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丹青:虚岁、实岁的优劣与选择(上)

2017-04-14 刘丹青 今日语言学


引言


现代汉语的年龄计算与表达法,是一个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时时遇到但尚未解决好的实际问题。大概人人都遇到过因年龄表达法的混乱而说不清或听不明的情形。在有些人观念或印象中,这个问题是由于“现代的”“精确的”实岁和“传统的”“粗略的”虚岁并用而导致的,假如人人做到避“虚”就“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笔者也常为年龄表达问题感到困惑,但不敢妄下定论,试着从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对年龄计算表达问题作了一点探讨。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虚岁是一种在总体上大大优于实岁的年龄系统。假如人人避“实”就“虚”,庶几可望消除混乱;反之,则年龄混乱必将长期存在下去。下面把这一探讨的具体结果作一说明,请专家和读者指教。


虚岁· 周岁· 实岁


为了比较虚岁和实岁的优劣,必须首先区分周岁和实岁这两个近似而不等同的概念。


虚岁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计岁法。其特点是按出生所在的年份来计算,出生当年为一岁,过年后就成两岁,以后每过一年加一岁。


周岁也是中国传统计岁法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出生后的次年生日为一岁,以后每逢生日加一岁。这是虚岁计岁法的补充。两者在表达上有分工。虚岁具有无标记的(因而也是更基本的)的地位,单说“X岁”就表示虚岁;实岁则采用有标记的(也即地位较次要的)形式,须说明“X周岁”、“X足岁”,在吴语中还有个专用方言词叫“期ji岁”。可见周岁不是外来的,只是它的作用不如虚岁重要。它主要用在生日时计算出生后的实际时间长度,而不用来平时表达年龄。“周”“期”这些词本身就指逢生日时的计算(用于其他事物时也指某事物在一年或若干年后的同一个日期,如“周年、期年、三周年”等)。平时的年龄表达多用虚岁。中国人在过年时普长一岁,这便是虚岁;中国人的生肖也反映虚岁。假如平时(非生日)用到周岁,通常用“到、满、差”等词加一些补充限定,如“过了五十周岁了”、“还有两个月就满十八周岁了”,“三周岁还差二十天”等等。


实岁是西方人的传统计岁法,而且是唯一的计岁法。它的计算方式跟中国的周岁相同,但在表达上有一个重要差别。由于它是唯一的计岁法,因此平时交际当然也用它,而无须加补充限定。正是这点差别,成了实岁不实的致命伤,具体分析如下。


本世纪以来,实岁随着大量西方文化被引入中国而取得了支配地位,单说“X岁”就可表示实岁。实岁也被视为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精确的年龄表达法,“虚”和“实”的名称本身就隐含前者粗略后者精确的意思。因此在正式文体和“有文化”的人群中谈论年龄常采用西式表达法。


其实,所谓虚岁实岁是很有误导性的名称,虚岁表达法的精确性实际上并不比实岁表达法差;同时,在很多方面,虚岁比实岁更能满足交际中的信息确定性的需求。这里,先请注意一个极能说明问题而至今未引起重视的事实。


80年代以来,在实岁表达比较通行的语域,如城市中、青年中、知识分子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哪年生的”这个问题来代替“多大”(多少岁数)的问题,用“×年生的”回答来代替“×岁”的回答,尤其是在介绍恋爱对象、谈论分房条件等很要求精确的场合。这是否为了避免实岁虚岁的相混?不是,只要把“× 岁”换成“X周岁”,就能获得实岁的信息,不必用这种啰嗦的说法。 细想一下就能明白,“哪年生的”其实就是问多少虚岁。 比如,在 1995 年6月说“小张是70年生的”,这就意味着他是26虚岁,但他的实岁却不得而知,可能是24,也可能是25,视生日而定。 那为什么不干脆问“X虚岁”呢?因为虚岁不精确的错误印象已经太“深入人心”,人们以为年份比实岁虚岁都精确,殊不知年份正是虚岁信息。 一方面是想避“实”就“虚”,一方面是“虚岁不精确”观念在作怪,于是出现现成的虚岁不谈而来绕着弯子求虚岁的怪事。这实际上是对实岁的“统治”地位的一种有力反弹。而在较“保守”的农村、小镇等语域,虚岁仍占优势,因此无须像“城里人”那样用啰嗦的问答来获得虚岁的信息。


下面,我们就从多个方面对这两种表达法进行比较,讨论两者的系统差异及其优劣,进而探讨应作的取舍。 涉及西方语言时以英语为代表。


虚岁和实岁的优劣


(一)年龄系统的本位和单位

虚岁是以年份为本位,以年(岁)为基本单位,兼顾长度的计岁法。 首先,它提供出生年份的精确信息。 例如,35岁表明此人出生于从本年往回算起的第 35 个年份。其次,它赋予年(岁)以特别重要的地位。“年龄、岁数”这些词本身即表明对年这级单位的重视,“岁”并且成为年龄的专用量词,而月、日便没有相应的专用量词(“朝”指日限于一个月内的婴儿,如“三朝”)。年份本位使得虚岁没有比一岁更小的年龄,也没有小于一岁的零头可计。同时,虚岁也提供了人出生以来的时间长度(≈虚岁-1),加上生日信息还能得到周岁及其零头的确切长度,如七月份时说“我今年23(虚)岁,5月份生的”就表明说话人是22周岁多两个月。对婴幼儿则主要采用精确到月甚至日的年龄计算法,如“75天”、“8个月”和“15个月”等。逢10的大寿等都只按虚岁计算。如50大寿在出生起的第50个年份过,即49周岁所在年份。


西式的实岁年龄系统则纯以长度为本位,年月日并举而以年为常。首先,它提供出生以来已有多长时间的信息,但不提供年份信息。例如英语 thirty five years old 表示此人出生已有35年或超过35年而不到36年的时间,但并不清楚他是在哪年出生的。其次,年龄长度中的年月日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年并没有取得比月日特殊的地位。 如 eight months old (8个月大)、two months and twelve days old(两个月又12天大)、thirty five years old(35岁),格式相同,其中的年龄量词都是普通时间量词,age(年龄)本身也没有年的意思。 而以上各式中的 old(大、老)则是长度本位的标记,对年月日都适用。在日常交际中,对非婴幼儿通常以年为单位,虽为“实岁”,其实也不计零数。


(二)年龄的精确性与确定性

许多人以为实岁比虚岁精确,误差小,这完全是误解。 两者实际上不存在精确性的差别。虚岁的误差率最高值是一年缺一天。比如1995年时同为26岁的小张和小玉,假如小张生在1970年的1月1日,小王生在12月31日(公历农历的问题见后),则两人实际出生后的时间长度相差一年缺一天。


实岁如果精确到日,或者只在生日时用,那的确可以精确到日,误差比虚岁小得多。中国传统的周岁正是为此而设的。但西式实岁却不同。它不限于在生日使用,平时也并不精确到日(处处精确到日既无必要也不能),而以年为单位。这样一来,所谓实岁误差率最高值也是一年差一天,精确性和虚岁没有差别。比如:1995年6月15日同为25岁的小李和小陈,假如小李是1969年6月16日出生的,小陈是1970年6月15日出生的,则两人实际出生后的时间长度也相差一年差一天。下面这个译自西方语言的小幽默《我今年39岁》(《读友·精华本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表明,在生日前一天,仍可按上一个生日计岁,误差达一年差一天:


巴吉夫人到“王子”糕点铺买了一块大蛋糕。朋友问她:“买这么漂亮的蛋糕,有喜事吗?”巴吉夫人:“是啊,我今年39岁!”朋友:“是过生日?”巴吉夫人:“不,我的生日是明天,该40 岁了。而今天,我还是 39 岁!”


再如,1994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上,著名电影演员赵子岳回答年龄问题时说“我再过21天就是86岁了”,也就是说,在生日前21天,他仍是85岁。当然,巴吉夫人和赵老先生由于表达时补充了生日信息,实际上消除了误差,但平时交际并不都加生日信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虚岁表达假如加进生日信息,一样能消除误差,与实岁不存在精确性的差别。


当然,上例巴吉夫人离生日只差一天,赵老先生离生日只差21天,因此在西式实岁中也可以提前进位“算”下一个生日时的实岁。中国人算实岁时通常不管生日,用虚岁减一岁来计,或上半年减两岁,下半年减一岁,这里都容许了很大的弹性。这种弹性并未增加什么精确性,对于彼此生日相差一年缺一天的两个人来说,哪种算法都有一年缺一天的误差。但这种弹性同时却带来了一个虚岁所没有的大问题一一严重的不确定性,从而构成虚岁大大优于西式实岁的主要因素之一。既然实岁的弹性没有也难以有确切的限度(到底离生日一天、两个月还是半年可以“算”下一实岁?),那么这种弹性的存在等于认可年龄可以有不确定性,如上述小李既可以“算”25岁,也可以“算”26岁,赵老先生在说话时也是既“算”85岁,又可以“算”86岁。而虚岁的年龄是绝对确定的,每逢过年人人长一岁,如春联所云“天增岁月人增寿”。


由此可见,虚岁和实岁在精确性上是相等的,但只有虚岁有确定性,实岁缺少确定性。


(三)年龄关系的同一性

年龄关系指人与人的相对年龄差。


虚岁能保持年龄关系的永久同一性。 假如两个人虚岁相同,则他们永远是同年的人,因为,两人都是逢过年添岁的,上述小张和小王便是这种关系。假如两个人相差8岁,那么也永远相差8岁。


实岁是逢生日添岁的,因此不能维持年龄关系的同一性。比如上述小李和小陈,分别生于1969年6月16日和1970年6月15日,另有个小赵,是1970年1月15日生的,三人之间年龄关系的情况十分复杂,请看下表:


1995年1月15日-6月14日 

小李25岁=小赵25岁≠小陈24 岁


1995年6月15日                

小李25岁=小赵25岁=小陈25岁


1995年6月16日-1996年1月14日 

小李26岁≠小赵25岁=小陈25岁


以上还是严格按生日计算的,若允许提前加岁,则根本说不清三人的年龄关系。随着比较人数的增加,年龄关系还会变得更加复杂。由此可见,在实岁表达中,要了解两个人是否同岁就必须了解有关人的生日,而今天同岁的人可能在明天就不同岁。


按虚岁计算的年龄关系的同一性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被看重的。 在某些地区,同岁的人有专门的称谓,如南京话中有“同年哥、同年弟、同年姐、同年妹”,或干脆简称“同哥、同妹”等;湖南婪底方言中有“同年爷、同年娘”等。一对夫妻假如生于同一年,女略长数月,人们会说这对夫妻是同年的;假如女长数天,但跨了年份,人们会说这对夫妻女大男小。 这都是年份本位系统的文化背景,也是今天人们用“哪年生的”代替多少实岁的深厚原因之一。无法确定年龄同一性的西式实岁在这点上是根本不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的。

请继续阅读虚岁、实岁的优劣与选择(下)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