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期刊要览
本期内容提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01
以文明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新世界观意义
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内容提要:
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思想论述。在前期多学科全面、系统地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原创性智慧的基础上,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逻辑,从“百年未有之变局”之宏观的长时段历史变迁视野着眼,立足人类普遍性福祉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高度,以全球公共治理和善治、全球公共正义宗旨的达成,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格局的确立为目标,立足整体性意义上人类文明价值观与新形态创造实践,依照“核心理念重置”、“实践主题自觉”、“叙事逻辑变革”以及“话语表达创新”之思维图式,对其所蕴含的一般世界观意义上,存在论、知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等多重意蕴,以及所体现、所代表着的具有时代性高度和长远性、根本性、指导性意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做出与其原创性新思想贡献的深度、高度相匹配的学术性诠释。02
生态科技创新的双重外部性
及矫正机制研究
吴应龙(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沈满洪(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王 迪(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生态科技创新在技术扩散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双重外部性,导致其供给不足,因此有必要同时从技术扩散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设计矫正机制,提高生态科技创新的供给。本文建立多区域创新研发模型,从数理逻辑上分析双重外部性的扭曲效应和矫正机制,并基于全国2003—2018年城市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验证矫正机制的效果。主要结论为:第一,相比非生态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供给不足问题;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可以矫正生态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存在互补效应,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03
机器人应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
金玥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潘士远(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詹御涛(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钱 滔(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本文把机器人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研究了机器人应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228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的理论预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收敛情况;第二,机器人的应用促进区域经济加速收敛,有利于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三,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收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还提出对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给予财政补助、对工业机器人采用加速折旧或对工业机器人折旧采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着力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政策建议。笔谈:数字化改革与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
学术主持人:余逊达
04
数字时代的中国场景:
数字化改革的政治意义
景跃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内容提要:
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于追求现代化的中国具有何种意义?是否对中国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议程?作者尝试从政治学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学理阐释。在简要勾勒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强调“新型现代国家建构”这一概念和命题的重要性,以及集权与分权平衡的必要性。05
数字智理需要目标与观念革新
张 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内容提要:
在数字化建设中,如果我们要寻找的是更先进的“数字文明”,并希望借助数字化建设,推进新型现代化国家转型,就需要价值目标及治理观念的进步:维护法治环境,消除信息阻隔,依据信息决策,改进对平台经济的认知观念,让数字建设真正增益社会福祉。06
以“智治”破解基层社情民意工作难题
——从杭州案例浅析中国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与未来
周光辉、贺竞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内容提要:
基层社情民意诉求的多样化与地方政府施治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下地方治理的突出难题之一。杭州市政府通过数字化改革,围绕“数治扩能”、“数治优效”和“数治革面”等改革实践,显著提升了社情民意事项的治理效能,积累了有益的改革经验。07
让基层数字化民主运转起来
——浙江省“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案例分析
肖 滨、袁进业(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的案例表明,基层数字化民主建设的动力来源是党政体制中“上层”总体布局、“中层”承上启下、“下层”搭建网络三层协同形成的合力。正是这种结构性的驱动力激活了处于基层末梢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推动基层数字化民主的有效运转。08
数字化改革与监督平台的重构
余逊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梁 娟(杭州市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
内容提要: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未能完全解决有效监督问题。我国正在推进的数字化改革为重塑监督平台、促进有效监督提供了历史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规划,消解当前数字化监督制度建构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就有可能在改进完善我国监督制度和实践上大大向前迈进一步。09
数字化治理:
现代国家的技术、组织与价值
陈明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内容提要: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必定对组织、制度发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组织、制度的逻辑和价值也制约着技术使用的方向和范围。在承认数字技术的伟大变革力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技术赋能制度、技术赋权社会,把组织的有效性与权力的民主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使技术造福于优良的公共生活,这是新型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10
实用主义真理观适于法律领域吗?
陈 坤(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
错误的实用主义法律真理观对法治事业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揭示其错误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这种影响。从实用主义者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实用主义真理观:(1)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在理想条件下能够获得辩护;(2)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它能够得到经验的检验;(3)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基于这一信念的行动能够带来某种好处。基于第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有学者认为法律领域仅具有“中度客观性”;第二种、第三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则分别与法律现实主义、法律实用主义密切相关。经过细致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三种实用主义真理观都不能适用到法律领域,作为法律真理的定义或标准。11
互联网使用与公平感
——基于CSS2019的实证分析
韩彦超(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潘泽泉(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以往研究大多发现公平感来自于社会地位或社会比较。与此不同,本文认为人们对于不平等的理解塑造了公平感,互联网可以改变使用者对于不平等的归因进而影响其公平感。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CSS2019)的数据分析,发现人们的公平感并不完全由客观不平等状况决定。人们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归因方式同样塑造着个人的公平感。相对于不上网的群体,使用互联网的人公平感更低,一方面因为互联网上负面信息更多,让使用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另一方面互联网使个人更倾向于对社会成就做外向归因。对于上网群体内部而言,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工作学习无法提升公平感,但如果把网络作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则会降低公平感,大多数人上网都是为了娱乐与获取信息。12
健康治理的发展路径与驱动机制:
国际比较
吴素雄(温州大学法学院)
张 燕(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杨 华(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
在国际范围内,健康领域基本经历了从政府统治到市场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转变。有效把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规律及其背后的逻辑机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健康治理实践。健康治理的发展路径差异受政府治理策略、市场成熟度和社会发育状况影响,其背后的逻辑是政策、利益和议题驱动,体现为科层、契约与网络机制的差异,这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当前我国的健康治理驱动机制交叉重叠,呈现出模糊的健康治理路径。我国的健康事业可以根据政府、市场和社会治理能力,实施分阶段推进,先实施政策驱动,继之以议题驱动。13
伦理的共相:伦理普遍主义的当代运势
李建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内容提要:
伦理的共相问题就是伦理普遍性的中国式表达,而伦理普遍性就是指伦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一般性规定,是对伦理实体、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一般本质的规定性。伦理普遍性的获得路径有许多,但从内容上应该是伦理共同体对“共同善”的价值追求,而从形式上无非是来源于人类所具有的“公共理性”。伦理一旦获得普遍性的品格,就具有了无法替代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可规范效应、可协调效应、可持续效应。强化伦理共相意味着要凸现伦理的“具相”,即伦理普遍性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伦理精神、伦理法则与伦理秩序,伦理精神是统领一切的灵魂,伦理法则是协调平衡的标准,伦理秩序是复杂伦理关系的条理化(清晰化),三者虽然不构成伦理共相的全貌,但也可称得上是“主架构”。但随着社会结构的松弛、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伦理普遍主义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特殊主义的挑战。与此同时,强调伦理普遍主义并不意味着对境遇伦理学的否定,相反,我们可以在实践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的意义上接受境遇伦理学,并充分吸收其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特别是伦理二难问题时的伦理智慧,把规则遵循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把境遇的估计与行动的选择结合起来。14
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的伦理基础:
价值立场、价值目标和正义原则
赵 瑜、周江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大量的人工智能治理原则。这些文件通常采取“原则主义”的策略,通过提取“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对伦理共识进行清单化的列举。这种策略固然有益于回避争议、促进协同,但也难免在具体情境中陷入概念模糊和自相矛盾。为了明晰概念、澄清语境、促进对话,本文搜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88份原则文本,在伦理学理论脉络中定位人工智能治理核心议题和相关主张。研究发现治理原则围绕着价值立场、价值目标和正义原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在不同的理论脉络和现实情境中,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系统的问题域。推动人工智能的治理实践,需要在静态的对话框架之上进一步构建动态的规制措施,而整合原则文本的伦理基础和治理框架,有助于推动抽象的伦理主张转变为具体的治理实践,以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道德选择和行动需求。15
“道德物化”与现代科技伦理治理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内容提要:
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科技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日益突出。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或可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道德物化并不是将技术看成中立工具,用其来实现道德目的。道德物化的核心是“关系本体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与人在知觉和能动性生成层面是互相构成的,人的道德能动性总是受到技术物的调节。这一思路特别重视技术物设计的伦理敏感性,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调节分析”,不仅要考虑技术功能的实现和可能的后果,同时要考虑技术被非常规使用的可能,并预见可能的伦理风险。更进一步,在技术全球化布置的今天,“调节分析”要求科技人员对技术的道德敏感性保持高度自觉,尽量避免可能的价值冲突,防范可能出现的价值殖民主义。浙学研究
16
“宋韵文化”的构成与核心
沈松勤(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内容提要: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规范下,通过内省营造了继先秦以来的又一座“文化高峰”。这座高峰的顶端就是以经世为终极目的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的核心,也是宋代社会的大脑,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意蕴和韵味,体现出不同于汉、唐的精神境界,作用于宋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透过宋代文化理解其中的意与韵,探讨宋人的精神塑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题研讨: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研究
学术主持人:王 杰
17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及其理论问题
何信玉、王 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种命名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一直以来存在的多种理论争议,本质上源自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统”这一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传统既根植于整个西方美学史与德国美学的理论传统之中,又极大地扭转和打破了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大厦,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革命性的影响作用,这是我们在当代视域下重提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重要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8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当代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提出并展开的。到了20世纪,随着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失败和东方不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苏联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不约而同转向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但前者多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美学、艺术相关的问题入手,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后者则多从政治学与哲学入手,或着眼于苏联政治意识形态重建,或着眼于中国现实的民族民主革命,其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重新阐释与创造的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如何与本土语境相结合的实践问题。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汲取。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与审美现代性新形态建构
梁玉水(吉林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之路形塑了独特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中国审美现代性以复杂、独特的发生路径、演进逻辑、建构方式、具体内涵和表现特征而成为中国现代性的审美之维和审美现代性的崭新形态。以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理论及话语,构建具有积极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多元审美现代性之中国形态,有助于为中国现代性提供独特的思想视点、理解维度,为世界多元审美现代性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