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兜兜转转,终入冰球之门 | 冰球之路系列

2017-11-11 常少宏 棕榈大道美高申请



棕榈说

这里没有专业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也没有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更多的是看一个普通ABC少年如何与冰球结缘,如何与冰球一起共同成长。

每周六晚上,我们不见不散,为大家分享冰球之路的故事。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地球两端的消息”)


作者简介

常少宏

  • 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本科,读书期间开始为校内外刊物撰稿。

  • 毕业后在中国做了6年记者、编辑。

  • 1995年赴美留学后分获咨询与电脑科学两个硕士学位,现为电脑工程师。闲时写诗、读书、看古董,追着儿子后面看冰球比赛。




前言

古今中外的教育,几乎都重成功学,无数成功者的颂歌,鲜少教人如何面对失败,无数次跌倒后如何再爬起来。


打冰球,玩体育,不是为了功利,更多是因为热爱;学习如何面对失败,百折而不挠; 越挫越勇,不言因为失败而放弃。这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如果哪个打冰球孩子的爸爸妈妈说:儿子十年打冰球的历史就是充满了血和泪的历史,那我一定相信。光荣与梦想也许最终会光顾少数冰球娃,大多数孩子终将会默默地退出冰场。但玩冰球的这段历史在孩子的一生中将永远辉煌!


1

1

1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赴美留学生,不乏中国各大名校的骄骄学子、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为了追求更自由而广阔的人生或许其他,我们大多是身无分文、只身赴美,愿意冒险,不怕吃苦。有人说我们是“洋插队”,有人说我们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大多数人来美国六、七个年头后就都有学位毕了业,有了身份,有了稳定的工作,生儿育女,买了好学区的房子,从留学生身份演变成了在美华人


大家开始天天各家走来串去开派对,十几个人一桌打扑克牌,还美曰:“生命的意义在于打牌”;开始心安理得地放任光阴虚度。每周日一度被台湾人主导的中文学校也逐渐被大陆留学生们取代:注音变成了汉语拼音,繁体字变成了简化字。体育和宗教,作为支撑美国社会的两大主流文化,自然也是少不了华人的介入。


和平了近百年的美国,家庭生活是主流,安居乐业过小日子是美国人的追求。全家男女老少七大姑八大姨周未扎堆儿去看一场家中小儿的体育比赛是乐事、常事,我也自然融入了这个体育文化之中。

 

我亲眼见到儿子幼儿园美国小朋友的妈妈,上了网球场像个网球健将,进了游泳池蛙泳仰泳自由泳游蝶泳堪称专业水准;上了岸人家还是顶呱呱的专业律师, 并且在镇上参加各种竞选,周末去打女子高尔夫球,我想那才真正是会生活!


我自己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在中国长大,我除了会读书、会长跑,其他什么也不会。 我希望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儿子,将来也能像这个美国妈妈那样生活的多姿多彩。



2



杰夫并不是一个天生喜欢运动的孩子,他虽然比同龄男孩个头高,好说好动,但是没有看出他小时候有什么运动天赋。


最早跟着当地一个大公司制药厂的朋友带着孩子一起进了游泳队,镇上的游泳池连着镇上的体育运动中心,于是从那里就知道了镇里5岁大的孩子还有足球队,有棒球队,夏天有人教打高尔夫,打篮球,打网球......


于是杰夫就开始冬天游泳,春天踢足球、打网球,秋天打棒球,夏天打高尔夫、打篮球。从小除了长跑什么运动也不会的我,希望儿子每一项运动都不能落下,每样都会玩儿一些。


第一天进游泳池时,因为水冷,杰夫在游泳池里大哭,教练向我挥手,让我走开,说他会调教。我走开上楼上观看台坐着观望。杰夫看我走了就到处张望,在底下一瞥眼就看见我了,他开始哭的声音更大了,希望引起我的注意。教练又向我挥手,我于是就走出去了,心想不管怎么推也得推进游泳队里去, 因为朋友的孩子都在游泳啊!


这样一周下来以后杰夫开始喜欢去游泳队了,因为每天可以去那里看见自己的小朋友,训练之前可以互相打水仗闹着玩,当然别的中国男孩都比他进队早也游的快。


在杰夫玩过的所有运动中,因为我这个妈妈一直是后知后觉,跟着别的妈妈爸爸后边带着儿子,别的同龄孩子玩什么,我就带着杰夫跟在后边一起玩儿,杰夫的起步总是比别人晚了至少半拍甚至好几拍,总是在后边追赶别人。后来杰夫9岁开始进冰队里打冰球,更是一路追赶,窘态百出。


刚进游泳队也是这样,杰夫游的最慢。教练把5岁的他跟一个四岁的美国女孩分在同一条线里,杰夫勉强能够跟上人家的速度。我跟看台上的美国爸爸妈妈们聊天,他们说你儿子起步晚进队又晚了,你要给儿子上小课他才能跟得上。我马上下去找教练,要求给儿子上小课。上了几个月小课以后,杰夫可以跟着大队人马的适龄儿童去游泳了,而且也有机会去参加游泳比赛了。


第一次参加游泳比赛是在1月份的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一早六点钟起来,外面飘着雪花,我们开车去家附近的一个私立学校的游泳馆,那个游泳池的水是著名的温度很低,据说只有温度低孩子跳进水里后才会游得更快。七点钟到了游泳池,准备8点钟的比赛。7岁以下年龄组的孩子进游泳池热身。


哪知杰夫刚跳进游泳池又开始大哭,说水太凉,央求站在一边的爸爸说不要游了,要回家,太冷了!爸爸比我心软,就跟教练说:儿子第一次比赛不适应,我们可不可以不游了,下次再来?教练满脸无奈,就放我们走了。杰夫高高兴兴的跳跃着走出游泳馆进了车,一家人出去大吃了一顿早中餐,回到了温暖的家里。第一次体育比赛就这样以逃兵的姿态结束。



3



游泳渐入佳境。在看台上看儿子游泳时跟别的爸爸妈妈们聊天,大家说起男孩子应该会几步舞步,将来学校免不了有舞会,可以讨女孩子欢心。


后来又碰到一个台湾朋友说起花样滑冰很流行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冰场的门从哪开?附近哪里有冰场?不久后跟在一个女孩子妈妈的后边找到了舞蹈队的门, 于是我把杰夫送进了舞蹈队。

 

第一天上课跳踢踏舞时, 杰夫刚进门没多久马上就冲了出来, 央求我说: “妈妈妈妈,你知道吗?我是唯一的男孩子!屋里两个女孩儿跟我在小学同一个班上,她们都笑话我了!说她们家小弟弟都在踢足球!”

 

在家工作闲得无聊的我,就想一放学接了儿子后把他的时间每天排得满满的,这样我也可以有社交活动了:他去游泳、踢足球、打棒球、跳踢踏舞,我可以与家长们聊天、交朋友。


此时此刻一听杰夫说不想跳舞了,那哪行啊!已经交了一年舞蹈队的钱, 而且我刚刚跟身边两个舞蹈队的孩子的妈妈们坐下来聊天、熟悉了,这个舞无论如何得跳下去!旁边的妈妈说另一个高级踢踏舞班上有一个男孩,跳了好几年了,将来也许会走专业,比杰夫只大一岁。我深感怎么哪个项目我刚摸到门儿人家就都有先驱玩儿了数年,并且遥遥领先了?!


无知者无畏,我马上去找舞蹈学校主管, 要求把完全没有一点舞蹈基础的杰夫安插到那个有男孩的高级踢踏舞班,我解释了儿子只想找一个跳舞班有另外一个男孩子做伴的,否则他要退学。舞蹈学校主管很理解,竟然就同意了。



4



这样一周五天跟着游泳队游泳训练,周末去参加游泳比赛,平时还有两天要下午四点先跳完舞以后再去游泳。最初体力明显觉得不支,很累,但杰夫开始吃的多睡得香,也长得更高了。几个月下来也就适应了。


这一年又跳舞又游泳的强化运动对杰夫后来打冰球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锻炼了他的体力耐力还有意志力。在冰场上到了比赛第三个回合时, 有的小朋友会跑不动了,但杰夫仍然可以保持像第一场开赛时的体力和速度。

 

一年踢踏舞跳下来,杰夫竟然跟上了高级班的程度,到年终汇报表演时他跟班上另外那个男孩还一起有一段领舞!舞蹈学校老师说:“接着跳下去吧,有潜力!男孩子跳舞的不多,如果能够坚持下来,一定年年都是领舞、跳主角,对未来升学一定比玩其他任何项目都会有很大帮助的!”



5



杰夫6岁这一年,在跳舞和游泳双管齐下的同时,冬天几乎每个周末我们一家还加入了中国家庭们浩浩荡荡的滑雪运动。


把杰夫放在少儿滑雪队里,有教练带着一天数小时连吃带玩儿还交了朋友。没过几个周末,杰夫就可以跟着大小朋友们上山去了蓝道,而我在总是学不会怎么跳下升上山的榄车被狠摔了几次之后早已放弃学习滑雪,乐得在山下等着看杰夫骄傲地从山顶像只小山鹰一样直奔而下,摆一个比萨饼三角步“哗”地停在我面前,笑着向我招手......


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美国梦:安居乐业过小日子,每天围着儿子转,什么才女学覇、什么大学时的野心勃勃、雄心壮志,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到了美帝国主义这里,今后十几年就做个好妈妈就很知足!比我会读书比我学历高的才女学霸身边比比皆是,都纷纷辞去了大公司工作全职或半职在家高高兴兴洗衣做饭带孩子。


妈妈们扎堆儿都是交换文化体育教育等等各种活动信息,我们今后的日子就是为了孩子。美国人玩儿什么,我们的孩子也跟着玩儿什么。游泳队,足球队,高尔夫训练场,篮球比赛,国际象棋比赛,弹钢琴,吹黑管,少儿合唱团......只要听说哪儿有什么运动,我马上给杰夫报名。


偶尔听一个朋友说隔壁镇有滑冰场,我马上开车过去拿了宣传单,按单抓方还摸清了哪里可以买到$50全套打冰球装备,穿小了可以拿回店里打折换大号。



6



2005年12月,在杰夫七岁生日的前一个月,他参加了第一个少儿冰球起步101培训班。为期四周,一周两次,每次一小时。


第一天上冰每人扶着一个工字形铁拐杖在冰上滑,因为有滑雪的经历,杰夫很快就可以在冰上跑跑停停了,全是滑雪的姿势:两脚捣得很快趟着滑,停止时两个脚尖向内互碰、脚跟向外成一角儿三角比萨饼状,这个错误的姿式先入为主,后来花了许多年去纠正,告诉他要蹬脚后踢才能滑得快。


当时也看不懂为什么教练每次要花一半的时间教小孩怎么摔倒跪下再站起来,怎么在快跑中迅速停止。后来知道打冰球会摔会停是基本功,尤其在快速冲向挡板时能立时停住才能防止撞到挡板导致骨折之类的受伤。


杰夫上冰没两次就碰上了同班同学查里,看着杰夫在冰上磕磕拌拌摇摇摆摆像个小鸭子来回跑,查理把帽子高高扔起在前方的空中,然后从停止壮态瞬间飞驰一样加速滑行奔跑一把抓住落下的帽子,单腿旋转,在冰上自如地滑着大圈子,简直是只围着一群小笨鸭子的美妙天鹅。


我不禁感慨:怎么本来以为很冷门的东西,刚刚找到门怎么入场,却发现总有人已经玩了N年并且远远领先了。我们不是在美国土生土长,许多事都没听说过,今后培养孩子的路上每一步都像摸着石头过河,错了也没有改正的机会了。


我拉住查理的妈妈,对查理赞不绝囗,问这是哪儿学的?学了多久?小小年纪怎么滑得这么好?查理的妈妈说查理两、三岁学走路不久就上冰了,如今已经是一个AA队的主力得分手,每周两次训练,周未开车到处跑,打两场球。查理的妈妈嘴上说到处带着他打球累死了,但语气里分明更多是令人艳羡的骄傲与自豪啊!仿佛那是一个有点高不可攀密不可进的圈子,因为每年都有严格的不留情面的选拔大赛,能保留一席之位的孩子必须要真正有实力。


我这时在想:一周四次每周未开一小时单程去打球?那不是别的都不能玩儿了?中文学校也不能去了?我每周不能去中文学校在孩子上课时跟家长中各路大侠打牌过瘾了?大队人马去滑雪我坐在屋里跟妈妈们闲聊的乐趣也没了?杰夫得花多少年才能追上查理滑得这么好啊?


我内心已经在想:结束了这期训练后还是回去主攻游泳吧,游泳教练一直说杰夫好好游很有潜力......



7



有一天刚下冰,被一个金发碧眼美女从后面抱住,回头一看,原来是爱迪的妈妈贝思。爱迪是杰夫从波士顿转回康州后幼儿园学前班上的小朋友,三岁半到五岁时的玩伴,两人因为同样喜欢在课间活动时沿着幼儿园院子的墙角挖虫子追蝴蝶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小学后不在一个班,后来甚至从来也没有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但是友谊却维持至今。


贝思自己是个内科医生,每天工作4天9点到2点,正好不影响接送两个儿子上下学。贝思的丈夫乔是个思维与讲话速度都极快的心脏科医生,精力充沛。


贝思看到杰夫在冰上有点炫酷地招着手快跑,而爱迪与他五岁的小弟弟刚刚从一个学习花样滑冰的课上下来。贝思的丈夫乔拍着我的肩说以后有学习冰球这样好玩的事要想着叫上爱迪一起玩儿噢!我与贝思闲聊没5分钟,乔已经回来拿着两份报表说搞定了,下期冰球101爱迪与弟弟同时参加,说男孩子打冰球多过瘾!我内心又感慨:难怪这个年轻的心脏科医生这么成功,30几岁已经年薪五十几万!人家接受新鲜事物及时转向调整太快了!


第二年三月,再次见到贝思时她告诉我自那次冰场相遇后爱迪和弟弟就开始学打冰球了,大课小课一起上,兄弟俩已经在选拔赛中成功入围进入了一个冰球队,下季就开始到处比赛了,包括要去加拿大蒙特利尔打少儿联赛外加全队观看NHL比赛,还要去纽约上州普拉思克湖的奥林匹克冰场打联赛,鬼节时孩子们会住旅馆敲门跟各个房间要糖吃。


我听了内心竟然有点失落:杰夫明明上冰更早,我怎么让儿子失去了这么好玩儿的机会?于是四月份我又给杰夫报名参加了又一期冰球初学者101培训班,爱迪兄弟俩在102高级班,他们已经在冰上健步如飞,远远地把杰夫甩在了身后......



编辑 | 小熊


END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