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百科词条(稿)】转语、右文说

2017-06-02 周祖谟、刘兴均 今日语言学
转语

汉语拼音Zhuanyu

英语术语:Zhuanyu

分支学科:训诂学

分支主编:汪维辉    副主编:李运富


主要有两个指称义:


其一,因时代、地域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或称“语转”“声转”“语声转”“一声之转”。这是一个训诂术语,首见西汉扬雄《方言》,晋郭璞注《方言》、《尔雅》等训诂专书中也有记载。


转语有三种情况:


①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方言》卷三:“蘴,荛,芜菁也。”郭璞注:“蘴音蜂,今江东音嵩,字作菘也。”蘴,《广韵》东韵、敷母。菘,东韵,心母。“芜菁”即今天俗称为“大头菜”的一种蔬菜,在西汉有“蘴”、“荛”两个别名,“蘴”到了东晋,江东又称为“菘”,这就发生了声母的变化,由轻唇音转向了齿头音。这就是语转的第一种情形。


②韵发生了变化。如《方言》卷十:“,火也。楚语转也。犹齐言,火也。” 与火古同为晓纽,为歌部,与、火微部发生旁转。但火与同为晓纽字,韵虽不同,但声是相同的,这种又叫一声之转,也就是两个字的韵不同,而声却相同。  

                          

③声和韵都发生了变化。如《方言》卷二:“劋、蹶,狯也。楚郑曰蒍。”郭璞注:“蒍亦狯,声之转也。” 狯古音见纽月部字,蒍匣纽歌部字。狯与蒍歌、月阴入对转,见、匣旁纽。声与韵都有差别,但合乎古音通转规律。不仅单音词发生语转,双音节词同样也有语转,陆宗达《训诂简论》指出:“作料”和“勺药”本一音之转,从文献词义角度证明了两者都有调味之义。从声音来看,“作”与“勺”为铎、药旁纽,精、禅齿舌邻纽。“料”与“药”为宵、药阴入对转,来、喻邻纽。这也可看作是声韵都发生了变化的语转。


语言变转,有因时而变的,有因方言地区不同而变的。晋代郭璞注《尔雅》《方言》,每每说“语声转”,或说“语转”“声转”。例如《尔雅·释诂》:“卬,我也。”郭璞注:“卬犹姎也。语之转耳。”“卬”与“我”古音均为疑纽,为双声。“卬”在阳部,“我”在歌部,阳与歌两个韵部可通转,合乎音转规律。又《方言》卷一说:“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郭注:“语声转耳。”奘、壮古音为庄纽阳部字,为双声兼叠韵之字。京、将古音亦为阳部字,与奘、壮为叠韵。京为见纽,将为精纽,古牙、齿可通,精与庄都为齿音,可通。奘、壮与京、将的变转,既有因时而转,也有因地而转的因素。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王念孙在为《广雅》作疏证时,也常运用语转的术语来证明具有或双声、或叠韵,或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字词的音义关系。运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前人训诂材料中的转语,说明与词义有关的音变和音异现象,总结其规律,是当代训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其二,书名。清代戴震有《转语二十章》,据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得知,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戴震在其《戴东原集》有《转语二十章序》一篇。据《序》所论,《转语》实为从声音求训诂,探索汉语词源的著作。拟从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上来推求古声母系统,追溯上古词与词的渊源关系。受他的影响,王念孙作《广雅疏证》,郝懿行作《尔雅义疏》,钱绎作《方言笺疏》,都以此阐发训诂,成就极大。


与戴震同时的程瑶田又作《果蠃转语记》,说明有相同的声音组织形式的复音词,字义也每每相通。在清代训诂学中推寻语源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87-189.


符淮清:汉语词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1.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6-167.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16-182.


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0-83.


吴吉煌.:古代“转语”各说析评, 北京:励耘语言学刊,2011(1):51-63.

 

推荐阅读

顾之川:《通雅》对转语的运用, 长沙:古汉语研究,1989(1):38-43.

 

(撰稿:周祖谟  修订:刘兴均)


右文说 

汉语拼音:Youwen Shuo

英语术语:Youwen theory

分支学科:训诂学

分支主编:汪维辉    副主编:李运富


是一种从形声字声符去探求构字理据的学说。这一学说盛行于中国的宋代。王观国《学林》卷五、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均有记载。《梦溪笔谈》卷十四记载:“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歺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沈括是引述宋人王子韶(字圣美)的观点,认为形声字的构字理据隐藏在声符之中,凡物小者,皆以戋为声符。戋就是从戋得声之字的共同的字根,戋所记录的字义也就是凡从戋得声之字的共同理据。可见,“右文说”考察的是一组字词之间的音义联系。


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在形声字中意符在左,声符在右的最多。如从木、从水、从人、从言的字,声符大都在右。声符本来是表音的,但是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同从一个声符的字在意义上有时又有联系,这就是声符兼义了。最早看出声符兼义,也就是说看出声符能揭示构字理据的还不是宋代的人,而是晋代的人。唐代欧阳询编《艺文类聚·人部》曾引晋代杨泉《物理论》说:“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南唐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也看到从“仑”得声的字,如沦、轮、伦、论、纶等字都具备有条理、伦次之义,这说明从晋开始学者已经注意到声旁相同的字,往往具有共同字义特点。但当时只是凭零星字例感觉到声符有揭示构字理据的功能。


“右文说”创自北宋时期。《宋史》卷三百二十九称王子韶字圣美,太原人。神宗熙宁时阿附王安石,所以神宗与他论字学,留为资善堂修定《说文》官。沈括说他解说字义以右边声符来定,“右文”的名称就由是而起。宋神宗时,王安石为相,势倾朝野,曾著《字说》24卷,见于《宋史·艺文志》。《宋史·王安石传》记载道:“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足见当时声势之大。但是他那些谬妄之言,到哲宗元祐中终被禁绝。陆佃作《尔雅新义》或用王安石说,也无可称道。到元初时都还有人敷衍其义。


“右文说”对于今天人们认识汉字中的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而探寻其构字意图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清代乾嘉学派在“右文说”的启发下,不拘形体,由音求义,创“因声求义”说,段玉裁为《说文解字》作注时,依据“右文说”说明词义的就有68处。黄承吉主张“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见《梦陔堂文集·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又把“右文说”的范围加以扩大。今天人们构建汉字字源学说,探训汉字的构形属性,进而揭示汉字的构形理据都十分看重形声字中表义的声符。因为汉字在早期阶段已有大量的形声字,后来由于人们的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人们为新词创造记录符号时,自然会选择与新词新义在读音和意义上都有关联的字作为声符,另加表示事类的形符构成一个新的形声字。这样作为字根的声符就与新造字有了音义上的联系,这就是“右文说”合理性的基础。


但是,“右文说”主张形声字的声符皆有表意作用,同声符的字,意义一定相通,就未免以偏概全了。况且,持此说者往往拘泥于字形,只从声符这个字形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即从字义出发,而不是从声符的声音所代表的词的意义出发去探求声符的意义,这就难免牵强附会。例如,明代陆佃《埤雅》卷四曾引王安石《字说》:“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字从苗。”又卷十一:“蝼蚁有君臣之义,故其字从义。”此皆为无稽之谈。况且,有的形声字的声符与字义了无关涉,例如,“瑕、蝦、赮、霞、騢”等字跟声旁叚的红色义有关,但“假、嘏、暇、遐”等字就与叚的红色义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见,“右文说”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40-141.


郭在贻:训诂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131.


王宁:训诂学原理,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131-132.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0-165.


何九盈:二十世纪的汉语训诂学,载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3-90.


推荐阅读

包诗林:声符系源的“义通”探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4-191.


(撰稿:周祖谟   修订:刘兴均)


相关阅读


【大百科词条(稿)】连语、联绵字

【大百科词条(稿)】《联绵字谱》《联绵字典》

【大百科词条(稿)】《玉篇》、《篆隶万象名义》

【大百科词条(稿)】赣方言

【大百科词条(稿)】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语言声望规划

【大百科词条(稿)】《字汇》《正字通》

【大百科词条(稿)】《经传释词》《助字辨略》《释名》

【大百科词条(稿)】草书、行书、楷书

【大百科词条(稿)】《龙龛手镜》《康熙字典》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