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籍整理 | 《陆九渊全集》出版


《陆九渊全集》

[南宋]陆九渊著,叶航整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138.00元



内容简介




 
《陆九渊全集》以道光三年刻本《陆象山先生全集》为底本,收录了陆九渊的全部诗文、语录,为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文献。此本不仅内容全备,且附有清代著名学者李绂的批注,为其他版本所无,极具学术价值。本次整理并以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万历本、《四库全书》本陆九渊文集作为校本,进行校勘,则善而从。力求准确呈现陆九渊文集的原貌。



作者及整理者简介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号象山。南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历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荆门知军。他生于江西金溪县陆坊,卒于湖北荆门,葬于金溪故里。卒后二十四年,即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赐谥文安。

陆九渊直承孟子“先立乎其大者”的思想,以“大疑则大进”的治学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心即理”说,以及“发明本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千虚不博一实”等重要观点。他的思想脉络为三百年后的王阳明所继承、发扬,形成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史称陆王心学。
叶航,江西贵溪人,现供职于江西省贵溪市委宣传部社科联。



点校说明





一、陆九渊其人其学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号象山。南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历任兴隆府靖安县主簿、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荆门知军。他生於江西金溪县陆坊,卒於湖北荆门,葬于金溪故里。卒后二十四年,即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赐谥文安。
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陆九渊结茅於江西贵溪县应天山,创办了应天山书堂。次年,他远看应天山“宛若巨象”,遂将山名改为象山,应天山书堂随之改名象山精舍。陆九渊因此自号象山翁,被世人尊称为象山先生。
陆九渊直承孟子“先立乎其大者”的思想,以“大疑大进”的治学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心即理”说,以及“发明本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千虚不博一实”等重要观点。他的思想脉络为三百年后的王阳明所继承、发扬,形成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史称陆王心学。
青壮年时期,陆九渊不事著述。据陆九渊年谱记载,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先生始欲著书,尝言诸儒说《春秋》之谬尤甚于诸经,将先作传。值得守荆之命而不果。”然而天不假年,陆九渊积劳成疾,病逝于荆门任上。因此,他留下的文稿并不多,但内涵丰富,体大思精。
二、陆九渊文集的版本情况
历史上第一个编纂陆九渊文集的是陆九渊长子陆持之。开禧元年(一二〇五)夏六月,陆九渊弟子杨简为此集作序,称“先生长子持之伯微编《遗文》为二十八卷,《外集》六卷”。开禧三年(一二〇七),抚州知州高商老刊刻此集于郡庠,此本即所谓临汝本。
后来,陆持之又在临汝本的基础上“裒而益之”。嘉定五年(一二一二)九月,江西提举袁燮在江西仓司刊刻此本,故称江西仓司本。绍定四年(一二三一),袁燮子袁甫曾翻刻此本。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宋宁宗赐陆九渊谥号“文安”。嘉定十三年(一二二〇),吴杰在江西仓司本书后增加了孔炜所撰諡议、丁端祖所撰覆諡和杨简所撰《陆九渊行状》,由建安陈氏刊刻,此即陈氏坊刻本。
据文献记载,元代有缪鸣阳、洪琳等人曾经刊刻过陆九渊文集。
上述宋、元诸本今均未见存世。
陆九渊文集的明代刊本很多,大多属陈氏坊刻本系统。其中有些仅为翻刻,并未作结构性的改变,如成化年间陆和刻本。有些则增添了新内容,如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抚州知府李茂元刻本,此本在陈氏坊刻本书后增加了原来别本单行的《陆九渊语录》四卷。遂形成了《文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的格局,对后来各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嘉靖年间,又出现了几个新版本,如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戚贤刻本、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何迁刻本等。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何迁刻本,此本不再分内集、外集,而是将所有内容统编为三十六卷。相对于李茂元刻本,此本目录之后附有徐阶所撰《学则辩》,《语录》部分被合并为两卷,另增加了《年谱》一卷。
万历年间,周希旦重编《象山先生全集》,刊于南京。此本与之前诸本不同,所有内容被厘定为六卷,且篇章位置亦有移易。
清代,《四库全书》收有《象山集》,系以李茂元刻本为底本。其余版本则多为陆氏后裔刊刻,如雍正二年(一七二四)金溪槐堂书屋刻本、道光三年(一八二三)陆邦瑞刻本。
一九八〇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署名锺哲的点校本《陆九渊集》。该书以《四部丛刊初编》所影印嘉靖四十年何迁刻本《象山先生全集》为底本,是陆九渊文集的第一个全式标点整理本,有筚路蓝缕之功,为中国哲学史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限于时代条件,该书也有一些缺陷,如校勘记很少,未能全面反映版本之间的差别,文字讹误也比较多。
三、本次整理的有关情况
清代著名学者李绂曾从陆氏后人处获得《陆九渊文集》,加以批点,并详注文集中出现的人物之姓名、籍贯、身份。此李绂批点本后为陆九渊二十二世孙陆邦瑞获得,并于道光三年刊刻。此本分三十六卷,后附徐阶《学则辩》,亦应属於何迁本系统。此本时代较晚,但内容全备,且李绂之注有助于读者阅读,故本次整理即以此本为底本,以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四部丛刊初编》所影印何迁刻本)、万历本、四库本为校本,并参校以《陆子学谱》、地方志等文献。另外,李绂所注有一些“名贯未详”“里居无考”者,以及信息有误者,今据(同治)《贵谿县志》等地方志予以补正。
除文集正文外,本书收录以下内容作为附录:其他版本陆九渊文集的序跋,陆九渊集外诗文,宋史、宋元学案等典籍中的陆九渊史料,朱熹致陆九渊兄弟书信,陆九渊之兄陆九龄、陆九韶的相关文献。
本次整理的校勘原则:底本有误处,径改正文,并出校记。底本与校本两通处,出校记加以说明。底本脱字据他本补者,所补之字加[]号。底本衍文径予删除,并出校记。底本中的俗体字、异体字,均改为通行字,通假字则不改。宋代避讳严格,陆九渊因避讳改动之字,保留原貌,并出校记予以说明。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本书难免会有诸多疏误,敬祈方家不吝指正。




目录




 

点校说明

象山先生全集序

陆象山先生文集序

象山陆先生文集叙

陆文安公全集序

象山先生全集叙

重修陆象山先生文集序

卷一 书

卷二 书

卷三 书

卷四 书

卷五 书

卷六 书

卷七 书

卷八 书

卷九 书

卷十 书

卷十一 书

卷十二 书

卷十三 书

卷十四 书

卷十五 书

卷十六 书

卷十七 书

卷十八 奏表

卷十九 记

卷二十 序赠

卷二十一 杂著

卷二十二 杂著

卷二十三 讲义

卷二十四 策问

卷二十五 诗

卷二十六 祭文

卷二十七 行状

卷二十八 墓志铭

卷二十九 程文

卷三十 程文

卷三十一 程文

卷三十二 拾遗

卷三十三 谥议 覆谥 行状

卷三十四 语录上

卷三十五 语录下

卷三十六 年谱

附录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排版:拊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