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0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会计”往事(三)

张老师人在加国 张老师海外聊史 2020-10-13


就像《阿凡达》里奇异、闪光的植物通过根须分享消息一样,当时九州的花草树木听说大禹当上天子之后,一根根、一棵棵都精神抖擞起来,愉快、茂盛地成长着,把九州方圆装扮成九州花园,美不胜收,比天堂还美。


所以青龙从天上下来,懒洋洋地躺在郊外的草地上,肚皮朝上,爪子交叉着,无所事事地望着天空发呆。


大神祝融出现在崇山,向大禹表示热烈的祝贺。(“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

       

天帝没来是因为他已经没什么礼物给大禹了,天下、姓氏和玄圭,该给的或者不该给的他全都给了,只好派祝融作为代表致意。


只是他实在不该派祝融来,祝融可是杀死大禹父亲的凶手啊,当然这是《山海经》说的,《山海经》据刘歆和郑玄说是大禹口述的,如此一来,我的思绪一下就凌乱了,替大禹着急,他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语气迎接祝大神的到来?

       

祝融可能挺天真的,以为自己在羽山杀死鲧,他出现在崇山就相当于套上马甲,大禹就认不出他了。


他选择的降落地点崇山,甚至比羽山还要糟糕,因为鲧的爵位是“崇伯”,祝融以这样的方式祝贺鲧的儿子、纪念禹的父亲吗?


崇山在湖南张家界,那是三苗首领讙兜的流放之地,祝融是去警告讙兜不要作乱?


三苗都灭了,讙兜成了光杆,还能干什么?祝融到底是太会选地方还是太不会选地方?

        

大禹估计也不敢计较,祝融是喜怒无常的大神,心情好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人生灶起火做饭,心情不好他能把做饭的人变成烤肉。


再说大禹当时忙得很,也没时间跟祝融计较。他还要赶去洛水迎接乌龟,《竹书》载 “洛出龟书,是为《洪范》”,看起来魏几道所说“天乃赐洪范九畴”是靠谱的,但遗憾的很,时间上错了。


魏几道说的《洪范》是大禹治水之前所得,是治水技术指南;《竹书》则说“禹治水既毕”,《洪范》才出现,那么分明是奖品。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洪范》很有范儿,很神奇,和它的使用者大禹都被儒家当成压箱底的宝贝。

        

大禹的神奇经历别说五帝比不了,连伏羲都比不上,伏羲有的他全有,伏羲没有的他也有。


伏羲尽管有蛇身,生前也没有被“封神”,虽然他老婆是女神。伏羲当年不是有白马献河图吗?大禹也有河图,只不过不是白马所献,而是人面鱼身的河精,伏羲时代的“河马”进化为“河精”这个可以有。


河精钦点大禹治水,又把治水的技术要领画在“河图”上,大禹这才成就千秋大业。(“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 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难道魏几道说的“天书”是指这份“河图”吗?


时间倒是对得上,就是内容出入较大,一个是文字,一个是漫画,看来要解释得严丝合缝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天帝提供息壤,河精提供河图,大禹想不成功都不行。鲧就没这么好命。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山海经》和《竹书》的巨大差异,再次证明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想象力是如何天马行空翱翔于现实之上的。


更牛叉的是,大禹死后又被封了一次神,被道教收编为三官大帝中的水宫大帝,另外两宫是尧和舜,尧是天宫大帝,舜是地宫大帝。道教是最善于整容的教派,韩国的整容术跟道教比起来,天上、地下之别。

        

《夏本纪》里对大禹当上天子之后的作为一笔带过,只说他让伯益主政,十年后东巡死于会稽山。《竹书》提供了详尽得多的夏天子编年史。


大禹元年,首先做的事便是迁都,把舜的都城从山西搬到河北冀州,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开舜的影响力,舜行天子之职28年,在位39年,影响力太大了,大禹在舜的旧都为帝,就活在舜的阴影之下。


如果大禹真的是被“禅让”的,他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也就用不着伤筋动骨迁都。


舜当年也干过同样的事,把都城从太原搬到蒲阪。大禹迁都是政治上高度成熟的表现,后来他孙子太康迁都则纯属瞎胡闹。

 

大禹在“希望的田野”向列邦颁发“夏时制”,当然不是现在的夏时制,我也不知道那个大禹的“夏时制”内容是什么。


但是没关系,孔子的弟子们认为他们的老师知道,说孔子主张天下都学习夏朝的历法,《礼记》给“夏时制”起了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夏小正”。


遗憾的是,现代研究表明,“夏小正”并非源于夏朝,它是关于战国中期的气候、气象和星相的记载,按月而记,是月历 。


众所周知,《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门弟子作品,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春秋末期的孔子不可能知道“夏小正”,“夏小正”纯粹是他的徒子徒孙们在战国时编出来的。连历法都编,还有什么不能编的?


大禹还做了件特别有名的事,把天下的铜都收集起来,铸成九鼎,每州一鼎。有人怀疑“九鼎”之说,但笔者认为这个还真有可能。


鼎不必是青铜,红铜、黄铜都可以,大禹是个讲排场的人,搞个九鼎撑场面很符合他的作风,起码比“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靠谱得多,黄帝铸鼎的传说,是方士们拿来忽悠英明神武的汉武帝的。


大禹的九鼎被夏商周当作传国之宝,每鼎逾千斤,周室衰微时,各大诸侯都对九鼎虎视眈眈,“问鼎中原”即由此而来。


秦武王赢荡(这名字起的)就是因举鼎而死,他自侍力大无穷,非要秀一把举重,那鼎实在太重,赢荡用力过猛,腰裂而亡,他举的东西重如泰山,他的死轻如鸿毛。


待续。。。)


(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会计”往事(二)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会计”往事(一)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功成身“进”(四)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功成身“进”(三)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功成身“进”(二)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功成身“进”(一)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九州方圆(四)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九州方圆(三)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九州方圆(二)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之九州方圆(一)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四)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三)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二)

趣读历史:半遮面的夏朝(一)

文明的序曲:点评三皇五帝(二)

文明的序曲:点评三皇五帝(一)

神奇的五帝

神奇的三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