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教授痛批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而是在伤害国学

人文英华 2021-08-31


来源:国学院网


虚热的“国学热”路在何方?

文/方朝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6年6月14日,被称为“近代国学第一人”的章太炎在苏州病逝。章太炎一生满怀救国之志,又自持清醒的节制,没有让国学成为政治的工具,故能成为一代大师。

这是他留给当下中国的一笔遗产:国学研究者自身不浮躁,才能克服社会的浮躁。然而80年后的中国,各种虚热轮番上演,曾经沉潜致知的国学,难说成为了一种商品化的教育,还是披着教育外衣的商品?

“国学”——从被“逼出来”到各取所需

“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中国的。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后输入中国,20世纪初得到了邓实、胡适等人的提倡或阐发。引进这样一个概念,在当时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它是被“逼出来”的。

而人们在使用国学概念时,采取的是各取所需的态度。各取所“需”,意味着在当下,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国学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生活方式,权谋法术,消灾免祸,附庸风雅,做人处世,民族认同,文化素养或精神信仰。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热爱国学,不要看他喊什么,要看他行的是哪方面的国学。

低俗化——是复兴还是伤害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国学会所、国学班。对于这些现象,要一分为二地看。比如让孩子们读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等经典,让中学生、大学生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我认为是有价值的。同时,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行为,让人们体会古人如何把人与人的相互尊重体现在礼仪中,也有价值。但这些行为中确实也存在很大的盲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古人的精神、缺乏古人的境界,盲目地追求形式,崇尚风雅,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是在伤害国学。

从另一个角度来透视当下的国学教育,即在国学教育浪潮中,所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是什么样的人?观察现在的从事国学教育的群体,或可分为如下几类型:学者型,商人型,术士型和传道型。传道型的教育者在国学中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真心向往国学、传播国学。也只有这类人才有可能担当起复兴国学的重任。但可惜这类人才无法“量身定制”,可遇不可求。他们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国学人才。

现在我们在国学传统几乎中断、国学大师几乎灭绝的情况下提倡国学。人们对国学的理解也较肤浅,自然容易相信风水算命之类低层次的迷信行为。这使得国学热在今天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现象,引导难度也比较大。

把脉——虚热国学潮,治标不治本

在一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只有一层层拨开附着在所谓“国学”“国学教育”“国学大师”身上的新衣旧茧,才能真正地为“国学”把脉。我们应从乱象丛生的表层透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肌理,方能找到症结,走出乱象。

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国学如果能建立自身健康的传统,诚然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没有找到对症的解决之道之前,指望靠多念几本国学书、多恢复几个古仪、多搞一些国学教育来解决问题,是很不切实际的,也许会南辕北辙。

前路——国学教育当从实处做起

尽管当下的国学教育乱象丛生,但其中也包含许多好的、积极的因素。比如我认为,多一些人读经是好事,国学回归课堂也是好事,包括设立国学专业也很可取。但这些最好不要一窝蜂地做,国学人才的培养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严格来说,国学教育决不靠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十年、几代人的事业。

我在清华开设文化素质课已有二十年了。总的感觉是,非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国学知识基本上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而且,多数学生时常把国学仍当成封建糟粕,误解和偏见极深。动不动把儒学当作为了维护帝王专制的学问,把“中庸”理解为追求平庸、不走极端,等等。所以我非常赞成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国学的比重,乃至设立国学课程或国学专业。同时,现行教科书里对国学的介绍,早就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从更宏大的角度来看,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回归国学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在提倡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对外来文化持高度开放的态度,千万不能再犯清末士大夫的错误。另一方面,对国学的内容要有分辨,不能片面提倡、盲目接受,一定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去看国学。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思考与交流,感谢作者原创,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合作、联系、交流请加编者微信:ding000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