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海寻声》,“语保人”的纪录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宝 Author 语保志愿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48cval0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足荣杯语保微电影大赛  一等奖《南海寻声》



大鹏方言调研小组负责人王莉宁教授说:

“语保人参加的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然而我必为输者。”


主创于雪说:

“语保人”记录方言,而我在记录方言的同时,也要记录“语保人。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语保工作者、理解语言保护的艰辛和价值,从而唤起更多的人对方言的热爱、保护和传承。”


《南海寻声》简介


《南海寻声》旨在介绍语言保护工作,展现大鹏方言魅力,呼吁人们关注、保护方言及方言文化,留下乡音、记住乡愁,增强文化自信。


2017年8月1日至8月13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调查小组一行11人,在王莉宁教授的带领下到广东省深圳市鹏城村调查大鹏方言。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调查小组


《南海寻声》真实记录了大鹏方言调查工作过程,介绍并解释了语保工程工作规范,同时记录了大量自然真实的大鹏方言语料。影片中凡涉及方言的部分使用国际音标标注字幕。


用国际音标标注的字幕

 

此外,本片还重点展示了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鹏山歌,由79岁高龄的大鹏山歌传承人欧进兴大鹏山歌队演唱,展现了大鹏方言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


大鹏山歌传承人欧进兴


大鹏山歌队



知多D: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2015年发起的大型文化调查项目,目标是用统一、科学的规范体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超过1500个调查点的语言资源进行抢救性的调查保护。


最终将建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语言资源数据库,并以数据库、互联网、博物馆、语言实验室等形式向学界和社会提供服务。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官网截图


2015年3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其核心任务是负责“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知多D: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以《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 汉语方言》为标准,每个调查点选取“老男”“青男”“老女”“青女”四位发音人。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 汉语方言》


其中,“老男”发音人任务最重,需要介绍调查点概况,朗读1000 个单字、1200 个词语、50 条语法例句,演示讲述和对话、口头文化以及地方普通话。调查人员使用国际音标全程记录,称为“纸笔调查”


纸笔调查


在本次调研中,纸笔调查整整进行了8天。在此期间,于雪全程拍摄,担心错过任何一个有趣的瞬间。不过,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后期素材筛选和听译字幕的工作量。


规范摄录


与以往方言学者的独立研究不同,语保工程除了纸笔调查,还增设了规范的摄录环节。语保摄录对环境噪音有严格要求。


于雪独力承担《南海寻声》导演、摄影和编剧工作,但英语专业的她又是如何与语言资源结缘的呢?


于雪与《南海寻声》


于雪,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2015级本科生,也是“语保志愿者高校代言人”。


2016年下半年,于雪选修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办的“语言文化及其保护”北京学院路地区校际公选课。她每周认真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语保专家的精彩授课,激发了她对方言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2017年6月,于雪和肖采萱等六名同学成为了北京语言大学第一批语保志愿者。志愿者的身份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到方言专家学者的工作,萌生了参与田野调查、为“语保人”拍纪录片的想法,并得到了语保中心副主任王莉宁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幕后花絮——得道多助


田野调查和拍摄得到了大鹏各方积极主动的支持和帮助。


大鹏博物馆的翁松龄、黄文德、曲文、赖继良,协助调查小组寻找合适的发音人,并提供博物馆会议室作为调查场地。


大鹏镇原副镇长、诗人罗育灿,听说拍摄团队要记录大鹏方言文化风采,专程邀请了79岁高龄的大鹏山歌传承人欧进兴和大鹏山歌队,现场演唱、配合拍摄。


广东省大鹏山歌传承人欧进兴

大鹏镇前副镇长罗育灿

《南海寻声》导演、摄影于雪

(从左至右)


拍摄结束后,还有四天就是足荣村杯微电影大赛的截稿日期了。身为学生记者,于雪注重时效性,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成品,展示大鹏方言调查,更好地体现《南海寻声》的价值。


坚定这一想法后,于雪从350GB的视频中筛选出精华素材,写好解说词,请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主播杨辰老师配音。杨辰老师仅用一个上午就完成配音解说的录制


由于于雪和肖采萱都不懂粤语,他们紧急求助初中同学,将粤语翻译成了普通话。此外,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于雪坚持给方言纪录片制作中英双语字幕,便请同班同学、《说书人》的字幕翻译陈烨提供帮助。她在三天内完成了字幕翻译及校对。


最终,她们在足荣村杯语保微电影大赛截止前完成了《南海寻声》的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寻声》片名的选定,得到了王莉宁教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最后,经过团队的多次讨论才定名。


于雪、王莉宁教授、肖采萱在大鹏所城的合影

(从左至右)


如今,语言资源流失消亡的速度远远快于抢救记录的速度,仅仅依靠语保工作者的努力是无法阻止的。


唯有方言使用者自觉意识到方言之美,愿意使用方言、传承方言,方言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方言所承载的优秀的、多样的文化才能经久不衰,文化自信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团队介绍


1. 导演/摄影/编剧:于雪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2015级本科生,语保志愿者高校代言人。

2006年起,在全球发行百强报纸《大河报》担任学生记者;2009年,成为河南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2016年8月,任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编辑。


2017年2月,独立拍摄制作方言纪录片《麦田守望者》,获“故乡•说”创作大赛二等奖;导演、拍摄《说书人》,荣获第四届北京语言大学微电影大赛最佳人气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单元二等奖、入围中国传媒大学半夏的纪念影展、第二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学生单元”最佳纪录片提名。


2. 后期制作:肖采萱

北京语言大学汉英法翻译专业2016级本科生,北京语言大学语保志愿者。在《说书人》中负责后期制作。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1.念念不忘,必是故乡



材料|《南海寻声》创作团队

编辑| 语保志愿者工作站吴倩仪

|语保志愿者|

|语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