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稿推荐】谭显东, 刘俊, 徐志成, 等.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2023-12-18



引用本文

 Cited

谭显东, 刘俊, 徐志成, 等.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J]. 中国电力, 2021, 54(5): 1-6.

TAN Xiandong, LIU Jun, XU Zhicheng, et al.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under the goal of carbon emissi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J]. Electric Power, 2021, 54(5): 1-6.


1.

研究背景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关举措。“双碳”目标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各领域电气化水平,对中国“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产生深刻影响。研究“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本文研究“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总量与结构、电力供应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趋势,分省、分区域开展电力电量平衡测算,分析“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障电力供应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编制规划提供参考。


3.

论文重点内容

3.1 研究方法与模型


(1)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十四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重点行业、节能节电、电能替代等影响因素,采用部门分析法预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趋势,进而预测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趋势,采用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法等方法预测最大负荷。


(2)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模型,以运行期内总费用最小为原则,总费用包含运行期内燃料成本、启停成本、固定/变动运行成本、线损及排放成本。可模拟8760h的全时序系统各类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新能源消纳情况,同时能给出电力平衡、电量平衡及调峰平衡情况。


3.2  “十四五”电力供需的主要特点
(1)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4.7%~5.6%,202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4万亿~9.8万亿kW•h。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全社会最大负荷年均增长5.5%~6.5%,增速略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2025年中国全社会最大负荷达到15.4亿~16.0亿kW。东部地区用电比重逐步下降,中部、东北地区用电比重较为稳定,西部地区用电比重不断上升。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用电量占比分别为47.2%、18.5%、28.7%、5.6%,2025年为45.1%、19.2%、30.2%、5.5%。

(2)用电负荷夏冬“双高峰”特征更加显著

近年来,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均高于常年水平,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高温拉动夏季最大负荷屡创新高。受电采暖政策推广、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因素影响,冬季采暖负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断增强,占冬季最大负荷的比重亦不断提高。随着夏季最大负荷和冬季最大负荷的增长,大部分省级电网的年负荷曲线呈现夏冬“双高峰”形态。预计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冬季高峰负荷为夏季高峰负荷的94%左右。湖南、江西、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份的年最大负荷出现在冬季。

(3)负荷高峰时段新能源对电力平衡贡献有限

新增新能源可以贡献一部分电量,但在负荷高峰电力平衡的有效出力较低,增大电力平衡面临的风险。“十四五”期间新能源电量增量约占总电量增量的30%及以上。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参与负荷高峰电力平衡能力较低,全国预计不足10%,若不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设施,单纯依靠风电及太阳能难以满足电力平衡。

(4)夏冬“双高峰”均面临电力保供压力

随着用电负荷夏冬“双高峰”特征更加显著,夏季、冬季“双高峰”均面临电力保供压力,部分地区冬季保供压力会更加凸显。由于电力需求保持恢复性增长,在充分考虑需求侧响应、已核准在建各类电源及跨省跨区输电工程按计划投运后,预计2021年夏季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存在电力缺口,2022年川渝地区冬季枯水期也存在电力缺口,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到“十四五”中后期(2023—2025年),电力供应紧张区域呈扩大趋势,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力缺口主要出现在夏季,但冬季电力缺口呈上升趋势。西南因冬季枯水期本地水电出力不足,其电力缺口将超过夏季电力缺口。西北电力缺口主要出现在冬季,比夏季高。

(5)水电占比较高地区冬季枯水期存在一定电量缺口

预计“十四五”期间,华中的湖南、江西及西南的四川、重庆等地区冬季枯水期存在一定电量缺口。


4.

政策建议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源电力企业形成合力,通过规划和政策解决“十四五”可能出现的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1)加强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电力“十四五”规划要充分考虑“双碳”目标要求,统筹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既要满足电力需求,又要满足电量需求,避免电力“十四五”规划成为“缺电”规划。(2)加快完善需求响应政策和机制。将需求响应纳入电力规划,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推广柔性负荷调控、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技术;建立需求响应在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等电力市场的参与机制。(3)根据需要布局适量气电与电化学储能电站。根据需要再增加一定规模的天然气发电装机,多渠道保障气源稳定供应;超前布局电化学储能电站,大力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及储能成本降低。充分发挥气电、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保障负荷中心地区电力供应。(4)建立健全容量补偿与容量市场机制。对于存量机组,在现有电力市场中引入容量补偿机制,对煤电、气电等存量机组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存量机组合理收益;对于增量机组,探索通过招标制建设事前容量市场,引导发电投资积极性,确保“十四五”电力平衡。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谭显东(1979—),男,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电力供需分析预测、需求侧管理、能源经济研究等研究,

E-mail:tanxiandong@sgeri.com.cn;


第二作者:刘俊(1983—),男,博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能源战略、电力规划、新能源消纳,

E-mail:liujun@sgeri.com.cn;



第三作者:徐志成(1988—),男,博士,从事能源战略、能源电力规划研究,

E-mail:xuzhicheng@sgeri.sgcc.com.cn;


第四作者:姚力(1991—),男,博士,从事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研究,

E-mail:yaoli3021@sina.com;


第五作者:汲国强(1986—),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供需分析预测研究,

E-mail:jgqiang05@126.com;


第六作者:单葆国(197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从事宏观经济运行、能源电力供需分析、节能及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

E-mail:shanbaoguo@sgeri.sgcc.com.cn。



团队介绍


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简称供需所)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其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1999年成立),后期随着机构调整,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电力与经济关系、能源电力供需、电力需求侧管理、电能替代、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分析预测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命名。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电力供需研究室、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专业覆盖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现有27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20人、硕士6人,具有高级职称18人,1人当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得“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2016年,设立“单葆国劳模创新工作室”。


国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现有28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19人;硕士8人。所学专业覆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具有正高级职称1、副高级职称13人,具备公司领军专家人才1人、人才后备1人、优秀专家1人。是一只充满活力、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年轻团队。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1-2012年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院“2017年度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等称号。多人获得包括“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电网公司环保先进个人”、能源院“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课题负责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个人称号。2019年,设立“鲁刚劳模创新工作室”。






 往期回顾 


《中国电力》2021年第5期目录

【专稿推荐】朱法华, 许月阳, 孙尊强, 等. 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实践与启示

【专稿推荐】张运洲, 张宁, 代红才, 等. 中国电力系统低碳发展分析模型构建与转型路径比较

【专稿推荐】张运洲, 代红才, 吴潇雨, 等.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

【专稿推荐】马莉, 范孟华, 曲昊源, 等.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及市场运行关键问题

【专稿推荐】鲁宗相, 叶一达, 郭莉, 等.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调频挑战与多层级协调控制框架

【专稿推荐】朱法华, 孙尊强, 申智勇.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研究

【专稿推荐】张运洲, 刘俊, 张晋芳, 等. 中国新能源 “后补贴时期 ”发展分析

【专稿推荐】张运洲, 鲁刚, 王芃, 等. 能源安全新战略下能源清洁化率和终端电气化率提升路径分析


编辑:杨彪

审核:方彤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