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构建跨界融合的能源数字生态恰逢其时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编者按


2020年3月起,中国电力公众号依托国网能源院雄厚的智库资源,策划推出了“专家之声”特色栏目,聚焦能源电力发展的真问题,努力打造有思想品质和情怀温度的智库自媒体品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在“专家之声”栏目推出一周年之际,中国电力公众号特别邀请了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和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团队,结合研究特色和深厚积累,联合推出了“企业现代化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全要素驱动”“新技术、新理念探索”“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等五个主题,针对企业改革创新、数字经济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分享见解、启发思考,同时也期待与广大业内同仁进行交流碰撞,与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深入合作。










     电网企业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需围绕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目标,构建资源开放平台,培育生产服务型经济,打造产融结合服务模式,搭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能源数字生态,赋能产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01

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集群,创新软硬件资源对外开放服务模式,打造能源领域的生产服务产业


      电网企业持续优化电动汽车车联网、新能源云网、能源电商等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成熟的互联网商业运营平台相比仍有差距:一是现有的各类平台在资源开放水平、产品服务能力和运营透明度等方面仍有不足,服务上下游企业的能力薄弱,平台的吸引力不强;二是多个平台独立发展,客户、数据、技术、管理等关键要素资源的共享流动不足,多层联动交互的关系未建立,发展合力尚未形成;三是电力市场交易、综合能源服务等对外基础共性业务应用场景的先进性不足,对企业能效管理、电能供需匹配等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支撑能力薄弱。
      建议:打造开放、透明的平台运营模式,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数据、数字基础设施等资源开放,带动利益相关方资源共享;构建业务一体化联动的能源互联网平台集群,统一各个平台用户ID和设备实物ID的数据标准,实现跨平台数据的流动和交互,形成发展合力;加强在企业能效管理、电能供需匹配等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基于云平台实现对共性业务环节的数字化模式的固化与沉淀,夯实能源电力行业底层的数字化公共服务。

02

加快打造跨界创新应用场景,探索可持续的共赢型商业模式


目前电网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城市能源等多个领域探索应用场景,但尚未形成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带动效益不强,具体体现在:一是业务跨界创新活力不足,内外部创新创效潜能力有待挖掘;二是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不清晰,目前主要聚焦在资源整合,缺乏高质量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产品输出,产品多样性和平台盈利能力远低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有待加强,未形成产品化输出,难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轻量级数据微服务。

建议:以电网企业积累的用户资源和电网平台的天然优势作为主链,开放资源和资金,建立灵活机制,鼓励内外部双创,持续孵化新业务;建立面向多元化需求的基础及增值服务产品体系,借鉴谷歌和苹果模式,建立开放式应用开发平台,建立合理的利润分成机制,鼓励众包众创,增强平台的服务能力;依托公司数据资源形成跨界增值服务产品,探索建立“免费基础服务+订阅增值服务”商业运营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成本补偿机制推动跨界数据增值服务市场的拓展;提升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丰富数据增值服务场景设计,封装形成轻量级数据服务产品,打造API服务接口模式,方便中小微企业直接调用,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

03

优化扩展产融结合新模式,将电力金融业务作为各类平台的通用型服务


电力数据的真实、实时、准确等特点为开展征信服务提供了强大支撑,已取得显著实践成效,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挖掘:一是电力金融业务独立开展,缺乏和其他业务之间的引流和导流,金融与能源服务领域之间的渗透性、互补性未得到有效发挥;二是目前电力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信贷领域,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需求,电力金融的发展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建议:建立产融结合模式,将电力金融作为模块化业务嵌入到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云网等平台型业务中,一方面拓展数据获取来源,加快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降低利益相关方获取资金的门槛,提升平台吸引力;深挖大数据应用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方面的作用,面向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打造电力大数据+保险、电力大数据+租赁等多元电力金融服务产品。



素蔚 硕士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据管理及应用等领域研究工作。曾参与多项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战略课题、管理咨询项目等研究与管理工作。




灏 博士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企业传播、能源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政府部门、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的重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3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多次获得地市级奖励。




伟 博士 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和数据治理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软课题成果奖。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专注能源大数据、企业数据管理与数据创新、融媒体与品牌宣传研究,深度支撑政府部门和国网公司决策,高质量完成了三十余项能源数字经济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配合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建设方案》等多份文件,出版《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能源大数据时代》《大型企业运营分析体系建设与实践》《电网企业运营分析体系与预警技术》等多部著作,多次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多次举办能源数字经济论坛,为众多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获得广泛响应。


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

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以下简称管理所)是国网能源院内设业务所,长期致力于开展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与业务创新研究。管理所下设企业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创新三个研究室,拥有一支专业覆盖领域广、学历和职称层次高、人员素质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咨询队伍,形成了由各研究领域高级专家、专家及各层级研究咨询人员构成的人才梯队。自成立以来,管理所共完成500余项研究,涵盖政府委托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项目和国家电网公司专项研究项目等多种类别。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行业级、公司级奖项80余次,出版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报告》(2014-2019),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普通期刊及报纸论文近200篇。研究团队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先锋党支部”“国家电网公司先进党支部”“国网能源院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往期回顾 


【企业全要素驱动】数字时代企业的人本主义价值

◀ 赵伟 | 能源对产业的支撑力需要持续加强

 韩四维 | 贯彻能源新发展理念涉及两个重要方面

◀ 吴潇雨 | 关于农村能源互联网构建问题的思考

 陈沛光 | 乡村能源互联网的思考

【城市能源规划智见】苏州市常熟经开区综合能源规划简介

【城市能源数据创新】城市能源变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是荣光还是方向:世界500强的认知逻辑”PPT

 2021年1月经济与能源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编辑:杨彪

审核:方彤、蒋东方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