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撒切尔夫人:也许我早在认识哈耶克之前,就开始讨厌凯恩斯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库 2022-07-11


权力与魅力
撒切尔夫人与她的政治遗产
文:梁小民  编:先知书店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去世了,有人恨,有人爱,有人怀念,有人诅咒。我感谢她,是感谢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经济自由主义复兴中所做的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自由主义复兴,思想界是哈耶克、弗里德曼高举大旗,实践中是撒切尔、里根引领潮流。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1925年。她成长时正值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期,但她从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凯恩斯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她在出任英国首相后的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也许我早在认识哈耶克之前,就开始讨厌凯恩斯。”

在牛津大学化学系读书时,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已成为她的“口袋书”。据说,在她任首相时,这本书一直在她的提袋里。她曾把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扔在同事面前说:“这才是我们应该信仰的。”


她在首相任职期间大刀阔斧地领导英国经济自由化。她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紧密联合,遥相呼应,引领了世界经济自由化潮流,影响了以后的世界,也成为如今争论的中心。
  
评论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经济自由化是一个大题目,这里我们所关注的是撒切尔夫人在什么情况下以何种方式推动了英国经济自由化,这种政策对当时和今天英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曾经的大英帝国患上了“英国病”
 
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经济就走走停停,萎靡不振,被学术界称为“英国病”。

英国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例从1820年的50%下降到1900年的18%、1937年的12.5%、1962年的8.8%。英镑在二战后丧失了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且一路贬值。国际收支恶化、生产率下降、竞争力削弱,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英国基本是工党执政。工党信仰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从国有化开始,挽救英国经济。仅从1951年到1954年,工党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了八个国有化法令,把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钢铁等重要的行业国有化。同时,又以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为基础,实行福利国家。以后的工党政治延续了这些政策,即使保守党偶尔上台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改善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病”反而加重了。七十年代末,世界石油危机,英国经济更加恶化,经济增长长期缓慢、停滞,通胀严重,财政赤字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1970年代的伦敦街头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上台。她决心用经济自由化来挽救英国,主要政策包括:控制货币、稳定物价、私有化、改革福利政策及限制工会力量。


▌撒切尔用自由化挽救英国
  
●在稳定物价方面,撒切尔夫人完全实践了弗里德曼的观点。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通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过多,因此稳定物价就必须控制货币。

撒切尔夫人上台的1979年第二季度,英国通胀高达10.8%,1980年中又上升到22%。撒切尔夫人的经济自由化就从治理通胀开始,她紧缩货币,并减少国债。1983年通胀降至4.5%,GDP增长率达到3.7%。这就为其他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撒切尔夫人深知,英国经济的症结还在于战后的国有化,国有化使英国经济走向计划经济。

英国的国营企业由政府任免董事会成员和其他重要的高管,决定企业发展战略,并将企业收入纳入财政预算,与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因此,英国的国营企业也有着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同样的弊病。

企业高管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盈亏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内部管理行政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亏损严重。仅国营英国钢铁公司1978-1979年财政年度就亏损高达三亿英镑,该公司人均产量1979年仅为一百四十一吨,而相比之下,法国为一百八十吨,德国为二百三十七吨,其资本收益率为零左右。

就整个国营企业而言,1978-1981年,国营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16.8%,而产量只占10.9%。国营企业成为政府越来越大的包袱。1973-1980年,政府以贷款、赠与、注销债务等形式对国营企业累计投资高达二百零五亿英镑,但收益甚低,加剧了英国的政府赤字与通胀。

撒切尔夫人在国会辩论时直言:“工党支持的产业是一些只吃不吐的蛀虫。”当时,国营企业主导着英国经济,效率低下的国营企业就是英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撒切尔坚决主张对国营企业私有化,主要方式是小企业卖给私人,大企业通过股份化,出售政府控制的股份实行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是80年代铁娘子引领的潮流

在她执政的十一年中,从石油、电信、天然气、钢铁、自来水等国营企业垄断的企业到公园维护、垃圾清扫、校园伙食等原来由政府负担的福利措施都可以由私人拥有和经营。

尽管这些措施受到工会、议会的阻挠,三百六十四位经济学家还发表公开信反对,但她仍然坚持。

私有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1979年到1990年,政府私有化收入达两百八十亿英镑,更重要的是私有化改变了企业管理机制,效率提高、成本下降,企业有了活力。英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

当然,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也不是一风吹,而是根据英国的现实,仍然保留了工党时代的国营企业局和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私有化的国营企业仅占国营企业的40%,国营企业在GDP中的比例仍有6.5%,而且还对亏损严重的煤炭和钢铁业进行了补贴。
  
撒切尔夫人在国营企业私有化的同时也强化了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以制造业的中心曼彻斯特市为例,从传统制造业转向电子信息、计算机、生物工程、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其传统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从60%下降至17%。

同时,撒切尔夫人又放松了政府在金融、企业等各方面的管制,使企业有了活力,经济有了活力。英国经济走出困境,由欧洲病人变为欧洲强人,重振了英国的雄风。
  
●撒切尔夫人经济自由化的另一项政策是改革福利国家制度。

二战后,英国加大了社会福利支出,到1948年,艾德礼政府宣布,英国已建成“福利国家”,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英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居高不下,1949-1950年达一百零三亿英镑,占GDP的4.7%;1979-1980年达四百四十九亿英镑,占GDP的9%。政府财政难以为继,靠借债度日,1982年英国国债高达一千亿英镑,仅国债的年利息就高达六十亿英镑。

英国被讥讽为“靠借债度日的安乐国”。福利国家制度还养出了一批“懒人”,降低了社会效率和活力。
  
但无论哪一党执政,都不敢对国家福利制度动大手术。撒切尔夫人以铁腕改革这一制度,她强调个人责任与义务,并将普遍性原则改变为选择性原则,即福利支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而仅仅是把福利给予最需要的人,并提高市场机制在福利制度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福利制度不仅可以帮助穷人,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她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服务,改变过去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制度,让患者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同时让国家卫生部从医疗保健的管理者变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增强医疗机构的自主权。

在住房方面实行公房私有化政策,大量出售政府公房,通过优惠条件鼓励私人购房。对于租住公房者,即使最贫困的家庭也必须负担20%的房租。

当然,撒切尔夫人也考虑到英国的现实。她基本保留了英国福利国家的两大支柱——全民医保和全民社保,仅做了一些不伤筋骨的修改。

▲英国工党筹备成立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

同时,在她任期内还为政府文职人员加薪,支持庞大的失业救济金发放,甚至还用增税和石油收入来建立保障贫民的社会救济网。
  
●英国的工会力量相当强大,曾任英国首相的麦克米伦就感叹:“我们不能碰的机构有三个:皇家近卫旅、罗马天主教和全国矿工联合会。”工会作为企业的制衡力量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则不利于整个经济,也不利于工人的长期利益。

▲英国矿工联合会的一面旗帜之一 | 即使在现在英国的年轻一代中,马克思主义思潮仍旧十分盛行

当工会影响了英国经济时,撒切尔夫人决心打破麦克米伦的忌讳,碰一碰工会。1981年,煤矿工人罢工时,撒切尔夫人上台仅两年,根基没有稳定,故而让步,答应了工会的条件。但她做了准备与工会对峙。

以后三年,她下令储存大量煤炭,将部分燃煤发电厂变为燃油发电厂,招募公路运输车队,以在必要时候代替铁路运输,并修改工会法,甚至派军情五处的人渗入全国矿工会。

▲1984年,英国矿工联合会发起矿工大罢工 | 图为警察与聚集在英国国会大厦外抗议的矿工对峙

1984年煤炭工人又一次罢工,但由于撒切尔夫人有所准备,工会无法复制以往的停电和能源管制经验。工会罢工历时三百六十二天,撒切尔夫人决不让步,最后工会失败。

撒切尔夫人不满足于这次成功,又进一步用法律来制约工会,如规定工会内部的秘密投票制度,以使工会不被少数不良分子控制,又如禁止工会惩罚不参加罢工的工人,以分化工人。这不仅限制了工会的力量,而且也使工会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她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

如今撒切尔夫人执政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年了,但盖棺仍难定论。这里既有基本立场问题,又有利益问题。那些支持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以公众代言人自居的左翼人士永远不会肯定她。那些由于经济自由化政策而利益受损的人,如传统行业的工会领导人,低收入人群也不会原谅她,正如阿根廷人会由于马岛战争世代诅咒她一样。
  
不过,由此出发,我认为撒切尔夫人的功劳远大于过失,她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哈耶克、弗里德曼对经济自由化的贡献还是理论层面上的,把理论变为实践也许更重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在自己国家里把经济自由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而且取得了成功。这就引领了全世界经济自由化、苏东的市场化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都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经济自由化就是世界历史进步的基础。


读懂撒切尔,不仅仅是了解其人其事,汲取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还可以透过她的角度看到上世纪80年代整个世界的风云变幻,更重要的是看清她所践行的思想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乔纳森·艾特肯著作《撒切尔夫人:权力与魅力》。

◎一生传奇全面记录:是关于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一生的传记,包括童年成长、青年初涉政坛、结婚生子、入主唐宁街、黯然下台等各个年龄段与历史时期的生动描写。80万字、28幅插图,详述英国女首相的传奇人生。

◎长达40多年的近距离观察:作者乔纳森·艾特肯是英国前内阁大臣、国会议员,还是传主家族四十多年的老朋友。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影子内阁成员与撒切尔夫人初次相见,到后来在她作为反对党领导人时期成为她的亲密朋友,再到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成为议会成员,艾特肯一直得以在私人和公开场合对他进行近距离观察。

◎一个真实立体的撒切尔:全书资料来源极广,既包括作者的私人日记,也包括对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亨利·基辛格和卡灵顿勋爵等国际政治家,以及撒切尔夫人私人秘书和好朋友等九十余位人士进行访谈整理而成的资料,描绘了一个立体、丰满、真实、有血有肉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并非无可指摘,没有谁在政治上永远正确,但是她在大事上都做对了。她追随自己梦想、永不妥协的非凡一生令人敬佩。这部传记,记录了叱咤风云铁娘子的传奇一生,这可能是最好的撒切尔夫人传记。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对撒切尔夫人产生重要影响的的哈耶克著作)

来源 | 本文原载于《东方早报》,作者:梁小民


▍延伸阅读

哈耶克:自发秩序的重要性

哈耶克逝世30周年:人们为何总是愿意接受错误的观念?

哈耶克:经济学家最要紧的是有不受欢迎的勇气

哈耶克绝版多年的集大成之作:为时代“立法”,为人类秩序“解毒”

被“隐默”的先知:与哈耶克并肩,为何思想史却视而不见?

承认无知,尊重自发秩序,才能真正达致自由

为自由及其敌人寻根:通往哈耶克的27个路标

哈耶克十大思想:自由与奴役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

人类迄今最伟大的智慧

历史终究站在了哈耶克一边

哈耶克诺奖演说:滥用科学、误解人性,是一切乌托邦灾难的根源(精华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