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院拔尖班学生参与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纪实(一)

NJU地理海洋之声 NJU地理海洋之声 2022-10-30

前言

2022年7月29日,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开幕,来自全国36所高校200余名师生参加。我院6名本科生尚栩、黄培宸、张志枨、黄飞宇、裔家祺、朱华玺徐志伟老师带队赴湖北参与实习。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合影留念

我院参与实习师生合影

目前,实习日程已过半,7名师生已经完成了武汉东湖、天门石家河遗址、襄阳古隆中、丹江口水库、郧阳汉江阶地与黄土等实习内容。六名同学也就前期实习内容积极展开思考与探索。


山·水·城的故事

2021级 地理科学(拔尖计划) 尚栩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实习初期,我们前往湖北省的两大地级市——武汉与襄阳。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阳,也在鄂渝陕豫地区发挥着重要的门户枢纽作用。汉江连接起两座城市,串联起这一地区城市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历史上,这两个城市与山、与水的复杂联系,塑造了它们各自独特而深厚的城市底蕴。实习过程中,我们溯江而上,深感二城气质的差异——武汉的“江湖气”与襄阳的刚柔并济,而汉江水又带给两座城市不同的命运路径。

晚更新世以来,江汉平原的水位先后经历了下降与上升的变化,而武汉大面积地区长期处于低洼积水地带,早期并不适宜人类定居。相对于江汉平原边缘、岗地前缘地带上孕育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文明,武汉在早期历史中并非突出的存在。东汉以后,依托江水和丘陵,却月城、鲁山城、夏口城等城池先后建立。龟山、蛇山两山构成“龟蛇锁大江”之势,约束住长江河道的大幅度摆动,共同奠定了武汉的基本格局。

从武昌、汉阳的双城鼎立,到武昌、汉阳与汉口的三镇鼎立,再到民国之后的“大武汉”,人与水的关系始终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对于河流与湖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态度由谨慎趋于进取,与水域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愈加紧密。从简单的获取水源,到军事防御的依托,再到商贸运输的进行,人类向水体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今日的汉阳城,很大一部分就建立在围垸创造的大片土地上。

另一方面,河湖本身的变化也在影响城市的发展。长江之上,一片小小沙洲的变化,就影响到武汉三镇的城市经济命运。沙洲所靠近的河岸,能够为船只的停泊提供优良环境,带来港口的发展和市镇的兴盛。历史上,武昌和汉阳在不同时期的大发展正是缘于沙洲的生成与其位置的改变。近现代以来,随着造船工艺的发展,船舶吨位的提升使其停泊突破了浅水、静水的限制,汉口的地位逐渐凸显,成为赫赫有名的“大汉口”。汉江、长江使得武汉与海洋沟通,将武汉与世界连接。

东湖与乘凉的市民

今天,武汉三镇早已成为一个整体,曾经的“湖中城”已成为“城中湖”,水成为武汉人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沿着东湖绿道行进,不时能看见纳凉、戏水、游泳的市民;长江与汉江也不再是隔绝三镇的自然屏障,十余座造型各异的桥梁已将它们紧密连接。从黄鹤楼上望去,长江,江水不息,城市的运转也从未停止,“江湖之城”的故事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篇章。

从黄鹤楼眺望武汉城区

“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三国演义》中超过四分之一章节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襄阳出现了超过200次……这些文字让襄阳“兵家必争之地”的形象深入人心。诚然,襄阳扼守着南襄盆地南端关隘,这里是南北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诸葛亮隐于隆中草庐,而悉知天下大势,想必是与襄阳“咽喉要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

南襄盆地

襄阳古城卫星图像

襄阳古城北临汉江天堑,南依岘山山势,东西南三面由最宽处达250米的护城河环绕。尽管我们到达古城已是夜晚,视野不太清晰,但目睹古城墙的高大,仍然会感叹道“铁打的襄阳”是名不虚传。历史上,汉江带给襄阳“千帆所聚,万商云集”的繁华,也为襄阳城筑下一道坚实的屏障。即使今天这里早已远离战事,到达古城,仍然不免联想到这里的军事意义和历史纷争。恍惚间,甚至听到郭靖、黄蓉与守城军民的呐喊。

古城池已经融入现代襄阳,成为城区的一部分。汉江以北的樊城区,是襄阳的经济、商业中心,而南方的襄城区,则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和主要的旅游集散地,东部的襄州区,是工业、物流的集中区域。襄阳的发展早已突破了城墙的限制,走向更广的土地。汉江清晰地划分出襄阳的城市格局,扮演着城市的脉络,也将为襄阳带来更多可能。

襄阳古城(临江门)内外夜景

登上临江门段城墙,城外,是江水流淌,车水马龙,市民们享受着闲适的生活;城内,是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古街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刀光剑影与腥风血雨早已飘散,襄阳城头留下的历史云烟融入了烟火人情。风云激荡或是平淡如水,都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始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正是这种复杂作用过程的集中体现。人类对城市的建设依托自然山水的格局,山水奠定城市发展的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增强,而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又关乎城市发展的命脉、改变城市的命运。在本次实习中,我们走近这两座城市,一方面,感受到地理环境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另一方面,思考城市的发展与演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地理学问题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一座城市的兴衰,需要结合宏观的地质和气候背景、局部的地貌与水文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等多个角度考虑。而这种学科交融、把握整体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我们地理学人需要具备的。



文明的滥觞

2021级 地理科学(拔尖计划) 黄培宸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7月30日,我们抵达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遗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

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遗址公园入口处的石家河文化研究中心。我们了解到,石家河古城是我国目前已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附属地点之多,分布面积之广,在同时期遗址中罕见,具有稀有性、独特性和典型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类发展进步的宝贵文化遗产。同行指导的徐志伟老师也补充道,石家河文化之所以能被称作石家河古城,正在于其修筑起了城乡,引来了护城河,在城区内也有功能区分明显的祭祀区、制陶区等。城与市的重要区别在于城是出于军事需要而建立,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特征,而市则是一个区域侧重其交易交流的经济作用。在随后的讲解中,馆长也印证了徐老师的观点,并提及石家河古城的护城河周长约4800米,最宽处达到一百米。以当时的劳动效率来估算,如果1000个劳力风雨兼程地工作的话,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完成护城河河道的挖掘。这说明在七千年前,生活在石家河地区的古人就已经出现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我们不禁遐想起了当年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并且有研究还提出石家河文化有可能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历史认同感。

石家河遗址勘探与发掘位置图

实习团队前往石家河遗址发掘一线。在三房湾遗址的挖掘现场,我们可以看见数以万计的陶杯、陶片散落在面积不大的土坑里。我们了解到,三房湾过去可能是专门生产陶杯的窑厂,这些杯子也许是生产不合格的残次品;也有可能这些杯子是由别处运输而来,此处是一个储藏陶杯的仓库。而具体的结论还需要对陶杯的原材料进行深入的溯源分析,研究团队正致力于解开巨量陶杯之谜。

而作为地理实习,关于石家河遗址考古地层的研究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根据沉积物和文化层特征,三房湾遗址处的剖面可分为6层,自上而下各层分别为现代耕作层,石家河文化层,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过渡层,以及最下方的4-6层被称为屈家岭文化层。区别于天然形成的地层,在文化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人为将网纹红土与下蜀黄土混合的痕迹。而当地的考古专家也补充道,土质,土色,包含物是他们划分考古底层的重要依据,这与传统的地学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


一江清水向北行

2021级 地理科学(拔尖计划) 张志枨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7月31日,我们到达丹江口市,实地考察丹江口水库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位于秦巴山地,水源主要来自汉江及其支流丹江。其中,水坝是库区的咽喉所在。丹江口大坝的建坝选址是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质情况的结果:首先,丹江口库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和南阳-襄樊盆地的过渡地段,水源地面积广,再加上两山包围出口收窄的口袋状地形,利于集水与建坝;其次,大坝东南侧即为广阔江汉平原,与西部山区存在落差,利于控制流量与发电;另外,库区一带基底为古生代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与白垩-第三纪红层,不易透水渗漏。

丹江口库区地形图

水坝的成功修建也离不开几代筑坝人的艰苦奋斗和移民区百姓的无私付出。修建初期,十万民工带着简陋的工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土法上马筑围堰”,成功将奔腾的汉江截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中的移民形象群雕

丹江口水利枢纽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防洪、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其中,防洪是建坝的根本任务,供水是建坝的核心使命——建库几十年来,丹江口水利枢纽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北京超过70%的居民用水与天津超过90%的居民用水由北调水提供,从丹江口水库流出的一江清水也已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沿线的过亿人口受益。

但是,水库的修建可能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季节性洄游的鱼类会受到大坝阻拦,难以在生活地与产卵地之间移动,从而影响水域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库区底部水温低于汉江水温,鱼类出坝后会因难以适应水温的快速变化而无法存活,再加上并未设计渔道等补偿方案,现今只能采取人工养殖投放鱼苗的方式来维持生态平衡。第二,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之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大幅减少,这将对汉江沿岸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第三,库区蓄水影响地层应力条件,可能导致区域地质灾害的风险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关注与思考,并采取措施降低不利影响。

丹江口大坝上所摄水库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七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三天三夜的长江之行中挥斥方遒,为后世勾画出一副人与水资源和谐共处的图景。现如今,在几代建设者的接续奋斗下,汉江咆哮的波涛已被制服,一江清水正源源不断经过三千里跋涉,汇进祖国的心脏。伟大设想引领伟大实践,伟大实践构筑伟大复兴。地理学人与诸多大国学者、大国工匠始终团结在一起,不断在中华大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


一江绿水化百姓金山

2021级 地理科学(拔尖计划)黄飞宇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8月1日下午,我们来到郧阳区水库移民新村,在丹江口水库搬迁移民新村进行实地调研。

我们此次调研的移民新村是由附近的库区村落整体搬迁而来。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对于搬迁的库区移民,国家通过给予安置住房、现金补贴等补偿措施对库区移民进行了安置。移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得到了极大保障和改善。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乏资金与自留地补偿、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问题,部分居民经济来源受到限制。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对库区移民进行补偿,帮助当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习团队同库区移民进行交谈

晚上,我们听取了题为《生态产品和价值实现》的学术报告。在生态经济的理论下,以生态产品总值的核算为依据,中央和地方之间可以采取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等方式,使得生态产品能够转换为经济效益,为保护生态而牺牲自身经济的地区提供补偿。通过这种方式,京津地区等南水北调工程的受益方就可以向丹江口库区进行补偿,从而使丹江口库区及移民群体享受到生态价值所带来的红利。

结合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我认识到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的转换上,我的家乡福建南平市已经试点施行了“生态银行”制度。南平市生态银行通过建立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使农户将闲置的林地资源当作“存款”存进中心,在保护生态和对森林资源进行适度开发的同时,使农民获取受益。这种使生态产品直接转换成为使个体获益的经济价值的制度,对当下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以及报告会,我们增加了对丹江口库区移民的真实生活情况的了解,也对如何将生态产品更多地惠及移民群体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身负家国使命,地学人将同中华大地上无数辛勤劳作的百姓携手,谱共同富裕之华章。


新人视角看地理学实习

2021级 地理科学(拔尖计划) 裔家祺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参加本次实习前,我作为一个才刚刚接触地理学专业课、还没有野外考察经验的大一新手,心情是非常忐忑的,因为我可能是这里最“无知”的。那么这样“无知”的我在本次实习中能做什么呢?我想,可以抓住无知的时机,去体会地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是如何从“零”开始建构的,去尝试当一个“早期的地理学家”。

太极峡地质公园实习,是一个很好的利用我学过的专业课《普通地质学》观察地质现象的机会。虽然这一过程中,有时我仍会有些“蒙”:分不清自然景观与人工造景、分辨不出特定的岩石和地质现象。实习过程中,我努力在老师的讲解中熟悉概念,尝试将其与实物(比如角砾岩、砾岩、河流裂点)相对应,尽力去理解其形成机理。根据老师的讲解,从峡谷砾岩的分选性和磨圆度差可以判断其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从砾岩和灰岩的分布可以判断陆相与海相沉积;峡谷形态的不同与地质构造和岩性有很大关系;从岩层的颜色可以大致推断当时的氧化环境以及水位等。

理论与实践的落差迫使我产生了一些想法。相比纯形式上的推演,地学依赖经验的程度更高,因为我们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就得知地球形成的过程,必须经过实际考察和实验获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由于要研究物质世界本身,地学的抽象程度不高,很可能是繁琐的;但为了获取知识,我们又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并进行理论总结。在理论课上对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可能会造成了一些繁琐感、不真实感,这就需要在野外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我认为本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将这些繁琐的抽象还原到具体的事物,并且进一步去思考这样抽象的原因,也许最终能够把类似的方法运用于新事物,或者改进现有的概念。

关于黄土考察实习,讲解老师首先点出黄土是第四纪以来由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并带领我们观察了郧阳黄土显著的特征,并了解到看似简单的“黄土”里面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我想,在实习的过程中尝试用课本中的概念和机理去对标和分析现实世界时,我们不仅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还要想一想这些理论知识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如何做到以相对科学的方式描述世界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去建立这门学科。

在郧县黄土点位开展实习


悠悠汉江水,泱泱荆楚风

2020级 朱华玺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荆楚大地,汉江兀自流淌,沟通起长江与黄河的水系与文明。我们此前的实习行程,正是沿汉江逆流而上,沿水脉回溯文脉,以空间展布时间。

汉江塑造了荆楚大地的古地理格局。在下游,汉江与长江一道,冲积出了广袤的江汉平原。我们的首站武汉,就赫然屹立其中;在上游,汉江塑造了深切河谷和一系列阶地。我们步入湖北省西北部的郧阳盆地,其间沉积了巨厚的晚白垩系河湖相红色砂砾岩,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汉江河谷的雏形。此后,由于河道沉积、下切侵蚀和构造抬升的综合作用,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诸多学者通过地层对比、化石、古地磁、光释光测年(OSL)等多种方法,对多级阶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断代工作,并初步框定为早更新世至全新世。

郧阳盆地河流阶地T4~T6

汉江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原文明。距今4600-4200年的石家河文明正是在古汉江河畔繁荣兴盛。外围的古城墙、谭家岭的古宫殿、印信台的祭坛,以及三房湾散落数米厚的陶杯……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曾经繁盛的文明故事。汉江也是联通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原始文化的纽带。石家河文明与黄河流域的中央王朝文化发生了频繁的交流融合,在器物造型上表现出设计元素的相似性。

石家河遗址发现的三房湾文化层陶杯

几日汉江行,我们见识了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回溯了波澜壮阔的地理演变,也领略了灿若繁星的中原文明。



据悉,此次实习日程仍在继续。我院七名师生也将继续在荆楚大地上互商共究、求真探源,不断提高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展现南大地理人的青春风采


联合实习考察队合影(南大实习队在前排居中位置)



图文 | 参与实习师生

美编 | 朱华玺

审校 | 徐志伟

责编 | 李岩



“在看”,为地海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