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畊宏”的“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龙说字 Author 大龙说字
最近刘畊宏《本草纲目》健身操爆火。但不少网友在直播弹幕或微博上将其名字中的“畊”写作“耕”。为此,刘畊宏发微博拜托大家别再将他的名字打错了。本文就来说说“畊”字。
“畊”字,今天是很少见、很少用的一个字,在古书中还是常能看到的:
《晏子春秋》中有“今齐国丈夫畊,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明·刘昺《满江红·寄水北山人徐宗周》:“采桑三径多松菊,喜新晴,布谷又催畊”。
显然,畊字就是耕字,南朝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中就说“畊,古文耕字”。
今天的耕字,《说文解字》说是“耕,犂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犂”就是犁,耕就是犁地翻土。耕字中的井字旁是声旁,表示耕的读音。也有人说耕字中的“井”字旁也可以表示“耕”字的意义,因为井有“井田”的意思,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西周时盛行。
“耕”字中的井字旁可以表示读音,也可能表示意义。那“耕”字中,为什么有个耒字旁呢?
耒这个字今天已经很少用到了,有时候还作为地名出现,像湖南省的十强市之一“耒阳市”。
耒是一种耕田翻土的农具,不过它最初的写法并不是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这还得从耤字说起。甲骨文中有个耤字,是这样的:
耤田是古代天子亲自耕种的田地,天子不会正儿八经的去种田,天子亲耕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是用来劝农的。
耤字的字形演变序列是这样的:
甲骨文中的耤:
就像是一个人拿着农具“耒”翻田的样子,手抓着耒的把,一只脚还去用力踩踏。用牛耕田是后来的事情,殷商时期耕田,靠的还是人力。金文中的“
耒是翻土的农具,所以耕字中有个耒字旁是很好理解的。
“畊”字中的井字旁的作用和“耕”字中的是一样的。畊字是耕田的意思,其中有个田字旁当然也是很好理解的。只是今天通用的是“耕”字,所以大家看到“畊”才会感觉比较陌生,其实今天的耕字是很晚才出现的,田字旁的耕字出现的反而比“耕”字更早。
在出土的战国时期楚简中,有个耕字:
宋代的《古文四声韵》中就出现了田字旁和井字旁的畊字,不过写作上下结构的“
《古文四声韵》中的“耕”字还有禾字旁的写法:“
“
在甲骨文、金文中没有确切的“耕”字;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我们是农耕文明,向来重视农耕,耕字没理由出现的这么晚。
更早的古文字材料中有没有耕字呢?
金文中的“静”字:
参考文献:
[1]郭忠恕、夏竦编:《汗简·古文四声韵》,中华书局,1983年12月。
[2]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117页,线装书局,2007年4月。
[3]张桂光:《古文字义近行旁通用条件的探讨》,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1986年6月。
张世超:《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问题》,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二期。
[4]徐中舒:《耒耜考》,《农业考古》,1983年第一期;《耒耜考续》,《农业考古》1983年第二期。
本期责编:张一
语标
微信号:Yubaio_BLCU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