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宇明 |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李宇明 语标 2019-04-17

小编的话

    2018年5月10日、11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李宇明教授在会上做总结发言。现将李老师本人于会后亲自整理的发言稿分享给大家。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发布60周年,全国已有很多纪念活动。四川、常州开了学术纪念会,《光明日报》《北华大学学报》开专栏发表纪念文章,《语言规划学研究》《语文建设》也将开辟纪念专栏。5月10日上午,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了“《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纪念座谈会”。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纪念《汉语拼音方案》活动的一个环节,一天的时间有四位专家做主报告,16位专家做特邀发言,开幕式上还有三位领导讲话。会议报告人是主办方从两个角度邀请的:一是汉语拼音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普通话推广、民族语言、教育、辞书、信息化等,一是对汉语拼音有研究的专家。参会人员少而精,会议质量非常之高。


1


一、一件事情,放在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看,才能看清它的价值;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考察,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汉语拼音方案》多数人对它的评价都是八个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字评价,非常准确,也非常到位。


    百余年的中国语言规划,目标都是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的语言规划实践,也确实有力地推进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例如,普通话推广对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统一市场的形成、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起飞所起的作用,文字改革与整理对于基础教育、扫除文盲所起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对于中国信息化进程所起的作用,都能很清晰地说明这一点。而且,中国的语言规划进程,大都与世界语言文字的现代化进程相契合,如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书写变竖行为横行,文字中使用标点符号等。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是符合世界“拉丁化”方向的。也只有把《汉语拼音方案》放在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看,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才更能看清楚它的价值与意义。


    就汉语拼音的制定和推行,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前辈是“有学识、有远见、有担当”的:所谓“有学识”,是指《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作为字母表、实行音素制,故而能够成为汉语诸多拼音方案中之最佳方案。所谓“有远见”,是指在一个工业化还未实现的时代所做的方案,竟然可以适应60年之后信息化、国际化情况。所谓“有担当”是说一个重大的语言文字方案,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态度和声音,发布方案需要有社会担当。回溯历史,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采用注音字母案”,但直到6年后的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正式颁行。1930年,又将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生怕“字母”成为“文字之母”,妨碍了汉字。《汉语拼音方案》能在研制完成后立即公布推行,并且成为当时国家的三大语言文字工作任务之一,没有担当,何能如此?


2

二、纪念《汉语拼音方案》,不仅是回忆我们的前辈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本次研讨会和其他的一些纪念活动,主要从三方面讨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有关问题:第一,汉语拼音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追溯了400来年为汉语制定拼音的历程,特别是最近60年《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实施的历程,溯源追流,从史获益;第二,从学理上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性,虽然在实践运用中会有当年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第三,从教育、科技、文化、生活、信息化、国际交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角度,谈《汉语拼音方案》的意义与作用。


    那么,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认识上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上,还有哪些问题呢?下面举例性地说一说。


01

汉语拼音的性质


     汉语拼音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有人认为,汉语拼音研究、运用的历史已经三四百年了,比京剧这一国粹的历史都长。《汉语拼音方案》也发布实施60年了,汉语拼音已经是中国的语文工具,不应再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它。也有人总觉得它是“洋”东西,是“外文字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语拼音姓“华”还是姓“洋”,这是应当尽快解决的语言意识问题。


02

汉语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汉语拼音是汉字的助手,可以帮助识字,可以在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地方发挥作用。但是人们对汉语拼音总是不放心,怕它会代替汉字。在基础教育学段的语文中,汉语拼音只有三个作用:第一,给疑难字注音;第二,帮助学习普通话;第三,用来查字典。这是不足的:只把汉语拼音看作识字的“拄棍”,能走路了,就把“拄棍”扔了;缺乏“拼写汉语”的教学内容。根本原因是没有从现代语文生活出发去考虑拼音教学问题。


    汉语、汉字至今没有拼音化,有人认为是因为同音现象太多,无法拼音化。但是,这种论点无法解释东干语。东干语是清朝末年从我国西北地区走入中亚的汉语方言,它在中亚就拼音化了。这说明汉语、汉字没有拼音化,不是技术问题,不是同音问题,而是文化心理问题。技术上说,所有语言、所有文字都可以拼音化,汉字没有被拼音代替,是因为我们太眷爱汉字。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改革实践,也说明了这一规律。1959年设计完成、1964年开始推行的维吾尔拉丁化方案,未必不科学,但是实行了一个时期,到1984年又恢复到阿拉伯字母书写的“老维文”。这也是文化问题,而不是文字方案问题。陈文彬在《中国语文》1954年8月号发表了《日本的文字改革问题》一文,文章指出:“日本到现在还不能废除汉字,并非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技术以外的问题。”这与汉语没有废用汉字、维吾尔没有放弃老维文是一个道理。现在,蒙古国又讨论蒙文改革问题,希望将西里尔蒙文改革为拉丁字母蒙文;哈萨克斯坦颁布政令,把现在的西里尔哈萨克文恢复为当年曾经使用过的拉丁字母哈萨克文。这是第三轮人类文字史上的拉丁化大潮,表明拉丁化仍然是当今世界文字发展的一种趋势,也表明这种文字改革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民族文化心理问题。


    《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文字方案,而只是拼音方案。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讲到汉字的前途时,明确指出:汉字拼音化“不属于当前文字改革任务的范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汉语拼音方案》法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这表明,从1958年开始中国政府就不把汉字拉丁化作为现行任务了。担心拼音会取代汉字,有点“杞人忧天”。


03

《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问题


    《汉语拼音方案》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中,有些领域应用得好,有些领域应用得不怎么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规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功能,概括说是三点:第一,为汉字注音;第二,拼写汉语,包括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罗马字母拼写;第三,在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发挥作用。当前,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的功能发挥得还可以,但是“拼写汉语”的功能发挥得不好。人名、地名的汉语拼音写法千奇百怪,较多的情况是用注音的方式拼写,没有“分词连写”。

    

    基础教育基本忽视了“拼写汉语”的内容。汉语的“二语教育”怎样用好拼音,还是个多人关心、多年谈论的重要问题。在日常生活领域,发挥好汉语拼音的排序、检索功能,是提高效率的重大举措。在信息化产品上,如何帮助网民用好汉语拼音,是信息化、智慧化时代的基本任务。在科技领域,如国人发现的科学规则、太空与海沟的探测、中国制造的命名等,通过汉语拼音可显示国人的创造成果。在“汉译外”的过程中,利用汉语拼音标记中国特有的术语和事物,是重要的技术路线,更是文化利益所在,如“人民币”写做RMB;北京奥运会的“福娃”,译为Fuwa;“龙”,有人建议译为Loong等。此外,还要看到,汉语拼音已经是国际标准,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国际社会用好汉语拼音,比如各国图书馆汉语出版物的信息登录与检索等。


    在应用领域,中国铁路系统的汉语拼音使用十分自觉,比如各种类列车用汉语拼音首字母编号:K-快速列车;T-特快列车;L-临客列车;Z-直达列;D-动车组列车;G-高速列车。这是一种值得赞誉的国家意识。


04

加强对汉语拼音及其应用实践的研究

    虽然法律有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在实践上应当依法行事。但是研究无禁区,正如刚才曹文教授所讲,对《汉语拼音方案》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完善它;而完善,一靠研究,二靠实践。可以对《汉语拼音方案》本身进行研究,更需要对它在各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应当根据60年的视情况,列出一张汉语拼音问题的研究清单。


    有专家提到汉语拼音拼写方言有困难,应通过完善拼音方案来适应拼写方言,或者为方言专门设计拼音方案。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方言标准化”问题,方言若拥有一套标准系统,是比较危险的事情。一旦统治力量达不到,就可能出现国家分裂。前南斯拉夫地区,就是不断把方言标准化,并声称XX方言是“一种语言”,从而为一个新国家的独立找到语言上的“理由”。


3

三、没有教学就没有推广,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完善的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最重要的是应用。应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应用才能发现其问题,并进一步去完善它;也只有通过应用,才能科学评价它。在书斋里面,在会议桌上,是不能科学评价它的,是不能有效推广它的。


    《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基础教育是基础,没有教学就没有推广。我们的许多语言文字工作都具有“补课”性质,普通话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规范、汉语拼音的推广等,本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而不能舍本求末,不停地进行成人教育,进行社会补课。


    教育不仅是课堂的知识传授,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汉语拼音读物来辅助学习。当然,汉语拼音读物不仅帮助学习者,也是汉语拼音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持续地编写汉语拼音读物,才能解决拼音的实际应用问题,才能不断完善《汉语拼音方案》。


4

四、当前是社会最需要汉语拼音的时期,而汉语拼音的研究、推行却处在低谷中。


    国际化、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两大特征,而国际化、信息化是最需要汉语拼音发挥作用的。国际交往、汉语国际教育等领域,有很多时候需要发挥汉语拼音“拼写汉语”的功能,有很多时候是汉字不能或不便发挥作用的,需要汉语拼音发挥作用。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中,在现代语言技术产品的使用上,最需要汉语拼音作为人与机器交互的中介。可以说,国际化、信息化决定了当下社会是最需要汉语拼音的时期。


    我国的台湾原来主要使用注音符号,现代形势下深深感到只有注音符号是不够的,也采用了《汉语拼音方案》,或是制定了一个与《汉语拼音方案》稍有差异的“通用拼音”。1982年,汉语拼音作为国际标准(ISO 7098)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表决时,有些国家投了反对票或弃权票,而当30多年后“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国际标准(ISO 7098:2015)”再度付诸表决时,得到了一致同意,原来投反对票、弃权票的国家也投了赞成票。这一方面是因为(ISO 7098:2015)的方案做得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时代国际社会对汉语拼音有了新需求。


    然而,国内的《汉语拼音方案》意识、对《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教学、推行等方面,反倒落入历史的低谷。社会的“高需求”、境外海外的“高认知”,与国内的“低谷”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是如何造成的?怎么去弥补?


    总之,把《汉语拼音方案》放在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看,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看,说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不算夸大的”。我们在赞扬先辈的学识、远见和担当精神时,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更要考虑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教学就没有推广,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完善的方案。故而要重视汉语拼音的教学工作,要在汉语拼音的应用实践中去评价和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当前,是社会最需要汉语拼音的时期,而汉语拼音的研究、推行却处在低谷中。为何如此,颇需反思。


    最后,我想插入一个广告,请大家为《语言规划学研究》赐稿,《语言规划学研究》拟设置专栏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发布60周年。《语言规划学研究》虽然是以书代刊的杂志,但我们还是有点雄心的,希望在语言规划学理论指导下,把它办成研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定、实施和发展的第一刊物。


    相信《汉语拼音方案》能够为当代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贡献。祝参会的各位专家心情好,身体好,归程顺利!祝各位专家为《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和完善做更多的工作!



征稿


 《语言规划学研究》是语言规划学学科的重要刊物。本刊欢迎以下各类来稿:

1.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

2. 少数民族语文应用研究

3.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

4. 语言生活调查研究

~~ 稿件要求 ~~

1. 字数:8000字左右。

2. 来稿请用电子邮件以附件方式发送至yyghxyj@blcu.edu.cn

征稿详情请见下方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

新闻速递 |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语言规划学研究》 | 李宇明 语言规划学的学科构想

讲座回顾 | (干货!)里程碑式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标哥开讲 | 第一讲 皮书·语言生活·语言生活派(音频+文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