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七老八十”不说“七老八九”
文章转自公众号:语言茶座
这要从语言的演变历程去考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通过语料库检索表明,“七老八十”最初可能是“七十八十”。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须臾之间,七十八十,气力衰微。昔时声少,貌似春花,今既老来,阿殊秋草。”《全唐诗》:“七十八十百病缠。”这里“七十八十”的意思都是“年纪很大”。而“七老八十”很可能最初出现在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词语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明寓山居士的《鱼儿佛》用到了“七老八倒”:“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明《喻世明言》用到了“七老八老”:“你七老八老,怕兀谁?”清《廿载繁华梦》用到“七老八大”:“他没有一男半女,又不是七老八大,自然不消张皇做好事,对我说什么?”现当代港台小说里出现了“七老八衰”:“那你干嘛把自己打扮成七老八衰的虎姑婆?!”当代名家小说也多处用到“七老八老”或“七老八十岁”,如“好象你已七老八十岁了”等;甚至还出现了“七老八小”指“老老少少”。
这些意同形异的变体在方言中也有保留,如冀鲁官话说“七十八老”,西南官话和闽语都说“七老八大”,娄底方言也说“七老八十岁”等。但是,“七老八十”如今已成为所有变体中使用最频繁的规范成语,其他的要么消失,要么残留在方言里。
这个演变历程包含三个问题:第一,“七十八十”为什么会变成“七老八十”?第二,“七老八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体,如“七老八倒”、“七老八老”、“七老八大”、“七老八衰”、“七十八老”、“七老八十岁”等?第三,其他变体或多或少地消亡,“七老八十”为什么反而能脱颖而出?
原因大体有三。其一,语言的经济原则。语言总是求新求异求简的,总希望用最简单的字词表达最复杂的意义。“七十八十”重复了“十”,累赘。《说文解字》认为“七十曰老”。这应是“老”字进入“七老八十”的最初动因。
其二,形式与意义的相互制约。“七十八十”与主流的“七X八Y”式词语的基本结构相吻合,“老”字进入“七十八十”的结构,只能形成“七老八十”或“七八十老”,这两个变体在语言中也都有使用。但“七老八十”的结构并不完全对称,为了追求格式严格意义上的对称,就出现了其他变体。成语是二二相承的四字格结构,前后两段的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与“老”意义相同的是“老”,所以有“七老八老”;意义相近的是“衰”、“大”,所以有“七老八衰”、“七老八大”;意义相关的是“倒”,所以有“七老八倒”;意义相反的有“小”,所以有“七老八小”。而在普通民众眼里,“七老八十”的意思就是“七老八十岁”。
其三,语言的群众性原则。尽管“七老八衰”、“七老八倒”等比“七老八十”更对称,但语言的实际使用必须考虑群众性原则。群众喜欢的就会延续,不喜欢的就会消失。当然,这是个缓慢的进程。就“七老八十”涉及群众的接受心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不要说“八十”了。“七老八十”意味着生命的衰弱和生命的终点,但人们又不愿意接受这种无奈的现实,只能从语言上寻求一点心理的慰藉。在所有的四字格变体中,只有“七老八十”更中性,没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七老八老”啰唆无趣,“七老八大”缺乏直观色彩,“七老八倒”站都站不稳,“七老八衰”直接就“衰”了,只有“七老八十”既符合客观事实又满足人们的主观心理,所以成为主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王玉红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本期责编:李欧丽
往期回顾
语标
你的语言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