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语言甚至动漫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由此产生了很多新词语,如“小姐姐”“小哥哥”。“小姐”一词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姐姐”产生以后,又催生了“小哥哥”。区分“小姐”与“小姐姐”的词义特征、探寻“小姐姐”的形成机制及语用效果十分有意义。东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早有对“姐”的记载:“蜀谓母曰姐。”“姐”是蜀地对女性的称呼语,为了区别是否婚嫁,可以把“小”加在“姐”前面,表示未出嫁的女子。元 “小姐”的含义逐渐转变为缙绅仕宦家的女儿,比如《西厢记》:“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清 “小姐”用于称呼上层阶级未出嫁的年轻女子,比如《红楼梦》:“二小姐乃是赦老爷姨娘所出,名迎春。”近代 “Miss”这一带有西方解放思想的词传入中国,“小姐”含义也随之受到影响,转变为代表有知识、有思想的进步女性。
改革开放后 越来越多女性进入职场,“小姐”不再局限于年龄、婚姻、职业等,通常是对女性表示礼貌和尊敬的称谓,但后来社会上一些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也被称呼为“小姐”,现在“小姐”在一定语境下仍然包含这种意义。近年来 “小姐姐”这一称呼不仅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而且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频率也居高不下。“小姐姐”起源于日本动漫文化。某声优女团的设定是人均二十多岁、温柔可爱的邻家姐姐形象,其粉丝年龄较小,于是在“姐姐”前加上一个“小”字来称呼她们,显得亲切,从此“小姐姐”一词流行起来,传入了日常交际中,用于称呼带有正面特征的年轻女性。 最初“小姐姐”的语义特点为“女性、年轻、漂亮、温柔、可爱”,随着词义范围扩大和使用的泛化,在不同语境下又增添了如“坚强、善良、勇敢”等正面语义特征。例如:(1)作为一个做过两次胃镜的人,我对这个医生小姐姐佩服得五体投地,记得当时一直想吐,难受得要死。(《人民日报》2017年7月27日)(2)这位“90后”校长小姐姐,你的青春很美!(新华网 2019年10月24日)由上述可知,“小姐”是年轻女性的称谓,不限性格、容貌、身份等,而“小姐姐”多指具有漂亮、温柔、善良等正面性格特征的女性。我们可将“小姐”和“小姐姐”视为包含关系,即“小姐姐”是“小姐”的一部分。根据转喻的“凸显原则”理论,事物的显著度越高,人们的思维越倾向于对其进行优先识别。“小姐姐”在媒体报道或者日常交际中常以温柔、可爱、善良、坚强等形象出现,当人们提及“小姐姐”一词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正面特征十分明显的女性形象,因此“小姐姐”这一高显著度的称谓在人们的思维中会被优先识别和记忆,从而代替“小姐”,最终完成转喻过程。目前“小姐姐”有趋于类词缀的倾向,衍生出“健身小姐姐”“快递小姐姐”“翻译小姐姐”等。“××+小姐姐”的不断出现,增添了这一新称谓的生命力和显著度,这进一步促成“小姐姐”代替“小姐”,完成转喻过程。汉语造词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用汉语本有的材料创造新词,二是借助外来词造出新词。“小姐姐”的产生,既可以看作是利用汉语本有的材料,也可看作是利用日本传来的新词。此外,“小姐姐”衍生新词的方式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与之类似的还有同样作为女性称呼语的“姐姐”或“姐”(衍生出“月亮姐姐”“芙蓉姐姐”“知心姐姐”“凤姐”等),即基于“词模”——“××+(小)姐姐”“×+姐”创造新词。汉语亲属称谓有泛化的趋势,即某一亲属称谓泛化为“拟亲属称谓”,比如“姐”或者“姐姐”早期用于称呼亲属中的同辈年长女性,后来也可用于称呼没有亲缘关系的年长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姐”一词褒贬义兼具,交际中可能使被称呼的女性略感不适。“小姐姐”在汉语里本指排行最小的姐姐,现在表示含正面语义特征的年轻女性。称呼“小姐姐”,给人一种亲切、轻松之感,可以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这种称呼也属于亲属称谓泛化。汉语一直缺少合适的女性称呼语,早前出现的“美女”略显不庄重,“女士”又过于严肃,使人产生距离感,“姐姐”和“阿姨”会让被称呼者感到自己年龄偏大。相比之下,“小姐姐”中的“小”有年龄小之义,“姐姐”有年长之义,用“小”来削弱“姐姐”蕴含的年长之义,既表达尊重,也不会产生距离感,同时“小”还从主观上表达了人们对具有良好品质年轻女性的喜爱之情。
做个总结
语言现象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从“小姐”到“小姐姐”的称谓转变,体现了当代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新时代女性也表现出更多尊重和倾慕。但也应注意到,“小姐姐”在有些情况下会成为搭讪用语,应引导大众正确合理使用这一称呼语。 (改编自2021年2月10日《语言文字报》文章《小姐姐:新式女性称呼语》;作者: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史维国、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张宇琪;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苟莹莹;校对:晋力)
本期责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