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百科词条(稿)】草书、行书、楷书

2017-03-01 张政烺 梁春胜 今日语言学
草书

汉语拼音:Caoshu

英语术语:Cursive script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是在隶书基础上因快速草率书写导致笔画连写、省略而产生的一种适用于日用的简便手写字体。


草书形成于汉代,从汉到唐,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如吴皇象《急就篇》的松江本,今草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和孙过庭《书谱》,狂草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早在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写法。隶书形成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草率写法。草书就是在这些新旧草率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使用古隶的简牍里,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写得相当草率的字形,但其字形构造却仍然跟一般的古隶没有多大区别,所以仍然只能看作草率的隶书,不能看作狭义的草书。至西汉宣帝、元帝时期,汉简上的字体已呈现出浓厚的草书意味,成帝时期木简上的字体已经是相当纯粹的草书了。由此推测,草书的形成,至迟不会晚于元成之际,很可能在宣元时代就已经形成了。


草书字形出自古隶而非成熟的隶书,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如“夫”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天”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可”的草书“ ”当由古隶草体“ ”变来,“鹿”的草书“ ”当由古隶“ ”变来。草书改造隶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如“時”作“”,“尉”作“”,“盧”作“ ”。2.省并笔画保存字形轮廓,或以点来代替字形的一部分,如“長”作“ ”,“爲”作“ ”,“彊”作“ ”,“論”作“ ”。3.改变笔法,如:隶书较长的撇,尾部往往比较粗,草书的撇,尾部一般是尖的;隶书基本上只用弯笔而不用钩,而草书把部分较短的弯笔简化成了带钩的笔画;草书还大量使用连笔等等。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章草在东汉比较流行,汉代之后喜欢写章草的书法家也颇不乏人。


在魏晋时期,由于早期行书和楷书的影响,章草逐渐演变成今草。传世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由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草书。楼兰发现的简纸上的草书,也大都呈现这种面貌。对于今草的正式形成,王羲之、王洽等曾起过很大作用。传世的王羲之的草书,几乎都是今草。今草的字形多因袭章草,但改掉了跟隶书相近的笔法,有时对笔画还略有省并,书写起来比章草更方便,如“其”章草作“ ”,今草作“ ”;“真”章草作“ ”,今草作“ ”,“亭”章草作“ ”,今草作“ ”。此外,今草里也有一些字已经简化得跟章草大不相同,如“亦”作“ ”,“上”作“ ”,下作“ ”等。有些字在今草里既有来自章草的写法,也有楷书草化的写法,如“卿”既可作“ ”也可作“ ”,“介”既可作“”也可作“ ”等。今草连笔比章草多,字与字也常相钩连。总之,今草要比章草更“草”,因此也比章草更不易辨认。


唐代以后又有所谓狂草,是在今草基础上进一步变化而成,笔画任情损益,用笔连绵环绕,写出来别人多不能识,完全成了一种供欣赏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沙宗元  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撰稿:张政烺  梁春胜) 


行书

汉语拼音:Xingshu

英语术语:Semi-cursive scriptr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早期行书是在具有草书笔意的新隶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手写字体,后来发展成为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风格流畅的字体。


行书出现于东汉中晚期。早期行书是在带有较多草书笔意的新隶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字体,其笔画的写法和文字的结体,都明显地比新隶体更接近楷书,无论是对新隶体,还是对章草而言,都称得上是一种“风流婉约”的新体。如曹魏晚期的景元四年(263)简,以及时代大约不晚于东晋初期的署名“济逞”的两封信和署名“超济”的一封信,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世传东汉晚期刘德升造行书,这是后世对于在行书发展过程中归纳章法并传授有功之人的推崇,实际上并非一个人的创造,但这种说法也大致反映了这种字体形成的年代。


到东晋王羲之等人手里,随着楷书的发展和今草的形成,行书也相应地演变为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面貌跟早期行书有了明显不同。王羲之善行书,他的《兰亭序》更是千古闻名的杰作(见图)。

行书又称为“行押书”。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一般认为“押”是署名的意思,行书之所以又叫“行押书”,就是因为名书家钟繇用行书给人写信,自署名字的缘故。


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有难于辨认的毛病,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现在以楷书为正体,但人们平时所写的字,多半是接近行书的。

 
王羲之《兰亭序》


参考文献: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蒋善国  汉字形体学[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


沙宗元  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撰稿:张政烺  梁春胜)


楷书

汉语拼音:Kaishu

英语术语:Standard script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汉字一种字体的名称,形成于汉魏之际,是在早期行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字形方正规整,书写风格端庄大方。


现在所知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的楷书是钟繇所写的《宣示表》等帖的临摹本的刻本。《宣示表》的字体显然是脱胎于早期行书的。如果把规整一派的早期行书写得端庄一些,把在早期行书里已经出现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普遍加以应用,再增加一些捺笔和硬钩的使用,就会形成《宣示表》那种字体(见图)。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楷书尽管在汉魏之际就已形成,但在整个魏晋时代,使用楷书的人却一直是相当少的,恐怕主要是一些文人学士。当时一般人所用的仍然是新隶体或介于新隶体和早期行书之间的字体。有人据此认为当时根本不可能有楷书和跟楷书相近的行书存在,传世的钟王楷书和行书基本上都靠不住。这是不妥当的。在魏晋时代的楼兰遗址出土的、时代不会晚于东晋初期的字纸上,不但可以看到早期行书,而且还可以看到作风跟钟王相似的楷书。可见那种认为魏晋时代不可能有楷书,传世钟王字帖都靠不住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


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终于成为主要的字体。这一时期出现了在钟王楷书影响下由新隶体演变而成的一种楷书。这种楷书在结体和笔法上保留了新隶体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痕迹,而且在使用于碑刻、墓志的时候,往往有仿古的倾向,笔法略带八分的意味,因此其面貌比钟王楷书要古拙一些。南朝刘宋时代的碑志,如《爨龙颜碑》和《刘怀民墓志》等,都使用这种楷书。在北朝碑志里,这种楷书较长期地占据着统治地位,后人称之为魏碑体。南朝齐梁时代,碑志上出现了跟钟王体很接近的楷书。北朝后期,碑志上的楷书也出现了向钟王体靠拢的现象。钟王楷书脱胎于行书,作为碑刻上的正体来用,结体和笔法都有不够庄严稳重的地方。南北朝时人已经因此对钟王楷书作了一些改造。不过直到唐初的欧阳询,才较好地完成了这项改造工作。因此也有人认为楷书直到唐初才真正成熟。


楷书的“楷”当楷模讲,“楷书”的原意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本来并非某种字体的专名。从南北朝到唐代,楷书曾有“正书”“真书”“隶书”“今隶”等名称。“正书”“真书”都是相对于“行书”“草书”而言的,“隶书”“今隶”是相对于“八分”而言的。不过在唐代,“楷书”已经被用来指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了。宋代以后,“楷书”就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钟繇《宣示表》


参考文献: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沙宗元  文字学术语规范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撰稿:张政烺  梁春胜) 






相关阅读

【大百科词条(稿)】《龙龛手镜》《康熙字典》

【大百科词条(稿)】《字汇》《正字通》

【大百科词条(稿)】《玉篇》、《篆隶万象名义》

【大百科词条(稿)】赣方言

【大百科词条(稿)】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语言声望规划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