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学堂 | 第3讲:浅谈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学习部 gdggtx2016 2022-05-14

【编者按】“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这不仅是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所趋,更是新时代国家发展之需。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从2019年3月开始正式开办“回归学堂”学术科技系列讲座。何谓“回归”?一方面,“回归学堂”生动反映了北回归线横贯广州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回归学堂”更是对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精神的重要响应。我们希望以“回归学堂”为载体,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升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回归学堂

第3讲


浅谈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主讲人:彭铭刚

(广州大学助理教授)

主持人:付艳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时间

2019年3月19日下午

地点

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学术报告厅


2019年3月19日下午,回归学堂第3讲“浅谈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彭铭刚老师以学术论文写作步骤为框架展开,向公共管理学院18级本科生详细讲解了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次活动旨在以讲座的形式让一年级本科生初步了解学术论文如何写、写什么、怎样写好等问题,为日后展开学术讨论以及学术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彭铭刚老师讲授为什么要写学术论文

彭铭刚老师以学术论文写作原由为切入点,从“知识改良、创新和生产”、“社会服务”“学术比武”等角度向同学们分析了不同角度下学术论文写作的深层原因。他特别强调,学术论文写作多以“知识改良、创新和生产”为根本原因。

关于学术论文的评价体系,彭铭刚老师谈到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要具备以下特点:研究问题简单明了且有前沿性、时效性或承前启后,有学术探讨争论价值;研究采用的框架新颖且经得起推敲;研究方法与模型得当;研究结论有效,并包含有延展性的政策含义。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要以问题提出为始发点,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为展开前提,通过文献综述或其他知识来源形成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假设或研究框架,据此进行研究对象、样本、模型等因素的选择。最终,对研究结果进行最终的解释,在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的同时,讨论推论意义及伦理问题。


论文写作的技巧


在研究问题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方面,彭铭刚老师首先讲到标题的拟定:主标题要有吸引力,可以选择“研究对象+核心论点”的方式进行标题的拟定;而副标题要提供更多的学术信息与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有“问题意识”,且“问题意识”应为学术理论争辩,并非具体实际发生问题,要主动思考研究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有利于哪些主体。

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理论问题与文献综述,彭铭刚老师强调学术论文的选题必须基于真问题,并且以理论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的阐释力,探究故事背后的过程和机制,或提供类型化的答案。文献综述方面,要明确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以及期刊级别;在进行综述时,整合理论角度、基本现状描述与措施政策等。

在介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研究方法的选择这一关键问题。他指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无好坏之别,方法的选择要以研究的问题为参考。定量研究方法强调抽样的重要性以及描述性研究的重要性,而定性研究方法具有自然性、理解性、反省性、归纳性、互动性的特点。

最后,关于学术论文的结果呈现于讨论,应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同时要把握论点的主轴统筹,而不同的方法要尊重不同的规范。对于最突出的结果要优先写,在最后讨论文章的不足以及克服问题的困难性。


注意问题

数据搜集:注意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分析工具:STATA、SPSS、R、Nvivo

画图工具;Visio

文献工具:CNKI、Researchgate、Sci-hub

        欢迎有疑惑的同学进一步与彭铭刚老师交流与探讨,祝大家收获丰硕的成果!


相关推荐

回归学堂 | 第1讲:“创新与挑战:在探索中发现”

回归学堂 | 第2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摄影|陈晓琳

编辑|罗佳怡 谢雯静 薛钡烁

审稿|麦忻蔚 邓曦瑶 陈颖茵 李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