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合·团队·实证·创新——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毛浩然教授 科研琅玡榜 2022-12-05

摘 要:多学科集成融合是青年学者科研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实证研究是不容忽视的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青年学者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超越学科界限,团队协作,集思广益,融汇贯通,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多进行基于语言实际的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主题词:多学科;集成融合;科研团队;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10)01-0086-06


1 引言
  大师名家们的科研方法有目共睹,其笔下有关科研方法的论述也时常见于专著期刊,这些论述虽难以完全解释青年学者的科研困惑,亦足以给人颇多启发。笔者所发表的数十篇论文中颇多摸爬滚打的入门之作,暂时本不宜专题探讨科研方法,但经常耳闻目睹青年学者科研的诸多困惑与误区,如因担心微言轻而将建设性感悟推到“十年磨一剑”后才解禁,可能更合时宜,也可能“等到花儿都谢了”。笔者不太认同科研捷径之说,如果确实有,那少走弯路便是捷径。希望本文的点滴拙见能为青年学者少走弯路及时提供建设性参考,则虽心中惴惴亦欣然释怀。

2 经验、学习与科研
  2.1 “经验”与“科研”

  面对事实并不一定都能正确挖掘或抽象出其中的理论,而理论却一定来自于特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少青年学者的学术论文却给人一种感觉:由类似“我认为……”带出的理论、观点随处可见,而这些理论观点所依据的事实证据的发现过程及其展示事实证据的方法却显得比较单薄。当然,这样的研究成果并非全无根据,其它学者尤其是外国学者的论著、论断或者几个事例,是这种研究的主要根据,而其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建立在新发现的事实基础之上就很难说了。因此,“如果你认为你说出的理论很特别,那你最好先说出新发现的事实——这种新的事实应该是规范的研究程序运作的结果,并得到规范的描述和展示(白建军,2008)。”少一点“我认为”,多一点“我发现”。目前在青年学者的科研中,通过实证分析来发现事实仍未蔚然成风。“应该怎样不等于实际上怎样”意味着“应该怎样”的判断本身有时就值得怀疑。经验只能是科研的起点,而不是科研的终点。

  2.2 “学习”和“研究”
  一些青年学者分不清“学习”和“研究”,表现在他们的论文中主要有几多几少:“综述多于分析,观点多于观察,发明多于发现,演绎多于归纳,想象多于经验,外来多于本土,结果多于过程,复制多于临摹(白建军,2008)。”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论文套路:“乔姆斯基说……索绪尔说……韩礼德说……某著名学者说……而我认为……”或者“某某问题上的肯定说认为……否定说认为……而我的意见是……”。当然,谁都有表达意见的自由和权利。可问题是,你的“认为”是超过了这些学者的认识呢,还是仅仅表达你对这些学术思想的理解而已?如果说实现了理论上的超越,恐怕连自己也不太相信。如果说只是说说自己的理解,那别人为什么不去直接读这些原著而要来花时间听你转述呢?这种套路作为学习心得可以,但真的不能等同于做科研。况且,如果没有带来一定的知识推进,其意义就打了折扣。此外,还有一种论文讨论是:“某某国家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所以我国应当……”这种模式起码有两个危险:首先,未经比较而仅仅用一个样本代替总体,何以见得这个单一样本是最具代表性、最值得借鉴的样本?何以见得其他国家不存在比这还好的体系设计?其次,一个再完美的样本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环境,不去比较两者在这方面的异同, “所以我国应当” 的结论何以成立?
  学习与研究的区别之一是: 能否恰当、娴熟地运用科学方法去发现并解决某个学术问题。科学方法就是如何获得知识的知识。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视。了解别人成功选用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在学习,而自己成功选用科学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做研究。较之于学习而言,研究之所以更具能动性和原创性。就在于在研究活动中,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有效桥梁是科学方法而非各种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罗列。

3 中国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
  3.1 集成融合:博采众长,学科贯通

  集成是指实现系统的功能,将系统内各个成分进行有机地连接与再创造,从而完成系统的特定功能。集成不等于集合,也不等于网络互连,“它不仅蕴含要把各个分离部分物理地集合在一起外,还包含要将这些分离部分在逻辑上互连起来,彼此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程光旭等,2 0 04)。”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站在科学方法论哲学的高度,超越学科界限,不断拓展科研的深度和广度。
  有关多学科融合(或整合)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少专家均有论述(谭学纯,2000;胡壮麟,2007,2008;姜望琪,20O8;刘大椿,2008)。本文所指多学科可以指语言学中的多个分支学科,也可以指语言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观,到20世纪末的认知科学的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内涵。新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导致的多媒体、多模态和多元智能的出现, 以及连接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索,都证明了跨学科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讨论语言学时,很少局限于句法学,而是从语义学、词汇学、句法学、音系学、语用学等各个学科通盘考虑。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音系学也是在对元音、辅音、超音段成分进行“合二为一”的整理和归纳,才总结出其合成规律(胡壮麟,2007)。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便是为了解释人们如何发现、制定、解释和使用语言符号。今天,随着通过身姿、动作、声音、图像等手段的表述和复制,人们要研究的已经不仅是语言符号,而是多元符号,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述和解读语法中难以描述的“口是心非”、“顾左右而言他”等言语事件。
  学科阻隔思想碰撞,各自为政呼唤有机渗透融合,通过学科对话和不同经验系统的相互激活,在理论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良性运作中,拓展语言学研究的学科空间。学科定位往往通过同一的导向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重复启动大同小异的研究工程,与此同时,学术鉴定一般都不会越出该学科大致框定的理论空间,这里有一个隐蔽的权力体系,它圈起了一道学科之墙,预设了学科之墙之内的研究格局。学术关怀在学科疆界的制导下,达成了专业领域与话语权的默契,有时候,学科疆界成为拒绝其他声音的隔音装置,成为学科自我保护和拒绝他者的运作机制,这可能会把更广泛意义上的理论攻坚判定为学术红灯区。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理论和实践在认同学科归属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导向了学科阻隔,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术资源共享,主观上收缩了主体的研究视野。因此,如果在恪守自己理论阵地的同时,也能够倾听一些本学科之外的声音,进行一些多学科的对话,对于走出排他性的研究模式来说,将会是有益的。在接受学科限定又超越限定的动态平衡中寻找新的生长点, 既不至于封闭在自我设定的模槽中,也避免迷失在他人构建的认识框架中。通过不同学科经验的挪移和互渗,通过不同学科经验方式自我表述系统的整合,拓展研究空间(谭学纯,2000)。

  3.2 科研团队: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3.2.1 加盟一团队,求教十同行,选读百卷书,巧搜千篇文

  “连接主义的中心思想是我们不再单纯依赖个人的经验和获得个人行动需要的学习。我们的能力来自建构连接,连接他人的经验。连接主义把学习看做是自我管理的过程,要求个人的和团体的学习系统在信息上是公开的,能与环境互动并进行分类或改变其结构(胡壮麟,2O07)。” 连接主义注重建立的网络系统,实际上是实体之间的连接,将人、集体、系统、链接点、实体都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网络中的变动都会对整体产生微波效应。由此可见,连接主义强调的是合,在不同因素之间进行连接。在不同领域,思想和观念之间发现连接的能力是核心的技能。连接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机构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基于此,青年学者除了注重要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实现学科融合外,还要主动参与显性或隐性的科研团队或项目平台,实现集思广益互补协作,这是一条颇具建设性和生产力的科研坦途。
  科研团队从何而来?一要有一个团队带头人,二要争取有一些大家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出版项目或论文选题,三要有一群具备开放性和学术胸怀的团队成员。整个科研团队应逐步形成主动、求异、沟通、协作、开放和批判的风格与氛围。显性的团队成员主要有本单位本学科或跨地域跨学科的同事、同行、专家、研究生等。团队成员也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项目和选题需要进行松散机动的组织与微调。笔者每写完一篇论文初稿,必将论文先后发给至少1 0位科研团队的伙伴和专家帮忙挑刺找茬,修订至少二三十稿后才正式投稿,以避免闭门造车,自以为是,一孔之见,沾沾自喜。团队成员问共享智力、语料、数据等资源,形成一个科研智囊团,能够更有效地避免有些青年学者孤军奋战,自以为写了一篇很有创新观点的论文,却不知道这样的观点在20年前已经有人发表。因为有了团队的把关润饰,集思广益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形发生。隐性团队则指与自己有着共同研究兴趣的其他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的学,可以通过检索阅读这些学者的专著和论文等科研成果实现隐性的团队对话。另外,主动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这样的大团队,与业内专家同行多元交流,虽不一定真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更有效地激活自身的知识系统,逐渐养威根基更深厚、维度更舒展的科研创新的姿态。青年学者在科研起步阶段,至少要精读十本、选读几十本与自己研究兴趣有关的本学科的中外权威经典专著,检索参考文献时更要善于利用电子期刊,输入关键词检索数以千万计的海量论文资源,省时省力,同时养成习惯经常查阅纸质的最新发表的期刊论文,也可以自己订阅一些权威期刊,经常翻阅,日积月累,广闻博见,自然会有一些意外的启发与收获。
  3.2.2 以写促学,项目驱动,集思广益,融会贯通
  很多青年学者因为一时无法写出对学界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论文而干脆止步不前疏于动笔,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笔者近五年来坚持“以写促学,项目驱动,集思广益,融会贯通”的原则,从发表省级CN刊物的论文着手,以学促学,并不断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有了项目就有了驱动力,并在科研团队的集思广益、互助互补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论文发表的级别也从省级CN刊物到普通本科大学学报到CSSCI来源期刊,10多部500多万字的编著译著也陆续出版,遵循的正是既自强不息又团队协作,既志存高远又以写促学的思路。没有基础的反复练笔,没有初期论文发表的成就感支撑,没有团队的协作激励,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寂寞。只有边磨剑边试剑。循序渐进,才能功到自然成。青年学者在初期可以先为自己设立一个“轻轻一跃而后得”的科研目标,一旦入了门掌握了科研方法走上了正轨。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融会贯通是将大脑储存的知识经验“盘活”并加以灵活运用。科研团队中可能有人比较能够看到事物的联系,有人很少看到事物的联系,有人把不存在的联系看成有联系。融会贯通要求既敏锐又准确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研团队的集思广益可助一臂之力。大脑犹如网络,点与点之间是可能接通的,接通了就有感悟。 “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可以是自身思考的结果,也可能是“三个臭皮匠”的集体智慧的产物。
  当然,要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首先必须“突破一点” ,即个体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与本职工作中“弄通” ,具有一定的专长,有了科研的“主战场”和“根据地” ,然后再扩大开去,进入陌生的领域,吸收新鲜的知识,汲取团队的智慧,敏锐发现与自己的专业本职能够联通或给人以启示的知识经验,经过变通而“为我所用” ,进而达到“一通百通”。假如把“融会贯通”的修养从一开始就搞成朝三暮四,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则所猎取的东西就只能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根据地” 的壮大。无论是“一通百通” 或“百通一通”,最根本的还是这个“一”字(即在专业本职中的立足之地)。有了“一” ,同时对万事万物保持一种“放射式” 的注意,才能随处感悟,触类旁通。忽略“一” ,这山望着那山高,走马观花,盲目飘游于诸多领域的人,往往事倍功半,难有建树。

  3.3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实证分析是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比较解决问题的规则、原理。实证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观察和实地感受,强调感性知识的认识论意义,反对动辄探求事物的本质。因为那种放弃观察、描述和比较事物,而习惯于用观念来代替实在并作为思考、推理的材料的研究方法,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典型是相对的,不典型才是绝对的。所以,实证分析强调立足不典型而反观典型,从而丰富关于规则、原理的认识。
  定量研究问题虽然仅属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与国外现代社会科学的最主要差距之一(范并思,2001)。”在人文科学中,定性研究可以离开量化的方法而独立进行,而定量研究实际上离不开定性分析。绝大多数的量化分析,都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其实,不做定量分析,并不等于就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绝大多数学术活动而言,都是既有理又有数。但为什么有的研究既有理又有数却不对其占有的数据材料进行量化分析呢?有一个学术现象很有趣:当我们对几百个样本进行定量分析时,人们会通过质疑这区区几百个样本的代表性而拒绝排斥定量研究,但反过来,对那种仅用一两个实例就可以论证宏大理论的研究,反而不从样本代表性的角度审视理论本身。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基于一种科学性假定和预期来面对定量分析及其结论,认为这种研究应当是科学的,所以对其样本的结论能否推论到总体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和审慎的态度(白建军,2008)。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纯定性的思辨研究不抱有这种预期呢?也许,读者与这种研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关系?不论怎样,这倒是进一步说明,实证的量化分析承担着某种科学的使命。其实,问题不仅在于样本的多少,还在于样本的展示方式,在于数据材料的运用方式,在于理论的诉说方式。如果说用几百个样本所进行的定量分析之所以被质疑主要是因为其样本的抽取过程不够随机,总体中的每个单位并未获得同等的被抽取机会的话,那么,举例论证中的那一两个实例的选用难道就符合随机性要求吗?实际上,这种主观“选样”的过程更具任意性和“为我 性” 。况且,定量分析不仅具有严格的抽样规范,通常还承认只限于样本内数量关系的观察。至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论到总体,还有赖于同一题目下多个研究的不断重复,最终才能达成学界共识。所以, “有理无数慎谈学术” 的核心不在于有没有“数” ,而在于一个“慎”字,即根据科学规范选择、展示、运用“数”以挖掘其中的“理” ,而非为了论证某个“理” 人为地选用“数” 。正如美国统计学家朱迪思·A·迈克劳夫林(2005)所说: “如果‘专家’不愿意向我们展示支持其理论的证据,那么他们的理论的价值又何在呢?”
  “有理无数慎谈学术”的数不仅指数据,还指语料、访谈、调查等第一手的材料。实证分析中不仅要有数,而且要有数量分析。有数不一定就有数量分析,而要做数量分析就必然以数为事实基础,并深入到大量事件内部,发现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并用数量语言加以描述,反映研究对象的平均水平、集中或者离散程度、概率大小、相关程度、决定系数等等。这是因为语言现象本身是多样性的集合,不确定性是各种语言现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属性。而越是关系到多种个体、多样化的事件,就越是需要了解对象的平均水平和集中趋势而不是个别的极端个案,越是需要把握对象之间的概率关系而非函数关系。极端事件也许很真实,也有一定代表性,但就像放大一千倍的美女脸上的一个点,一点也不好看,是以个别真实代替、扭曲、抹杀整体的真实和结构的真实。语言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决定性联系也只是存在于大量个案背后,需要统计工具的恰当选用才可能发现并描述。总之,量化分析是以客观逻辑校正主观逻辑的艺术,如果决策活动和规范的制定建立在语言现象的平均特征和集中趋势基础上,就不会排斥语言现象的量化分析(白建军,2008)。当然肯定有人会反驳说“有理无数难道就不能发表学术意见了DS?”毋庸置疑,实证研究并不是唯一科学不可或缺的科研方法,纯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一样可以出精品成果。笔者无意厚此薄彼,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语言学问题都适合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一般而言,实证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需要有大量单位相同而特征各异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抽取的研究样本不仅真实客观,而且其研究结论可能用来推论到未然的总体或者其他空间。第二,是否选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还与研究目的有关。人们对什么是实证分析仍存有一定误解,一些冠之以某某问题实证研究的研究,其实并不是实证研究,至少与标准的实证研究尚存距离。以个别伪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批驳真正的实证研究为“玩数字游戏”,自然算不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3.4创新思维:没有己意不动笔
  3.4.1 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突破文献综述

  在过去,学到的知识可能够用一辈子,但今非昔比,现在很多知识的生命周期很短,经过若干年就有可能淡出历史。Gonzalez(2004)把这称为“知识的半衰期” (half—life of knowledge)。因此,在科研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潜心学习与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当代中国,就是要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在总结中华文明历史遗产和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现代学术理论、观点、理念和话语体系,从而跻身于全球化多样性的现代世界文化学术舞台中心。
  科研必然以一定本土实际为选题资源。当然,关注实际并非尾随实际、复制实际,更不是粉饰实际,而是用科学方法去发现、描述和解读实际。在语言研究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应以研究实际的语言现象为本。对有价值的理论兼收并蓄,但更根本的是要从语言事实出发解决问题,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语言理论(沈家煊,2O06)。” 做学术研究,不仅要深入生活,还需要有思想资源、历史资料,还要特别讲究研究方法,也需要研究经验等多方面的准备。只有生活经验,而没有上述准备,即使你到了生活现场,也可能空手而归,或者人云亦云,不会有独到的见解,讲不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学者要在两个方面都努力。闭门造车写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有“与世隔绝”之感,了无生趣。结合实际,也有程度的不同和结合实际的时间长短的不同。长期深入生活的人,对实际情况非常熟悉,不会为表面现象而激动,更不会看到一点情况,便大发议论,遇到一些新情况,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那样兴奋不已。短时间跑一趟现场,只能是“接触”,不可能了解到深层的情况。 “但是我觉得,如果没有时间,哪怕就是跑一跑也好,因为也许可以感受到一些书上看不到的东西(吴志攀,2008)。”
  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然后发现了问题获取了数据,开始着手写作,文献综述又该如何撰写呢?首先要明确一点:文献综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你看过了多少书,所以不能像流水账一样罗列了一大堆学者说过了什么,而是要把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分门别类,然后表明你的立场,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已有的研究有什么不足或待拓展的空间,你有什么新的角度新的方法,通过这些新角度新方法可能带来什么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多少可操作性,这些要点表述清楚了,也就表述清楚了你的选题意义所在,同时,你的选题也就置于一个更大的研究背景和范畴中,也才有可能突破文献综述,哪怕只是突破了一个小小的点,那也比人云亦云更有意义。
  3.4.2 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
  本来想说“没有新意不动笔” ,斟酌再三,笔者自己的这篇论文就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新意。程郁缀(2008)指出:写文章力争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因为“自己的一得之见” ,不一定那么新、也不一定全对,但如果每次动笔,真正能做到有“自己的一得之见” ,那也就很不容易了。吴小如先生(1 997)在他的《读书丛札》的“后记”中写道: “近年来为自己写文章订了两条守则:一是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决不下笔,哪怕这一看法与前人只相去一问,却毕竟是自己的点滴心得;二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决不人云亦云,稗贩前人旧说,更不偷懒用第二手材料,这姑且称之为述中有作吧。”读者也许会颇为失望地说:你不是说没有己意不动笔吗?为何自己又动笔了呢?问得好。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完孔子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事迹德行后,感慨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沈家煊(2006)告诫青年学者:目前语言学界存在着“认知语言学旋风” ,所以我也来折腾一下“认知”这个东西,在理论上不要追这个时髦。要从实际出发,一个问题,人家原来用老的办法解决得怎么样?假如已经解决得很好了。我再用认知语言学的一套术语重新去给它弄一弄,有什么必要呢?一定要心里明白,我做这个题目确实是人家没有解决好的,它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才需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决。所以,不要为创新而创新,更不要忙于旧酒换新瓶为了创新而乱贴标签,不然很可能“创新”出诸如“认知吃饭学”这类荒唐的理论来。应该承认,大部分青年学者对自己的学科有着本质上的理解。将资料收集齐全,然后按照学术规范,加以条分缕析,这样的范式应对一般的科研文章或教科书没什么问题,但是作为实质性深入的研究还不够,还应该有原创性的学理思辨。通过多学科融合和团队协作的形式,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寻找三维度的理论空间,充实它就可能出现原创性的思想。 “有理论空间才有创造。如果只从概念出发,就会束缚我们的思想,遮蔽我们的透视力。这可以概括成十六个字:直指本原,敞开空间,充实学理,走向原创(杨义,2008)。”

4 结语
  研无定法,研有常法,贵在得法,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多学科集成融合是青年学者科研突破的有效途径之一,青年学者当立足本学科,拓展新视野。不拘一格,勇于打破学科界限,广闻博见,兼收并蓄,借助团队协作和项目平台,集思广益,借力使力,相得益彰。在研究问题时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要融会贯通,没有己意不动笔,不为创新而创新。实证研究是青年学者不容忽视的科研方法。青年学者应注重收集数据、语料等第一手资料,少从理论到理论,多进行基于语言实际的实证研究,有理无数慎谈学术,让科研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注释
① 基金项目: “交际研究型” 英语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A072)。感谢徐赳赳教授、陈维振教授、林大津教授、岳峰教授、张爱珍老师、刘茵老师和林斌老师提出的修订意见。


参考文献
[1] Gonzalez,C.The role ofblended learning in the world of technology[OL].http://www.unt.edu/benchmarks/archives/2004/september04/eis.htm(10/12/2004).
[2] 白建军.治学之道:少一点“我认为” ,多一点“我发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 程光旭,李云,刘飞清.综合与集成:当代科学技术方法及其教育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 程郁缀.没有己意不动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f5] 范并思.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97.
[6] 胡壮麟.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
[7] 胡壮麟. 闲话“整合”[J]. 中国外语,2008(5).
[8] 姜望琪.学科整合与中国的语言学研究[J]. 中国外语,2008(6).
[9] 金开诚 ,舒年.说 “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0] 刘大椿.学科整合与交叉学科时代的到来[J]. 中国外语,2008(5).
[11] 沉家煊.修辞学科的发展与语音研究[J]. 修辞学习,2006(5).
[12] 谭学纯.作为对话的文学话语读解:人与人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3] 吴小如.读书丛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 吴志攀.教书育人之道— —芮先生对我的教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5] 杨义.学术境界与研究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6] 朱迪思·A·麦克劳夫林著.严文蕃,夏春等译.行为科学统计学入门[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


Integration, Teamwork, Empirical Studyand Innovation: Approaches to Linguisticsfor Young Scholars


Abstract: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are advisable approaches to Linguistics for young scholars. Quantitative analyses and the facts are made a point of for persuasive impact. The orientation for originality for originality's sake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of less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Updating one’s academic modes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widen researchers' view. In this way, researchers may find themselves transcending linguistic proper and nourished with fruits of cross-disciplinary fields.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empirical study


引用请注明出处:

毛浩然:融合·团队·实证·创新——中国外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反思[J]. 中国外语,2010(1):86-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