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百科词条(稿)】表音字、合文

2017-08-11 沙宗元 今日语言学
表音字

汉语拼音:Biaoyinzi

英语术语:Phonogram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表音字是指字符跟它所代表的词只有语音上的联系,没有意义上的联系的汉字。文字学家认为,汉字中这种使用音符构成的表音字可分为假借字、两声字、变体表音字和合音字等类别。


(1)假借字。例如,古汉字中借用“ ”(簸箕的象形)来表示疑问语气词“其”,近代假借花草之“花”这个形声字来表示“花费”之“花”。因此,尽管“ ”本来是表意字,“花”本来是形声字,在它们被假借来表示疑问语气词“其”和动词“花”时,都是纯粹作为记音符号来起作用的。


(2)两声字。由两个音符组合而成的是两声字。例如,“啎逆”的“啎”是在假借字“午”上加注音符“吾”而构成的两声字。此外,古汉字中的“”(“台”和“司”古音相近)、“”等字,也是两声字。


(3)变体表音字。变体表音字是通过稍微改变某字的字形而造出的、读音与原来的字音近似的汉字。例如,对“兵”字稍加改变,省去一笔而造出的“乒”“乓”,对“刀”稍加改变而构成的“刁”字。


(4)合音字。合音字是读音由构成该字的两个字符反切拼读而成的汉字。中古时期为翻译佛经,曾造过一些“合音字”,来表示汉语中所没有的音节。例如“ ”(名养反)“ ”(亭夜反)等。现代汉语中表示“不用”的“甭”,在吴方言中表示“勿要”“勿曾”义的“ ”“ ”,既可以看作为“会意字”,也可看成“合音字”;化学用字中表示氢氧基的“羟”、表示碳氧基的“羰”,也属于这类“合音字”。


参考书目: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梁东汉.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撰稿:沙宗元)


合文

汉语拼音:Hewen

英语术语:compound graph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合文也称为“合书”,指古汉字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或借用一个合体字隐含另一个字,形式上仿佛是一个字,实际上却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的构形和书写现象。例如,甲骨文将“小且(祖)乙”写作“ ”,金文将“五月”写作“ ”,战国文字将“公子”写作“ ”,将“子孙”写作“”。


合文的书写方式多种多样,以商代甲骨文为例,合文形式主要有:(1)并列式。由两个字并列而成,较常见,以祖先名和习用语为多。如“大吉”写作“”,“妣甲”写作“ ”;(2)重叠式。由两字重叠构成,亦多见。如“上下”写作“ ”,“小臣”写作“ ”,“五百”写作“ ”;(3)组合式。由三个字组合构成。如“十二月”写作“ ”,“康祖丁”写作“ ”;(4)两用式。合文中的一个字(或偏旁)作两用。如“牝牡”写作“ ”,“疾身”写作“ ”;(5)内含式。一个字被另一个字所包含。如“小甲”写作“ ”,“雍己”写作“ ”,“报丙”写作“ ”。在古汉字中,有的合文下侧还有合文符号,写作二短画“=”或一短画“-”。


合文作为古汉字中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有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在对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中的合文现象进行了细致分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合文现象进行了分析:合文是古文字记录语言时独特的写词方式,它要求组成合文的二个或三个字词序必须相连,所记录的词除少数外,基本上都限于专有名词。合文的存在是文字原始性的一个表现,是用一个形体记录一个词组这种原始文字写词方法的孑遗。


随着时代的发展,合文逐渐走向消亡。这是因为合文作为汉字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它有悖于一字一音、一个书写单位的汉字基本特点,所以古汉字合文由盛转衰终致消亡是不可避免的。春秋战国之世三字合文基本消失是合文走下坡路的明显迹象,到了秦汉时代,两字合文也稀如凤毛麟角,所见无多,从此合文便逐渐绝迹了。


参考书目:

何琳仪. 《战国古文字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刘钊. 《古文字构形学》[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撰稿:周祖谟  修订:沙宗元)




相关阅读

【大百科词条(稿)】古今语音对应、特征词

【大百科词条(稿)】《龙龛手镜》《康熙字典》

【大百科词条(稿)】《字汇》《正字通》

【大百科词条(稿)】《玉篇》、《篆隶万象名义》

【大百科词条(稿)】赣方言

【大百科词条(稿)】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语言声望规划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