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台湾施政:改造国民党推行地方自治(图)
1949年蒋率国民政府退至台湾,内忧外患。党内一片衰败颓然,台湾当地经济通货膨胀、生产萎缩、物价飞涨、外汇短缺。
在这紧要关头,蒋积极推动国民党的改造与重建、土地改革以及地方自治直选。台湾也由此奠定了现代化基础,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回顾这段历史,以今日的目光来看仍觉有不可思议及惊心动魄之处。我们不禁疑问:国民党在台湾是如何艰难地走过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在大陆惨败后的国民党何来勇气在台湾进行直选?对于台湾的近代化历程,我们应有何反思?
1949年到1953年,是对台湾发展关键的年代。虽然在这里是跟大家分享台湾的故事,我想其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故事,台湾过去所经历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大家可以共同分享、共同反思,甚至进一步作为我们今后发展的参考。
1949:风雨中飘摇的台湾
1949年,国民党失败,撤退到台湾。1949年的台湾政经情势,可以说是在风雨中飘摇。过了今天可能没有明天,当时国际社会都不认为台湾能够生存下去,因为当时台湾通货膨胀、生产萎缩、物资缺乏、外汇短缺。
1948年下半年,零售物价指数飞涨22倍,1949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物价上涨52.6%,人民怎么生活?
不但如此,大批国府官员、军人、眷属及平民涌入台湾,台湾当时一共500多万人口,突然增加200多万人,台湾当时的情况很凄惨。
更糟糕的是,台湾当时整个农工生产是停滞的,因为台湾72%以上的产业是控制在统制经济的手里,也就是计划经济掌握了人民大多数的经济生活。
很多人以为台湾一直就是市场经济,其实并非如此。1949年台湾是个十足的统制经济,国民党花了十年的时间才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1949年的台湾,工农业生产停滞,政府也收不到税。当时银行利率已经高到125%,仍旧收不到钱怎么办?
台湾银行就只好猛印钞票,结果就是通货膨胀,物价每天上涨。台湾银行连50万美元的信用状都开不出来,国际社会不承认,当时台湾的货币机能几乎是崩溃的。
不但如此,为了应付解放军可能的攻击,蒋将一半以上的预算都放在军事防御。
1949年的台湾是市场失衡、产销失灵的社会,整个经济的循环都无法运作。
台湾经济原来控制在日本殖民政府手中,生产与销售都是为了日本的需要。日本人一走,这些生产链及服务链立刻瓦解了。
1949年蒋到台湾之后,马上想到稳定统治,然后就是稳定经济,恢复农工生产。
怎么办?那就要进行改革。
蒋改造国民党
在1949~1953年这一关键年代,蒋做了这几件事。第一是彻底改造国民党。第二是稳定社会。第三,重建台湾的经济。
国民党的改造最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创立了革命实践研究院,相当于中央党校。另外设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取代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
1950年8月5日正式成立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蒋亲自挑选了16名比较年轻的党员,也是他比较信赖的党员,彻底改造国民党,抛弃派系。
蒋另设“中央评议委员会”,原来国民党各派系元老党员任命为评议委员,地位高,但是有名无实。表面上对他们颇为尊敬,实际上是架空他们。
这样的做法在大陆时行不通,但是到了台湾,这些人手下没有兵,也没有办法。
最跌破大家眼镜的是,公布“中央改造委员会”时,与蒋关系密切、长期主管党务的CC系领导陈立夫、陈果夫(所谓的“二陈”)竟然没有在名单中。
根据私人回忆,那一天CC要员看到名单,发现他们两个都没有上榜,简直是惊讶到不知所措。蒋决心对CC派开刀,杜绝党内的派系。
当时陈果夫已经病重,蒋认为陈果夫已不重要。至于陈立夫,不但不在改造委员会的名单上,而且蒋要陈立夫出国,而且是立刻出国。
根据蒋的日记,1950年7月17日,蒋告诉陈立夫,让他出国。陈立夫说不愿意出国,保证一定不再涉入正治。
陈立夫也知道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他们有很大的责任,蒋就跟他讲,你可以不牵扯正治,但是你旁边的人怎么可能不让你做呢?只要你人在,他们就会聚在你的周围,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走。
陈立夫不高兴,但是也没有办法,陈立夫去看宋美龄,宋美龄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希望你出去之后心平气和,每天读圣经。
陈立夫很无奈,他指着墙上蒋的照片说,那个上帝都不管我了,这个上帝还管的了吗?
可是站在蒋的立场,陈立夫不走,CC系就还会继续作怪。在改革中,有很多没有办法说清是与非的问题。
此后,陈诚开始铁腕改革,陈诚颁布戒严法,对出入境做严格的限制。蒋在下野之前让蒋经国等将国库的黄金运到台湾,陈诚的币制改革就是用这760万两黄金作为准备金。
当时还在打仗,这个钱其实很快花完,台湾真正站起来不是靠这760万的黄金和美元。
决心推行地方自治
蒋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地方自治。关于台湾的地方自治,根据一些档案和我做的口述历史,我才知道这些事,对我也很震撼。
蒋在1950年决心地方自治,1950年1月大事表上只写了四个字:“地方自治”。他希望在台湾实行直接选举的省议员、县市长等,提出之后党内立刻反对,包括他身边的人也反对。
反对的原因,第一,1950年初的台湾还在风雨飘摇中,站都站不稳,谈地方自治和选举实在不切实际。
第二,台湾本地人占台湾人口的85%,大陆来的人大概是13%,如果直接选举,那大部分的权利就会被那85%的人拿走,国民党在台湾的控制就没有了,整个台湾就掌握在本地人的手里,那国民党哪还有立足之地呢?
但蒋非常坚持,当时负责台湾地方自治的阮毅成,他儿子阮大仁亲口告诉我的,尽管面临党内反对,蒋排除万难实行了地方自治。
首先成立台湾省地方自治研究会,研究规划,同时为配合地方自治,改造委员会在1950年9月,通过一项决议,把烟酒及林业的管理及税收改由地方政府接手,此举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税收的来源。
大家不要忘记了,1950年的台湾是怎样的?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1950年7月2日,台湾省第一届县市议会议员选举展开,国民党很谨慎,没有一次性选,而是分区、分六期办理,花莲县最早举行,试点成功,再扩大到屏东县、高雄县、高雄市、台南县、台南市、台中市、彰化县、嘉义县等。
接着选举县市长,地方首长当然比县议员更重要。国民党把选举分为八期办理,每一期两三个县市,因为这样比较好控制。
这也顺利完成,然后是台湾省议会的选举,也很顺利地完成。整个地方自治在两年内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各基层的乡长、区长、镇长、村长、里长等也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我在三个月之前才在蒋日记中看到这样的故事:1950年12月台湾省第一届民选县市长选举期间,台中市市长选举竞争激烈,无党籍候选人杨基先、国民党候选人林金标,另一位非国民党籍候选人廖朝洲竞争市长宝座。
廖朝洲无足轻重,主要是杨基先和林金标的竞争。杨基先是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士家子弟,在竞争中不免批评国民党,蒋密切关注他的言行。
杨的声势看好,眼看就要赢得选举,蒋忍不住了,12月27日,他打电话给省主席吴国桢,让吴告诉杨基先自动退选。
结果吴国桢回报,对方同意退选,而且“态度良好”。这下子蒋反而不好意思了,觉得不安,认为自己干涉选举的做法“处置不当”,考虑了三天,在1950年12月30日,他决定仍旧依法进行,不加干涉,即使国民党候选人失败,“亦无愧色”。
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吴国桢后,觉得“寸衷大乐”。吴国桢打电话告诉杨基先之后,杨也欣然接受。
最后的选举结果,国民党失败了,第一届台中市市长是一个非国民党的人。
我问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们以为国民党到台湾,那么庞大的党政军力量一定是控制这个控制那个,却没想到第一届台中市市长不是国民党人!
最后选台北市市长,特别重要。可惜出现一个更厉害的人,叫吴三连,他们的家族就是今天的统一集团,比杨基先还有影响力。
国民党内各种想法都出来了,让他退选或是延后选举,但蒋最后还是决定不干涉选举,吴三连最后高票当选。
所以,第一届台北市市长,也不是国民党人。我看到之后很感慨,我相信蒋、陈诚等国民党领导,当时也不懂选举,他们只知道要皿煮,但并不知如何实行皿煮,他们都是在挣扎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作者:郭岱君,蒋日记研究第一人)
写历史比较敏感,难以把握,为防止失联,可以加张老师聊史个人号:
lily39679
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备份一下防止失联,有些文章发不了就发下面号朋友圈了。
(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回顾历史(五): 德国为什么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 教训?
长按二维码关注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每天更新历史
---------------------------------------
要是不瘦下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加拿大原装进口 Organika藤黄果胶囊瘦身减肥 降低体重,轻松享瘦,拒绝肥胖,增强饱腹感,安全不反弹,加快脂肪代谢。使用者反馈:自从吃了这产品以后已经减了差不多20斤了,让我每天能非常自信的出门,现在不但肚子游泳圈没了,手和腿腿都比以前细了很多,特别是脸已经消了一圈,穿衣服都比以前好看多了,准备坚持吃下去,相信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