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BB | 参展 | 手艺与遗产:面向过去的未来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南头古城分展场主题为“春景梧桐-城村拼图”(Urban Village Tangram),分展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内,由张宇星、韩晶担任策展人,将于8月18日开幕,展期3个月。
南头古城俯瞰图 ©白羽
南头古城中山南街一坊 ©白羽
展览以南头古城内日常生活要素最集中、最具有场景感的春景街和梧桐街为展场所在地,共选择六个独特地点,采用建筑微改造和艺术介入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如何保护城中村的日常生活遗产,并建构城中村与当代城市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交融、相互增强的新关系。
作为“春景梧桐-城村拼图”分展场的参展方之一,左靖工作室受邀在由民居经过微改造后落成的U5城墙遗产工坊,策划了影像单元“手艺与遗产:面向过去的未来”。单元通过9支影片,回顾了工作室围绕“乡村·百工”展开的一系列调研、展览、出版和实体空间的具体实践,并展示了团队如何在贵州、云南、浙江、河南等地的乡建和遗产保护工作中,逐步确立工作理念和方法步骤,发展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亟待重建尊重与信任的主张。
导览地图
手艺与遗产:
面向过去的未来
Handicrafts and Heritage:
A Future Anchored in the Past
前言
自2011年落地安徽省碧山村以来,我们在城乡之间的各项实践已十年有余。从在地到离村,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我们始终将乡村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场所,而手艺则被视为打开地方的一种手段。
是人与人的相依、人与地方的纽带,生出所谓“手艺的温度”。因而随着作为农耕文明结晶的传统手工艺的退场,人们目睹的不仅是具体技艺的消失,更有传统社会关系的解体 , 地方社群的瓦解,以及人类对生态的无情破坏,和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
在碧山,我们从《黟县百工》出发,围绕“百工复兴”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展览、出版和实体空间的具体实践。我们主张在让传统工艺工法得到记录保存、传承有序的同时,体察手艺背后克制、友好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并努力探寻将之带回当下现实的可行路径。
后来,碧山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指向传统精神和乡村价值的理想家园,它鼓励我们与地方产生紧密的联结,并走进贵州、云南、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开展更多的实践。
在消费主义的思维惯性加速狂飙的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生活着诸多索取有节制、对周遭环境有敬畏的社群。譬如在地处云南边陲的景迈山,不同民族的山民们世世代代与茶共生,共同造就了一处人地共荣的活态遗产,一片有机演进的繁衍生息之地。遗产不是标本,我们无需缅怀过去,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平衡保护与发展的未来。
贴地的观察与行动指引着我们不断思索、完善团队乡村实践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过去无法返回,只有从传统中收获启迪、友好面向未来,在人、物、自然之间重塑彼此的尊重与信任,方是“手艺再兴”“遗产传承”的必由之路。
感谢导演鬼叔中、导演顾晓刚、“中国这么美”剧组、ELLE 津梁工作室和翁洼雨林探索。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协力相助,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左靖工作室
2023年8月
01
缘起:黟县百工
《黟县百工》辑佚印制纪
摄制:鬼叔中
监制:左靖工作室
时间:2013年
时长:6分36秒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左靖带领安徽大学学生经过近十次踏访,走遍黟县所有乡镇,共寻访九十余项民间手工艺。2014年6月结集出版《黟县百工》一书。
在该书下印之前,左靖通过好友鬼叔中的影片,了解到福建省宁化县的两项手工艺——木活字和玉扣纸的尴尬处境。于是在制作《黟县百工》时,特地邀请宁化籍设计师杨韬负责装帧设计,木活字手艺人采用玉扣纸纯手工印制别册《辑佚》。
在《黟县百工》正本的设计上,杨韬选用了8种不同材质的纸。而将九十项黟县民间手艺中即将消失的七种工艺剥出正本之外的别册《辑佚》则更为棘手。在设计上,木活字字体无法借助电脑排版,编排工作需要依靠现场捡字、复印和剪贴等原始方式来拼贴进行。印刷上,整书68页,手工重复刷印2200多次,木活字师傅邱恒勇和巫松根师徒二人,前后历时半年多才印制完成,光补刻木活字就近1200余个。杨韬在《辑佚》的插图上特意烫上金箔这一冥纸工艺,既为祭奠传统手艺的衰落,亦为传统印刷带去了崭新的视觉表现。孔德林为书里所录工艺做了木刻插画。
此番劳心劳力之举,是有意为打破手艺之困境做些尝试与思考。因而这份对于百工的田野考察,不仅限于内容上的记录,更是针对手艺活化的一次切实行动。
02
空间:碧山工销社
《碧山工销社》
摄制:张鑫
监制:左靖工作室
时间:2018年
时长:5分45秒
继2014年《黟县百工》出版,左靖工作室又围绕百工复兴持续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展览、出版和实体空间的实践。其中,为给民间手工艺的复兴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机构支持而设立的实体空间,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碧山村的碧山工销社。
碧山工销社的原址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村供销社,同时也是村祠堂——尚义堂的遗址。2015年5月,碧山供销社被租赁下来,由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以“前店后坊”的布局设计改造。施工由碧山本地工匠——黟县能工巧匠古建公司完成,前后历时18个月。
2017年,改造后的碧山工销社建成开业,它成为了拥有出版、展览、零售、餐饮、住宿、驻村、手工艺体验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文化空间,并包含店铺活动体——D&DEPARTMENT中国首家分店 。旨在以“百工十条” (良品良工、百工习得、地域印记、日用之道、传统家园、当代美学、城乡联结、社区服务、环境友好,公平贸易)为理念,以碧山村为起点,着力于民间百工与当代设计的融合,保留并激活这座拥有60多年历史的供销社在碧山当代乡村生活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并逐渐完善一整套城乡互动的方法和体系,努力构建一个互哺型的城乡共同体。
本支影片曾参展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03
结构:产品生产
《茅贡计划:产品生产》
导演:顾晓刚
策划:左靖工作室
时间:2016年
时长:3分06秒
在扎根碧山村的同时,左靖工作室也想像着把乡村工作的经验与方法拓展到碧山以外的地方的可能。2015年,团队开始与地处偏远的贵州省黎平县茅贡镇地扪村的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以及当地政府合作,在茅贡镇发起“茅贡计划”。茅贡镇管辖的包括地扪村在内的十来个传统乡村,以侗族人为主要居民,他们的农耕生活方式已在此延续了数百年。
在茅贡,左靖首次提出了“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这一艺术乡建三部曲理论。
“空间生产” 指向物理空间的激活,将建筑师引入地方开展工作,通过修缮、改造乡村/社区的废旧建筑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创造适合当地使用的公共空间。为后续的文化、教育与社区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场所。
“文化生产”是承续空间生产的必要步骤,通过文化植入,才能使空间发挥效用。通过影像、展览、出版等视觉文化方式,组织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等跨学科人士围绕“地方”进行创作,发挥艺术之功效,呈现各个团队在文化研究、田野调查、乡土教育等多个领域中的进程与结果。
“产品生产”则指利用本地物质条件和文化资源,设计生产出可供销售的农业与文化产品,为当地产生经济效益,反哺各项在地工作。产品生产还可提升消费者对民间工艺的认知,加深外界对乡土世界的理解。产品生产与文化生产关系密切,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后者得以持续的条件。
本支影片曾参展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是阐述“茅贡计划”的四支短视频之一。
04
田野:徐岙底与景迈山
《乌衣红粬练成记》
摄制:张鑫
监制:左靖工作室
时间:2018年
时长:12分14秒
《景迈山酸茶》
摄制:张鑫
监制:左靖工作室
时间:2021年
时长:6分03秒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在这片中国版图的“极边之地”,有着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千百年来,傣族、布朗族等民族共居于此,以茶为生。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6年,左靖工作室受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的委托,作为申遗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开始带领团队为景迈山及其范围内多个传统村落进行乡土文化梳理和展陈利用等工作。景迈山项目是以文化梳理为基础,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服务当地为目的,从一个村庄延续到整个区域的持续多年的项目。六年间,项目共邀请了建筑师、艺术家、导演、摄影师、插画师、设计师、人类学和经济学专家、生态保护工作者、茶文化和茶产业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位专家参与,所产出的文化内容陆续在景迈山上以常设展览的形式呈现。
2018年,团队又受邀入驻浙江省泰顺县徐岙底村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乡土文化挖掘工作,包括乌衣红粬等非遗考现、筱村童谣的影像记录、清代以来契约文书的收集整理,以及方志小说的在地创作等。
“田野”篇以团队在徐岙底和景迈山两地为当地手工艺传统拍摄的两支短片为例,希望向大家展示——手艺是深嵌在乡土文化中的,无法被剥离出来谈论。在地方文化当中,特别是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好的偏远地区,手艺是日常劳作的组成部分,更不用说,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美食烹饪也是手艺。
05
文艺:《回郷记》
《回郷记》首演(南坡秋兴2021:共振村声)
拍摄:“中国这么美”剧组
剪辑:张鑫
监制:左靖工作室
时间:2022年
时长:15分21秒
2011年8月,诗人、词作者钟永丰受邀参加首届碧山丰年庆,从而结识左靖。之后的10年间,他们在大陆和台湾多次见面,之间的交流始终围绕着乡村的艺术工作。
2019年7月,钟永丰受邀至浙江泰顺县徐岙底村,参加“红地起乌衣”乡村艺术展。在活动中,钟初次与大陆歌手小河见面。此前,钟永丰惊艳于小河音乐中的灵性,且对其正在进行中的寻谣计划心有戚戚。钟认为,小河的寻谣计划通过脉络化调研,民谣歌者与乐手现场编曲互动,以及专业的影音记录、诠释与传播,是少见的双向、平等且高度尊重传唱者人格的音乐行动。泰顺之行,让钟永丰体悟到大陆文化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再乡土化”过程,这一牵涉复杂且幽微的内外在诗意过程,让钟永丰萌生了与小河进行词曲合作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小河的积极回应。
2020年初,全球突罹疫情,交通阻断。钟永丰在岛屿的歌词写作断断续续进行中。2021年4月16日,最后一首《回鄉記》写毕,这首歌也是对左靖多年来工作历程的总结性提示。在钟看来,“回鄉”非一次性完成,身体、心理及认识上都需要且要求不断的回鄉。最终,他把“回鄉記”定为这张专辑的名称。这是钟永丰和林生祥这对黄金搭档合作20多年后,钟的第一张以大陆乡建和工艺复兴为主题的专辑,而小河的加盟,更为这张专辑赋予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歌谣和乡土韵味。
2021年10月,在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的“南坡秋兴”活动上,小河首演了《回鄉記》中的《知了歌》《南方有酒丹鞠酿》和标题曲《回鄉記》。
06
新生:民艺永续
《民艺永续》
制作:ELLE津梁工作室
时间:2023年
时长:2分30秒
今时今日,我们再谈民艺永续,该从何处着手?如何才能令其永续?除了记录、展示以外,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工作是去启发“民艺”重回当代生活现场的可能,让人们意识到民艺并非古物,全然能够以当代的外表和形式完成转化。
2023年,ELLE津梁工作室携手左靖工作室共同设立“民艺永续”专栏,不从怀旧出发,而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持续性地观察、记录国内民艺产业涌现的新生力量。
民艺新产业,聚焦传统民艺在当代设计应用中所产生的供应链、产业链;民艺新美学,重新挖掘民艺背后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属于当下的美学,同时探索传统民艺在现代科技中再设计的可能;民艺新可续,重拾民艺内核中的惜物传统,同时关注研究、记录、挖掘与拯救民艺、令其永续的人与相关机构。
我们并非一味地拒绝工业生产,而更希望培养大众的消费自觉,通过支持可持续设计、公平贸易,避免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同时有意识地加深自己对多元乡土传统的认识。
07
遗产:摩雅的世界
《摩雅的世界》
艺术家:Jean-Charles Penot
数字艺术:陈湛 RK
本地调研:岩砍
研究团队:翁洼雨林探索
制作团队:Hybrid Studio
时间:2021年
时长:4分20秒
2016年,左靖工作室受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的委托,作为申遗项目的一个子项目,为景迈山上的多个传统村落进行乡土文化梳理和展陈利用等工作。六年间,项目共邀请了各行各业的数十位创作者和专家参与,所产出的文化内容陆续在景迈山上以常设展览的形式呈现。
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个致力于景迈山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翁洼雨林探索,并委托他们创作了这支短片。
在傣语中,“景”意为城或寨,“迈”为新,“景迈”即指傣族迁徙而建的新城或新寨。景迈山上的傣族世居于此,自称“傣莱”,即山头上的傣族。
傣医药作为一门民族医学学科,是傣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收集了上千种草药,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药方。傣族称行为高尚的人为“雅”,故称医生为“摩雅”。
傣族医学拥有长达2500年的悠久历史,被列为“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它是一个以生态群落、自然和信仰为基础的美丽学科。其传统理论认为风、火、水、土是构成自然界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即四塔;而人体生命的构成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摩雅的世界》试图探索这一精神疗法及其背后的核心观念:照顾周围,即为照顾自己的开始。
08
遗产:最后的Ka Nan Xian
《最后的Ka Nan Xian》
艺术家:Jean-Charles Penot
数字艺术:陈湛 RK
本地调研:岩砍
研究团队:翁洼雨林探索
制作团队:Hybrid Studio
时间:2021年
时长:3分40秒
最晚于公元10 世纪,布朗族先民已迁徙到景迈山并发现、驯化、栽培茶树。此后,他们世世代代在此居住,和茶林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
达曼,是布朗族的祭司,布朗语音译为Ka Nan Xian。他们学习研究傣文经典,是布朗族较大的宗教活动的组织者。达曼除了为人诵经占卜以外,大部分时间也会用来从事生产劳动。古代达曼负责全寨的土地分配、租借,与外寨交涉、接纳外来户、主持祭祀、婚丧仪式以及节日活动等重大事物。新的达曼通过占卜的形式在村寨中的成年男子中选举产生,无任期年限,其主要职责是通过宗教仪式与万物神灵对话。
影像里的达曼作为景迈山地区布朗族最后的一位,在年幼时就进入佛寺学习十余载,经过层层考验与选拔,通过了最终的测试才正式成为一名达曼。他几乎熟悉布朗族人神对话的所有仪式,通晓布朗医药疗理,颇受布朗族人敬重。
目前,景迈山的布朗族达曼相继过世。希望我们能借助影像来感知布朗族人生命里的两个领域:现实(世俗)领域和神圣领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获取食物、繁衍后代的行为属于现实(世俗)领域;同时,他们在神圣领域对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产生祈求和依赖,冀图用这些力量解决生存和繁衍方面碰到的困难。
《最后的Ka Nan Xian》亦由左靖工作室委托翁洼雨林探索创作完成。
展览现场
“手艺与遗产:面向过去的未来”展览现场
南头古城U5城墙遗产工坊,2023年8月,摄影:王彦之
展览信息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分展场:南山区南头古城
展览主题:春景梧桐-城村拼图
策展人:张宇星、韩晶
展览时间:2023年8月18日-11月19日
指导单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深圳万通南头城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南头街道办事处
空间设计:趣城工作室
视觉设计:韩家英设计
Exhibition Info
9th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Shenzhen)
Sub-Venue: Nantou City of Nanshan District
Exhibition Theme: Urban Village Tangram
Curators: Zhang Yuxing, Han Jing
Exhibition Time: August 18-November 19, 2023
Supervisor: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rganizer: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ommittee Publicity Department,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ulture, Radio, Television, Tourism and Sports Bureau
Co-organizer: Shenzhen Wantong Nantou Cit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o., Ltd, Shenzhen Vanke Co., Ltd
Supporter: Command Office of the Nantou City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Leading Group, Nantou Sub-district Office
Spatial Design: ARCity Office
Visual Design: Han Jiay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