要向孩子说“抱歉”
@邓红清
位置转换:教师要“蹲下身”发现和寻找儿童视角,体会儿童的感受,依据儿童的言行分析其背后不同的认知体验,从而理解儿童的经验。如:放弃孩子之间不必要的比较和“比赛”,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幽默地处理矛盾和问题。
尊重理解:儿童有专属于他们自身的小小世界,在儿童小世界里,其规则和方法与成人世界截然不同,教师要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体验儿童的世界、尊重孩子的权益。如给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解释的机会;尊重孩子高兴、生气、恼火等权利;信任孩子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当误解孩子时,要向孩子说“抱歉”。
平等对话:教师在尊重儿童独特价值的基础上,让儿童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在此过程中与之对话,以平等的角色与其交流,用建议来替代“不允许”,时刻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13/
从孩子们的表达中走进他们的内心
@张红菊
又到了每周五“大区角”活动时间,我们来到了另一个班级,一进他们的教室就被吸引了,春联、福字、鞭炮、灯笼、红包,还有一些黄色线条装饰,无不展示出虎年即将到来。
区角结束后,我和孩子们回到自己的班,坐下来讨论:“新的一年快到了,哥哥姐姐的教室好漂亮呀,我们也快快装扮起教室吧,做点灯笼和鞭炮怎么样?”
很多小朋友都大声说:“好!”,可这时有一个小朋友说:“过新年怎么没有糖果呢?妈妈说,平时不能吃糖,过年的时候就可以。”他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也来了兴致,“冰糖葫芦好吃”“过年爸爸号给我买奥特曼”“我想要艾莎公主”“我想买新衣服”“还可以看电视”对呀!
这些才是孩子们心中的新年!给予孩子们表达的机会,才有机会走进他们的内心,知道他们所想。
14/
运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培养幼儿常规
@庞巧依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儿歌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培养常规;遇到违反常规的情况可以通过分析列举带来的后果,以此让幼儿深入体验,感受到常规的重要意义。
幼儿在活动中理解、体验常规,逐步内化,达到自律。
15/
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罗鸿
保教活动本就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比如在环境创设中,不应该全是老师的参与,应该询问幼儿: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思考需要什么材料,自己去打造,而老师则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支持。
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则可以询问幼儿:你们准备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在哪里玩?用什么玩?而不是老师要求小朋友怎么样。
16/
不要让事务性工作压缩保教时间
@罗一柳
幼儿为本简单的4个字,想理解、落实其实很难。难在老师的基本素养,老师的儿童观、教育观,难在教师自身的心性释放。
一个老师每天有亿堆事,“亿”,不是错别字,然后很多事情和课程或者幼儿活动无关,但是要抛开这些琐碎的事务性事情,以幼儿为本就更难了。
面对幼儿做活动时,可能做法a是以幼儿为本,但是耗时间;做法b以教师为本(省时,出效果),节省出来的事情可以去应对事务性工作。有的老师就选择后者了 。
我想说不要让事务性工作压缩保教工作的时间。
17/
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
@许文静
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平等地看待他们,他们有着属于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幼儿对食物的感受与成人也不相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想法,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创设宽松自主的成长空间。
18/
以幼儿的发展
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孙娇
以幼儿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建立合理期望;以儿童为活动主体,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
在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处处关心幼儿,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责任心,细心照顾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主动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区域活动中,如在益智区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低价结构材料的特点是“以幼儿为本”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发现主材料与辅助材料的“反应”,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教师通过提供支持与引导,最大化地让幼儿得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19/
减少狭隘、永远自省
@徐濂莲
“我把智力的实质理解为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这句话令人感触颇多。我们常常有意识地去寻找孩子的“哇”时刻,自认为看待问题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但仍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自以为是”的境地。平常有很多问题还是“想当然尔”了。
以儿童为本的观念需要这样一个直观而醒目的方式去开拓,之后才能将其更多地从正确的方向付诸行动。减少狭隘,永远自省,才能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渐成为通衢大道。
20/
他们并不是“小大人”,而是独立的人
@李如双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
首先应当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平等地看待他们,他们并不是“小大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着属于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成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想法,挖掘他们的潜能,
尊重幼儿的想法
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标语,满足自己的心理愿望。而是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
老师的角色扮演
平等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和游戏中去,席地而坐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实践、共同成长,真正成为幼儿中的一员,做幼儿的大朋友。
因材施教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关注并了解每一个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幼儿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对幼儿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引导,做到因材施教。
21/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为幼儿提供更多实操的机会
@杨慧
以幼儿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发起者,而不是被动者。
在集教活动中,让幼儿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操作,直接感知,能够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去了解事物,老师的讲解少一点,幼儿的动手操作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去组织活动。
比如在开展柚子的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真实的柚子,让幼儿看一看它的外形特征是怎么样的;摸一摸,感受它外皮带给我们的感觉;闻一闻它的味道;再剥一剥,对比柚子前后的区别;最后再尝一尝它的味道。在这样的实际操作感知中,幼儿就能充分了解柚子是个什么样的水果。
文字整理/陈秋旭、陈梓汇
编辑/陈秋旭
图片/温笑寒、杨东力
设计/郭迎欣
主编/李晗
精彩回顾
我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