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新基建”可以大有作为
栏目导读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高端智库,聚焦能源电力重大问题研究,在能源电力发展与能源经济、能源体制机制与政策、电网发展与管理决策支撑、企业发展与管理决策支撑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更好地服务能源电力发展,《中国电力》策划了“专家之声”栏目,将在近期陆续推出智库成果和专家观点,欢迎大家关注分享!
编者寄语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稳投资、振经济的大道上,电网企业以“新基建”为抓手,在促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蹄疾步稳,奋勇前进。
电网“新基建”可以大有作为
执笔人:伍声宇、栗楠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稳投资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再次凸显。而“新基建”作为稳投资的重要方面,有望在“疫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基建”之于传统基建,区别就在于更注重硬核科技,对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天然的追求。
电网企业具有公共事业属性,在“六稳”基础上,要特别注重稳增长和促创新两个方面,在促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担当作为。因此,电网企业发力“新基建”,必将促进企业本身和经济社会的双重进步。在促创新方面,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推进能源转型与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促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二是依靠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精细化运营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做好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的远期布局,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
三是能源基础设施复合数字基础设施,国家电网需要创新以电为中心的智慧能源系统建设。
“新基建”也将为电网上下游产业链带来很多机遇,尤其在数字化的促进力上,既能够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赋能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整体优化;又能横向打通各基础设施、各能源品种的壁垒,实现融通增效;更能带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另外,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重要领域不仅迎合了这次疫情凸显的数字化需求,而且也是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必经之路。它能够加速企业从信息化向智能数字化转型,从以数字技术促进现有业务的开展,到侧重数字业务、智能化业务的价值创造,进而以数字驱动产业转型。
“新基建”不仅是宏观概念,更关系着千家万户。除了立竿见影的稳就业,长期来看,更个性化多元化的用能选择、更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更智慧的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与能源服务等,都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
今年是可以预期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元年,电网在其中的发展属性有待加以进一步厘清和界定。在实体建设之前,有必要研究提出电网企业关于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架构。
(相关内容摘编自2019年8月和2020年2月相关研究报告)
【后记】近两年来,国网能源院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财务与审计研究所等发挥跨专业跨领域就能源、电力、电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耕细作,积累较强的研究底蕴。《中国电力》今后将陆续推出相关研究成果,并欢迎业界共同思考,赐稿。
联系人:杨彪
联系方式:17610313662(手机微信同号)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紧扣国家能源发展形势与战略布局,立足能源电力前沿领域,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以能源电力规划为核心,以能源转型理论认知创新和实验室软硬件建设为重点,布局中国能源战略、能源电力规划、能源环境政策分析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四大研究业务方向的“一核、两翼、四支柱”发展思路和业务布局。
往期回顾
◀【征稿启事】 “柔性直流电网技术、装备与工程”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 “城镇地区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关键技术与装备”专栏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分析与机制设计”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面向统一能源系统的氢综合利用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征稿启事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务必请提前联系《中国电力》编辑部,同时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