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科词条(稿)】近代音
英文术语:Early Mandarin Phonology
分支学科:音系学,音韵学及诗律学
分支主编:张洪明 副主编:曾晓渝
汉语语音演变史的一个时段。学术界对近代音的起始时间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钱玄同(《文字学音篇》,北京大学出版部1918)在“古今字音之变迁”一节为其所分的第五期作如下说明:“此期文学,以北曲为主,于是有以北音为主之韵书发生,如元周德清之《中原音韵》及《菉斐轩词林韵释》……此六百年之普通口音,即为《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等韵书之音……由此而发生一种普通语言,即俗称‘官话’者是。”他虽然没有明确地划定这一时期为近代音,但跟后来学界关于近代音的认识大致相当。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组1935,中华书局1996重版)将古音分为七期,以14世纪至19世纪为第六期,亦即近代音期。钱、魏都认为近代汉语语音的时限上起元代、下至清代。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认为近代汉语语音是12世纪到17世纪,大致是从南宋到清初。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将4世纪到12世纪(南宋前半)定为中古期,12、13世纪为过渡期,13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为过渡期,以后为现代期。宁忌浮《试谈近代汉语语音的下限》(《语言研究》1987-2)认为近代音的下限在17世纪,原因是在17世纪前后,如[tʃ]等彻底读 [tʂ]等,“儿”字读
学术界对近代音的起讫时段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语音结构成分的演变具有时间上的前后次序,不是一蹴而成的,如果强调某一音变开始发生的时期,那么近代音就要往上推溯,如平分阴阳、浊上变去都发生在唐代;如果强调某几个音变的一致性,那么精、见系声母腭化为tɕ组的时间就要到清代中后期。
近代音是中古音的延续发展,经过近代音的过渡,发展到现代汉语语音(共同语),其音变特征起自中唐,主体是宋元明语音,下限在清初,其语音系统是北方官话语音(共同语)。近代音是一个连续的语音发展过程,前后存在不同的音变现象,官话方言之间也存在音变不同步的问题。因此,近代音并非一个内部一致的音系。
近代音相对中古音来说,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音变。综合起来,近代音重要的标志性音变有:①轻唇音声母从重唇音声母中分化出来;②全浊声母清化;③影云以等声母合流为零声母;④知庄章三组声母逐渐混同;⑤两呼四等变四呼;⑥入声韵尾合并直至消失。⑦平声分阴阳;⑧全浊上声变去声。这些音变是分别逐渐完成的,并非都同时发生。
在中唐之前的音韵材料里,无论玄奘、玄应还是何超的音系都与《切韵》大同小异,音位系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中唐之后,语音系统开始动摇,下表是中唐后的音韵材料所表现的音变现象:
注:慧琳反切据黄淬伯《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1);五经文字据邵荣芬《〈五经文字〉的直音和反切》(《中国语文》1964年第3期);别字异文据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1963第3期);朱翱音系据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上表中的音变主要表现为:浊声母部分清化,轻唇音声母产生,喻母三、四等合一,重韵合并,部分三、四等字合并,全浊上声部分变去。从某种意义上讲,慧琳音系具转折性意义,朱翱音系具音变的典型性。这些变化说明中古音的组织结构开始松动,这应当是近代音的源头。
五代动乱之后,宋、元代汉语进入了真正的近代音时期,具备了近代音的普遍特征,彻底打破了中古音的音韵结构,整个音位系统有了质的变化,完全进入近代音的范畴,如下表所列音系:
注:邵雍音系据周祖谟《宋代汴洛方音考》(《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宋词用韵据鲁国尧《论宋词韵及其与金元词韵的比较》(《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1991);朱熹反切据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中原音韵音系据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元代语音与宋代语音的区别主要在于车遮韵、支思韵的定型程度。毛晃、毛居正父子《增修互注礼部韵略》(1162)“微韵”注:“所谓一韵当析而为二者,如麻字韵自奢字以下,马字韵自写字以下,祃字韵自藉字以下,皆当别为一韵,但与之通用可也。盖麻马祃等字皆喉音,奢写藉等字皆齿音,以中原雅声求之,敻然不同矣。”毛居正已经体认到麻韵二等字与三等字的主要元音已有不同,但还没有成为共同语的普遍特征。
确定近代音的下限应当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官话方言进行比较,把近代的语音史料进行归类排比,就会发现明代中叶之后,共同语就突破了近代音的范围,而进入现代官话的范畴:-m尾消失、ɚ韵母形成、开合齐撮四呼定型。标志性的音系是徐孝《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和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前者更多反映了北方官话,后者更多反映了江淮官话音系。
注:等韵图经音系据陆志韦《记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燕京学报》32期,1947);耳目资音系据陆志韦《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燕京学报》33期,1947)。
现代官话方言的见系字腭化乃至于北京话的尖团音声母部分合流,不是官话方言的普遍特征,仅是部分官话方言现象。如果不计入该项变化,那么近代官话的下限应在明代末叶。
近代音是一个连续体,有过渡阶段,也有方言的不同,但根据每一段共同语的主流音位结构,近代音可以做如下分期:
(撰稿 张玉来)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