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探园|你敢信?这所幼儿园的老师14年来没加过一天班!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视。但现在诸多村幼给大家留下了教育内容不完善、物质条件和学习内容比较落后、幼儿园入学率较低、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印象。
而很多乡镇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目前的困境也将其归咎于家长受教育水平低、留守情况严重等原因。很难真正与家长形成合力,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建造一个花园、果园、乐园
不合时宜的场地全部铲掉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袁巷中心幼儿园,坐落在素有“江南小九寨”之称的瓦屋山脚下,这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由于乡镇合并,袁巷镇变成袁巷村,幼儿园也成为一所标准的公办乡村幼儿园,现有4个班,幼儿97人,教职工21人,占地11亩。
但袁幼的老师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幼儿在家里,家长忙于农活,孩子更多的与手机和电视为伴。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标准,对中国25个省市1.6万多个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乡村、城镇和城市儿童的轻度肥胖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4.62%、15.04%和13.58%,农村儿童的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城镇和城市。
以前被称为“城市病”的肥胖,如今已经向乡村蔓延,农村里的“小胖墩”越来越多。
在幼儿园,虽然花木果树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袁幼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当地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与幼儿的生活联结,转化成幼儿的学习资源,以此来建构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于是,袁幼开始了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之旅。
2014年-2015年,袁幼课程建设进入了“满园是竹”阶段。瓦屋山中有大片竹海,因此丰富的竹资源便成为关注的焦点。户外植物种植、竹器械设计、室内竹玩具,幼儿竹游戏,处处是竹,事事与竹有关。幼儿园还设计了四个竹娃:“正直” “有节” “虚心” “向上”。所有走进幼儿园的人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幼儿园浓郁的竹特色、竹文化。在这个阶段,袁幼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竹”这个字上,过度开发竹资源,资源利用过于单一。
2015年-2018年,袁幼课程建设进入“一草一木皆资源”阶段。2014年11月,袁幼成功申报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受项目的影响,园所的教育理念发生了一定变化:从只关注竹资源的开发,而应创造更生态自然的环境,让幼儿园像花园、像果园、像乐园。
但袁幼刚刚搬入新园,教学楼前1800平米的塑胶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户外活动场地。2015年5月,袁幼的老师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向政府和教育局领导提出了铲地的想法,得到了领导们的支持。第一次,袁幼铲除了近300平米的塑胶,开辟了百花园,2015年7月,第二次铲地,将大门口处草坪向塑胶地延伸100平米,开辟了香樟园。2017年7月,第三次铲地,把百花园向南延伸至南围墙,扩大了百花园的面积。同时,又第四次铲地将传达室东水泥地铲除,开辟行知园。
四年时间,幼儿园通过四次铲地新增花木果树30余种,共计119棵,为孩子创造了无限的学习可能。各班的园本活动从对大树跟踪观察开始。几年来,袁幼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探究园内动植物的观察案例。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开始与孩子的学习建立了关系。
02/
爬树、挖野菜、摸螺蛳
这些都是袁幼孩子的四季日常
2018年12月28日下午,园长喻兴艳站在幼儿园三楼高高的平台看着远方,雨后的瓦屋山清晰地映入眼帘。喻园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袁巷人,师范毕业又分配到袁巷工作,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瓦屋山不仅是她热爱的家乡,在她眼中,更是一个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宝藏。
这里有几百万年形成的瓦屋山山脉,大小山头13个;有千年前形成的次生林、瓦屋竹海、大片树林;有六十前年形成的灌溉水体,大小水库14个;有近百年的移民文化,袁巷村民近1万人,汇集了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等各地移民,老百姓至今保留着各地传统的风俗习惯;这里还有社会主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模式,大小社区5个、果园、农场数10个;全国道德楷模赵亚夫十几年如一日带领袁巷村民开展有机农业试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两次被习总书记接见,同时又作为二十大代表参会,这些在当地都家喻户晓。
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当下袁巷儿童的生活圈。袁幼课程应当立足于“山林”,更应超越于“山林”。当天喻兴艳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山林课程,带孩子行走于山林之间,以行践知,事上磨炼,不断激发好奇与创造,同时也更加专注、克制与自我约束。由体行而产生经验,由经验而产生反思,并升华为他们的智识,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边玩边学。”
2019年1月28日,寒假,在喻园长家中,召开了山林课程的第一次教师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山林课程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老教师们回忆起小时候最难忘的时光都与大自然有关,爬山、玩水、捉虫、露宿......
大多数90后年轻教师并不能引起共鸣,她们也是自然缺失的一代。现代社会,患上“大自然缺失症”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很多成人,所以年轻教师自然素养的提升是山林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019年开学初,袁幼组织全体教师第一次进山。上午他们共分成4组前往板栗园、李塔水库、盆景基地、那田山水农庄,中午各组进行分享、汇报、交流。
这是很多袁幼年轻教师第一次进山直接感知山林地形地貌、气候、动植物、水质、土质等资源。这次进山唤起了教师的兴趣、热情和欲望,为后续山林课程探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此后,组织教师进行资源调查和体验成为了一种教研的常态。教师的资源观和课程观的转变,为突破课程建设瓶颈带来转机。
由此,袁幼的课程建设逐步走向了第三个阶段: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春天,孩子们在村里寻宝挖各种野菜:香椿头、野蒜、芥菜花、菊花脑、野笋、蒿子、乌饭树、草籽……夏天,孩子们去小溪里摸螺狮、捞蚌壳、用泥巴做花瓶、用随手捡来的竹片、PVC管进行引水活动;秋天,孩子们在森林里跳树叶踢踏舞;冬天,去山林里挖冬笋。
2019年至今,袁幼的孩子们走遍了袁巷的山山水水,分别前往瓦屋山、李塔水库、智慧农场、土山土水、幼儿园周边农田、池塘、小树林等处,累计出访幼儿1000余人次,参与出访的家长志愿者上百余人。
03/
没“关系”也可以请各类专家
只需要……
为此,幼儿园开展了“袁幼大讲堂”活动,从2018年9月20到2021年5月31日期间,总共进行了11期。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的理念。而在疫情开始之后,原本线下的分享,也转到了线上。
同时,幼儿园还开展了“百分百家访”的活动,在一学期之内,要求老师到每一个幼儿的家中,了解每个家庭的背景、生活环境等,老师坐下来和家长交换孩子在幼儿园与家庭中的情况。
袁巷小学的退休教师林爷爷,虽已80高龄,因为精通“挖笋”,特意聘请他成为山林课程的资源导师,带领着孩子们一同进山;袁幼还邀请鸟类专家来园和孩子们一起研究香樟园的两个大鸟窝;养蜂专家带着蜂箱蜂巢来园,给孩子解答“小蜜蜂是如何把花粉变成蜂蜜”的疑问;民间艺人带孩子捏泥人;邀请全国道德楷模赵亚夫爷爷给孩子讲水稻种植的故事;当孩子们对警察这份职业产生向往,幼儿园把派出所的警察叔叔请进园,讲述自己的工作内容……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个乡镇幼儿园,可以邀请到如此众多的专业人士?这其中并没有坚不可摧的“关系”和其他人的牵线搭桥。很简单,掏出你手中的电话。
喻园长说:只要课程有需要,我们就会主动邀请各界人士进入幼儿园。只有当你迈开第一步,别人才知道你需要他。
04/
“四个人人”
让老师从此岸驶向彼岸
各环节活动的组织;
2
班级相关环境;
3
师幼互动、同伴交往、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4
教师保育员之间的配合;
5
落实在环节中的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精力有限,如果既要保证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又有繁琐的其他工作,很难不让幼儿教师加班。虽然很多幼儿园痛恨加班,但没有从根本上对现状进行改善。如何将幼儿教师有限的精力更多投入到幼儿身上,袁幼觉得不加班很重要。14年来,袁幼没有组织教师加过一天班。为什么袁幼不赞同加班?
假期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袁幼认为无权要求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园里的幼儿教师多为女性,在幼儿园是几十分之一,在家里却是半边天,或是顶梁柱;加班,伤害感情。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喜爱加班。尤其幼儿教师工作劳心又劳力,一天或一周下来都需要好好休息、调整。动不动就加班,只会让教师身心疲惫、心生厌恶。久而久之,更会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和对工作的热爱,实在得不偿失。
袁幼认为幼儿教师加班,要么布置环境,要么整理资料。若是布置环境,意义不大。即使需要教师去完善、美化、补充孩子布置的环境,上班时间完全可以完成。一旦加班成为常态,明明上班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教师也会留到加班来做,造成恶性循环、效率低下。若是整理资料也不应该,学校大多是常规性工作,可注重日常对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那么不加班只是一句口号吗?从幼儿园管理层面,袁幼如何帮助老师不加班?
第一、少让教师做“无用功”。减少过多无效的检查、评比和资料填写工作,不让功利占据园长的心灵。
第二、帮助教师梳理工作的轻重缓急。利用大组和小组研讨分层分目标分解任务,让教师学会统筹时间,做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提高工作的计划性,不要让教师措手不及,不要让教师必须加班才能完成任务。
为此,袁幼提出了“减十加一行动”。
减:
减少无效和低效的公共区环境布置和过度装饰性环境。
减少无效和低效的墙面布置。
减少各种表格的重复填写。
减少各种会议。
减掉区域中低效环境。
减少对幼儿园的过度宣传。
减少“袁幼故事会”次数。
减少青年教师公开课次数。
减少“山林课程”相关活动。
减少同一天教师外出学习人数。
但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像袁幼这样的幼儿园。也面临着生源减少、教师流动的问题。从2019年9个班急剧缩减到现在的4个班,成熟教师的频繁调出和新教师的调入让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增多而且难度加大,对山林课程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袁幼期待在县域范围内,借助有同样课程愿景的姐妹园的力量,形成山林课程研究共同体,大家合力前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