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赛跑、辩论还有一百问?小朋友们太会玩!
中二班的丁老师在家里养了几只白白胖胖的白玉蜗牛,出于个人的分享欲将小蜗带到了幼儿园里让孩子们观察。直到有一天,丁老师下班后忘记将小蜗带回家,于是发信息叮嘱保安叔叔一定要将小蜗放到教室外面,避免紫外线。
可是等到第二天去找小蜗的时候,保安叔叔却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说:“你们不是让我放生吗?蜗牛可能已经在鸭子肚子里了!”见孩子们又震惊又难过的样子,保安叔叔还是忍不住告诉了他们真相:其实是把蜗牛放在了水池底下。
小蜗“失而复得”的乌龙事件让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孩子与小蜗的深厚情感,从那以后小蜗便留在了教室里,和孩子们共生之余也增添了许多的故事与思考,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二班与小蜗的二三事儿。
01/
与小蜗邂逅的那天
小蜗观察记
“它喜欢在盒子周围爬来爬去,喜欢倒挂。”
“它的壳上有漂亮的花纹。”
“刚给它喷水时,它的触角会往后缩一下。”
“它的身体软软的,凉凉的,像果冻一样。”
小插曲
某天,朵朵在观察蜗牛的时候突然说道:“我在萨莉亚吃过蜗牛的哦!”旁边的孩子很是震惊。于是一个新的话题衍生了出来:班里养的小蜗可以吃吗?
孩子们纷纷画下了自己的想法,但结果却令人意外:多达一半的孩子认为可以吃!仔细看他们的记录,会发现好多孩子都提到过养蜗牛这件事实在是太麻烦了,又要换椰土、又要铲粑粑,拿的时候还得格外小心。
画画时对于“吃蜗牛”的生活经历,引起了部分小朋友的共鸣,面对曾经的朋友、饲养的宠物、动画里的角色成为了桌上的食物,如何对孩子们的疑问进行回应和引导正确看待形象的转变,值得老师们思考。
“我想让它在曼陀罗迷宫里走迷宫。”“我想让它在钓鱼玩具里坐旋转木马。”
02/
和小蜗的点点滴滴
“坚持就是胜利,半途而废是不好的。”“小蜗又不像我们小朋友,我们不能对它要求这么高。”“我觉得我们可以改成室内赛跑或者阴天再举办比赛。”
冠军食谱与七彩便便
了解到小蜗的基本形态之后,孩子们主动承担了给小蜗喂食、喷水、铲屎等工作。
有一天在喂了蜗牛火龙果之后,孩子们发现蜗牛的便便变成了粉红色,于是丁老师便开始引导孩子们设计食谱的活动内容,为小蜗赛跑的冠军专门、精心地设计、制作了食谱。
由于有的蜗牛白白胖胖、有的又非常瘦小,孩子们特地设计了营养均衡的食谱作为对冠军的奖励。不过每组孩子的设计思路都很有道理,于是便共同组成了冠军蜗牛每一天的食谱。
03/
蜗牛宝宝诞生了
某一天,有小朋友突然发现盒子里的椰土多了很多个“蜗牛蛋”一样的东西,老师和孩子们连忙进行了分装,在更加悉心的照料下,一到两周之后小蜗就迎来了第一批宝宝。孩子们好奇地发现和想象之中不太一样,蜗牛宝宝几乎都是全透明的身体,只有背上一点点的壳比较显眼。
孩子们关注着蜗牛宝宝的孵化、破壳,体验着期待、盼望、失落、幸福的情绪,萌动着对生命延续的感悟、对生生不息的欣慰。甚至还非常新奇地发现,蜗牛宝宝一出生就会倒挂在盒子顶上。
04/
创意蜗房大比拼
“这么多小蜗宝宝,都要住不下了,我们来给它们造个新房子吧!”
“好呀好呀,我要做一个最有创意的房子给小蜗!”
面对“人口暴增”的蜗牛,孩子们兴奋地提出了为小蜗设计创意蜗房的主意。
“小蜗要呼吸,所以要有透气孔的。”
“它不是喜欢椰土吗?我要给它种一棵椰子树!”
“要准备食盆、水盆,还要有软软的垫子。”
从最初在户外搭建到两三天就从家里给小蜗带来一个房子,有水果网、有小罐头、有箱子,孩子们对小蜗的态度从好奇与兴趣已经转变为了热爱。
一个手工和动手能力不太突出、也不自信的孩子因为小蜗的到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开始自我认可,会动手装饰手工作品,甚至会自信地表达:“虽然我画得不咋滴但是我很有想法。”
小蜗天地
从画设计图——收集材料——分组搭建,一次次的试错、借鉴,靠孩子们自己搭建的蜗牛家竟也能满足稳固、保暖、透气、防雨等多个效果!甚至还能迁移生活中的经验,帮小蜗制造“生命三角区”、“体锻闯关”等居住条件。同时,他们还在教室里给小蜗创造出了一方娱乐天地。
05/
关于小蜗的“一百问”
钟园幼儿园很大,位于一楼的小班自带小院,园里还有羊、柯尔鸭等动物,人与自然共生相处的自然体验理念深受老师们的认可。而蜗牛,可以放在教室、在孩子们喝水如厕的时候都很方便地随时观察,和其他动物相比有着更多机会探索它们身上的秘密。
而孩子们与小蜗相处得越久,对它的好奇就越多,提出的问题也越深入......
● 他们会发现小蜗倒挂的秘密,在惊讶和好奇中体会动物躲避敌害的无奈;
● 他们会观察到先破壳的蜗牛会吃蛋,学会接受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哪怕是同一种类、生存本能下的竞争也是极其残酷的;
● 他们会目送蜗牛妈妈的离开,见证蜗牛宝宝的诞生,感受生死带来的喜悦与悲伤;
● 他们释放感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蜗牛是否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与生物进行了自己的情感联结。
照顾蜗牛这件事,从最开始由老师留心喂食、喷水,到由孩子们主动更换椰纤土和定期喷水保湿,这个过程中还开始有孩子担任监督员,再到大家主动、频繁、大量地抢着喂食蜗牛,能清晰地感受到孩子们心性的变化。
蜗牛的到来,让孩子们的生活多了一点趣味、多了一点责任、多了对生活和自然的探索。相信这段“照顾蜗牛”的经历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未来偶尔看到蜗牛时能再一次想起,曾经耐心等待蜗牛爬啊爬的瞬间。知、情、行合一,是自然教育践行之道,与小蜗相处的这段日子也可以说是教师和孩子的社会情感探索旅程。对于生长中的孩子来说,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自然万物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法则,才能对大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