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b3.0 :创造去中心化新世界还是下一个中心?

紫东君 人民中科 2024-01-09



开放、隐私、共建,Web3.0正从三个方向改造重构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即以核心互联网公司为节点的Web2.0。



关于Web3.0,在之前的文章《深度探讨 | Web3.0给予中国的两大挑战》《纵观 | 全球Web3.0之门正徐徐打开》中,做了详细介绍与分析。

在Web3.0世界里,所有权和掌控权都是去中心化。理论上,建设者和用户都可以享有特定网络服务。在全球区块链技术热潮的带动下,Web3.0能否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是否真如其所说是颠覆网络世界的科技革命?

真正的去中心化能否到来,也仍是一个未知数。

不完全割裂,Web3.0与Web2.0长期共存


Web2.0和Web3.0并不是完全割裂,而是长期共存。

虽说一代新人换旧人,但在商业世界里,新模式的出现并不能立马换掉旧模式。

就像移动互联网已经出现了十几年,并不意味我们不再使用PC互联网了。

Web3.0的出现,也不意味着Web2.0就会被立马淘汰。事实上,二者之间需要互相融合、弥补,这中间会是一个长期共存的状态。

不妨从Web1.0开始说起。Web1.0时代,我们可以在网站上接收海量信息,但无法参与其中。这一时期,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是最闪耀的星。

从Web1.0到Web2.0,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户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参与交互。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腾讯、网易等Web1时代的明星企业就被淘汰了。

能在Web1.0时代把“信息接收”的用户体验做出色的企业,在Web2.0时代往往也能把“交互”做的成功,从而持续稳住地位。比如,腾讯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头部选手。

从Web2.0到Web3.0,在可读可写的基础之上,最大的两个变化就是:“去中心化”和“可拥有”。Web3.0更多是在平台的参与者关系上,进行了升级。

如果Web2.0平台本身的体验足够好,同时又能在“去中心化”和“可拥有”的变革上走在前头,那么它同样能在Web3.0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Meta在Web2.0时代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巨头,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当然其过于去中心化、侵犯用户隐私也广受诟病。如果它在这两件事上彻底纠正,也能在Web3.0时代取得成绩。

从底层的商业逻辑上看,Web2.0和Web3.0也会是一个长期共存的状态。拿社交模式来说,区块链的功能其实还不够完全成熟,必须在效率和公平上做出妥协,这意味着无法构建一个百分百可用的Web3.0社交平台。

正确的做法是,某些数据和功能最初还是需要Web2.0里的中心化,然后随着平台的成熟慢慢将数据分散到网络中,形成去中心化。

而且就市场容量来说,企业也无法立马摒弃Web2.0、拥抱Web3.0。就像FTX所在的数字货币市场容量,现在还远远赶不上Web2.0时代里的股票市场。

市场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某些企业等不了那么久,所以才会出现FTX往股票市场布局、Web2.0企业往Web3.0加速的现象。

总之,从过去的经验、底层的商业逻辑以及市场空间来看,从Web2.0到Web3.0会是一个长期的共存状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持续向前。

Web3.0落地,区块链是关键但非唯一



业界普遍认为,Web3.0能否落地,其核心要素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水平都极高的网络,人们可以在一个共享账本中储存数据、交换价值并记录交易活动,而且这个账本不受任何中心化实体控制。这一特性完美契合了Web3.0的“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可以说,区块链网络是Web3.0的支柱,Web3.0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数据共享、用户主导、用户共建、成果共享、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意在解决Web2.0带来的生态不平衡、发展不透明等问题。


在Web3.0中,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去中心化网络,参与者可以参与记账、存储管理数据,并获得收益。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是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维护。

“去中心化”保障了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均等,且任一节点的损坏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去信任”让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无须互相信任,保障了系统的运作规则公开透明、数据内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指的是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方便机构监管。这些特性满足了人们对于Web3.0和互联网未来的美好想象。

但目前区块链网络无法同时兼顾扩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这三项要求

以数字货币为例,区块链运用了大量的加密算法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广泛应用的加密算法仍然存在被破解的风险,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智能合约漏洞的风险。利用区块链技术洗钱、偷税漏税、诈骗的事件屡屡发生,区块链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对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同时,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为Web3.0时代的到来铲除技术安全隐患。


尽管Web3.0和区块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Web3.0并不等于区块链。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信息网络,区块链生态则是包含以这个去中心化数据库为基础的协议和应用。而Web3.0大于区块链生态,因为Web3.0 需要更多的内容,例如,去中心化存储,需要更多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Web3.0应用比区块链应用可以包容更多的内容。所以,区块链是Web3.0的核心、关键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成分,区块链技术也只是实现Web3.0的技术手段之一。

Web3.0:去中心化还是制造下一个中心?



目前,人们对于Web3.0的构想是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以用户个人数字身份、数字资产和数据完全回归个人为前提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

用户的每一个互动都应该被记录且量化,并且用户掌握自己的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在Web2.0时代,用户和平台之间更类似于“支配-依附”的关系,而Web3.0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数字空间。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文旅专家徐鹏认为,在Web3.0的世界里,用户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数字身份体系,基于“创造价值-确定权益-获取收益”的数字经济系统。

Web3.0宣称基于完全开源的架构,不受单个或某些特定组织的控制,并将通过区块链架构完全去中心化。相关从业者表示,Web3.0时代,用户所创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归属于用户,用户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与他人签订协议进行分配。这也是Web3.0的鼓吹者最关注的特点,它既能最大限度保护数据安全,又能阻止个别拥有超级算力的用户形成中心,是去中心化的典型体现。


另外,现在的互联网更多是被少数技术巨头和企业以压倒性的力量控制着,它们充当数据和算法的守门人。这似乎是更多互联网公司的“套路”,即从一开始就炒作“去中心化”的概念,等更多用户进入平台之后,便形成中心,拥有其他用户无可比拟的“特权”。从互联网初期的门户网站到后来的电商平台,再到后来的短视频平台等,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习惯”。这些自我标榜“去中心化”的平台,最后却变成了超级网站的平台,扼守流量入口,挥舞着影响力“大棒”赚取巨额利润。

是时候对“去中心化”祛魅了


Web3.0的底层架构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由一个个区块连接在一起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并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而成。根据《Web3.0:新范式开启互联网新阶段》研究报告,区块链上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存储着一样的数据,任何一个节点对文件修改(比如交易)都需要半数以上的节点确认同意(consensus),信息一旦发生变动,链上的其他人都会知道。因此,篡改区块链上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理论上节点的数量越多,去中心化程度就越高。

然而,正如货币政策“不可能三角”一样,以区块链为基础架构的Web3.0也存在去中心化、安全和效率的“不可能三角”。传统意义上,任何一个体系都应该拥有足够的安全性,而Web3.0又强调去中心化特征,由此,其效率较低问题也开始凸显,效率指每秒处理交易的笔数(TPS)。这就不可避免造成效率冲突,即在算力一定的前提下,效率便难以保证,而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一定会造成算力的差异拥有更高算力的用户相应地便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与去中心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此外,去中心化的监管风险也不可忽略。因为当前提出的Web 3.0架构都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如果决策管理机构也是分布式的,而且需要多方协作,那么对Web3.0的监管就变得非常困难。而现有针对区块链应用的监管框架仍不成熟。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与延伸。如果把Web3.0理解为新的媒介的话,那么使用它的人始终是这场技术革命的核心。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心化,至少在一些层面必须接受“中心化”的参与,比如涉及法律、监管和指导性政策等方面。


所以,这场涉及众多领域的技术革命真能像它鼓吹的那样达到去中心化的目的吗?

最后,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往往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在其产生明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前,需要多方培育、共同发展。Web 3.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需要更长的发展时间以及更成熟的发展土壤。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区块链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对数字藏品等持谨慎态度,对代币、匿名机制等则明令禁止,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严格把控风险。相信Web 3.0在坚持技术创新和需求创新的同时,能够做好生态培育,为千行百业赋能。

责编:岳青植
监制:李红梅

END


参考来源:

1.《新一代互联网渐近,Web3.0下一步爆发或在应用层》华夏时报
2.《巨头向往的Web3公司,正“调头”冲入Web2》虎嗅APP
3.《去中心化的 Web3.0,会成为下一个中心吗?》人民邮电报
4.《Web3.0,勾勒下一代互联网模样》人民邮电报
5.《三层技术架构撑起Web 3.0》科技日报
6.《姚前: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中国金融杂志

往期回顾

7.12筑牢网络安全基石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政策共振期

7.08提升国家网络防御能力 直面美国更大规模网络战

7.05隐私当“隐” | 莫让“人脸识别”助长“人肉搜索”


关于人民中科人民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是人民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人工智能技术引擎”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拥有世界领先的内容理解技术,核心产品是跨模态智能搜索引擎“白泽”,初始应用场景是数字世界的安全,目标是成为全球内容科技领导企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