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百科词条(稿)】朝汉对音

田恒金 今日语言学 2021-03-18

朝汉对音

英文条头:Korean Transcription of the Borrowed Chinese Words

学科主编:刘丹青

分支学科:音系学,音韵学及诗律学

分支主编:张洪明     副主编:曾晓渝  


朝鲜语和汉语之间的各种对音材料,包括汉语音译朝鲜语的材料和朝鲜语音译汉语的材料。由于古代中朝交流较为频繁,故而朝汉对音材料数量丰富,并记载了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特点,因而成为汉语语音史中的一批重要研究材料。


中国古籍中用汉字记录朝鲜语的汉朝对音材料如《鸡林类事》和《朝鲜馆译语》。《鸡林类事》由宋代翻译官员孙穆编撰。此书保存在《说郛》和《古今图书集成》等丛书之中。书中的“方言”部分用汉字音译记音的办法记录了356个当时的高丽语词语和词组,如“天曰汉㮈”“风曰孛缆”“雷曰天动”“九曰鸦好”“鼠曰觜”“马曰末”“男子曰沙喃”“足曰泼”“高曰那奔”“深曰及欣”“浅曰泥底”。明代会同馆《华夷译语》之《朝鲜馆译语》用汉字对译记音的办法记录了古代朝鲜语的597个词和词组,分“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宫室”“器用”“人物”“人事”“身体”“衣服”“声色”“珍宝”“饮食”“文史”“数目”“干支”“卦名”“通用”等19类,如称日曰“害”,雷曰“别剌”,日出曰“害那格大”,地曰“大”,水清曰“墨闷大”,春曰“播妹”,四月曰“色卧”,花曰“果思”,龙曰“米立”,碗曰“洒摆二”,父亲曰“阿比”,哥哥曰“格格”。每一个词项包括三项内容,分为三栏,一栏为汉语义项,一栏为用汉字对译记音方式记录的朝鲜语词或词组,一栏为用汉字对译记音的汉语词或词组的朝鲜式读音,如表示“风”义的条目分别“风”“把论”“捧”三栏,“风”为汉语义项,“把论”为朝鲜语表示“风”义的pa-ram的汉字记音,“捧”则是汉语词语“风”的朝鲜式读音pung的汉字记音。其中在用汉字对译记音方式记录的朝鲜语词语中,有些很可能是早期层的汉语借词,如表示“风”义的“把论pa-ram”,很可能借自上古汉语的“风*prəm”,表示“地”义的“大sta→tta”则可能借自上古汉语的“地*dia”。


朝鲜语音译汉语的对音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借入朝鲜语中的汉字的读音,二是朝鲜的各种对音文献。朝鲜使用汉字的历史悠久,汉字大约在5世纪前后已经成为古代朝鲜人使用的文字。借入朝鲜的汉字由于借入时间早,其读音保存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如韵母系统果摄字念a、ua,主要元音仍然是a,如“歌ka”“多ta”“何ha”“过kua”“火hua”“锁sua”“魔ma”;韵尾上除了古[-t]尾念[-l]尾以外,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汉语的塞音韵尾和双唇鼻韵尾,念[-p]尾的如“摄sɔp”“甲kap”“压ap”,念[-k]尾的如“缚pak”“福pok”“腹pok”“局kuk”,念[-m]尾的如“缄kam”“检kɔm”,古[-t]尾读[-l]尾的如“佛pul”“发pal”“伐pɔl”“一il”。根据王力的研究,朝鲜汉字中古音仍保存上古汉语“古无舌上音,舌上读舌头”的特点,如“池ti”“潮tio”“竹tiuk”“张tiaŋ”“痴tʰi”。由俄国学者金世一编著、牟萍和马文熙编译的《汉字古今中外多语语音比较字典》收录了3333个朝鲜汉字的读音。王力《汉语对朝鲜语的影响》参考中古朝鲜文献古本《孝经》《训蒙字汇》和《千字文》对朝鲜汉字的中古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443年,朝鲜自己的拼音文字“训民正音”创造出来以后,当时的李氏王朝设立司译院,用这种拼音文字翻译了大量的汉语书籍。这些对音文献对研究明清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金基石(1999)和黄有福(1980)的研究,这些对音文献有汉语会话课本、韵书和辞书几类。属于汉语会话课本的如《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是李氏朝鲜时期最重要的汉语学习课本。朝鲜汉学家崔世珍在1515年以当时汉语北方话的实际语音为基础用朝鲜文字给两书注音,其注音反映了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期的北方官话。属于韵书文献的如崔恒和申叔周等人的《东国正韵》(1447年)、朴性源的《华音正韵通释韵考》(1747年)和《华东叶音通释》(1788年)、洪启禧的《三韵声汇》(1751年)是用朝鲜文字注音的朝鲜汉字音韵书。申叔周和成三问的《洪武正韵译训》(1455年)和崔世珍的《四声通解》(1517年)是为朝鲜人学习汉语而编撰的朝汉对音韵书。《洪武正韵译训》是用朝鲜文字对明朝官方韵书《洪武正韵》进行对音注释的韵书。此韵书记录了两种语音体系:一是《洪武正韵》编撰时期的“中原雅音”;一是《洪武正韵译训》编撰时期的中国15世纪的实际读音。《四声通解》是为了适应16世纪朝鲜人学习汉语的需要而编撰的一部韵书。此韵书以《洪武正韵译训》为基础,参考《蒙古韵略》等书,用朝鲜文字转写汉语语音的一部韵书。该韵书有“正音”“俗音”和“今俗音”3个语音系统,其中的“今俗音”反映了当时北方汉语的语音系统。属于辞书文献的如慎以行和金敬俊的《译语类解》(1690年)、金弘喆的《译语类解补》(1775年)、李湛《汉清文鉴》(1776年)、著者不明的《华语类抄》(1478年)。《汉清文鉴》收录汉语词语12000多条,用汉语、满语和朝鲜语3种语言对音。《华语类抄》是朝汉对译的词汇集,共收录了2148个汉语词。《译语类解》收录汉语词语4700条左右,用朝鲜文字标注出正音和俗音;《译语类解补》在《译语类解》基础上补充了1100多条词语。

                                           

参考文献:


黄有福  1980   介绍一种古代朝鲜语资料   见1980年会议论文集《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金基石  1999   朝鲜对音文献浅论  《民族语文》第5期。

金基石  2003  《朝鲜韵书与明清音系》  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张晓曼  2005   《四声通解研究》 济南:齐鲁书社。

相关阅读


【大百科词条(稿)】近代音

【大百科词条(稿)】《原始汉语与汉藏语》

【大百科词条(稿)】《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网信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