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思:血酬史观,给你一个全新角度看历史

吴思 少数派文库 2022-07-11


编者按:“潜规则”一词,十几年前由知名历史学者吴思提出,如今早已被社会广泛认知。吴思老师善用民间素材,以旧时故事,谈当下难题。比如,他用自创的“血酬定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中国制度的变迁,解释了劳动者和生产者、暴力集团和生产集团之间关系的变化。


吴思

知名历史学者


曾任《农民日报》编辑记者,《桥》杂志中文版主编。著有《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等。




血酬史观,

给你一个全新角度看历史

文:吴思


一瓶矿泉水,晶莹透彻,能从中看出鲜血来吗?没人说能看出来。


但是马克思在这其中看出了劳动的汗水,劳动的凝结,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系。我们能在巨人的肩上看出更多的东西吗?比如说从这其中看出血。


这其中有血吗?这瓶水的成本里一定有一项是税收。这个税用来干什么了?一定有一个比例拿出来供养军队、建立监狱以及用来执行各种死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瓶水是包含鲜血的。


我们身边存在着“暴力掠夺”这种生存策略。在生活中没有大量出现这种事情,因为有一笔费用建立了一个暴力机器,形成了一种威慑,使暴力掠夺这种生存策略变得不合算。


这种存在于各种事件背后的暴力均衡和秩序,就像《易经》里说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秩序中,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只有它消失了,我们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01

血酬的上升——“法酬” 


土匪的收入叫什么呢?可以叫保护费,也可以叫血酬,因为它是暴力掠夺带来的收益。但是,有节制的抢劫还叫血酬吗?


我编了一个词,叫“法酬”。“法酬”是“血酬”的升华、变形、提高、升级版。法酬之中包含了自我约束,也包含了对对方的尊重。


比如,有这么一笔钱,取之于民,一共100万,其中用之于民20万,行政管理费10万,还有70万的剩余。皇帝用这70万养着后宫三千,修圆明园,修十三陵。


圆明园


这笔70万的剩余怎么称呼?我认为就是“法酬”。法酬等于税收总额减去公共开支的剩余部分。


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但暴力跟生产发生了一种关系,这个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各位知道“拉夫尔曲线”吗?美国经济学家拉夫尔给总统讲税收的原理,税率和税收总额的关系,被称为拉弗曲线。


Tips: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


税收总额和税率有什么关系?取10%的税率收10个亿;20%的税率收19个亿;25%的税率收23个亿;到30%的税率,税收总额又降下来了。100%的税率呢?税收总额为0,因为那时就没人创造财富了。


拉弗曲线


就跟抢劫一样,抢来抢去就没人走了,也就没有收入了。在这里25%就是“最佳抢劫率”,再多抢,抢劫的总额就会下降。所以这个曲线也可以用来解释土匪的行为。


最佳抢劫率,这是暴力集团和生产集团的第一个关系。


02

老子曲线——法酬与自由


再讲一个梁山彝族的故事。清朝有个黑彝人叫刘宇青,他在1877年写了一封信,告诉自己的子孙万代将来怎么搞好生产。


彝族社会有三个阶层,最高层的贵族叫黑彝,他们说自己的骨头是黑的,打起仗里英勇无畏。


第二层是贫民百姓,跟我们一样,是凡人,骨头是白骨,叫白彝,他们要给黑彝贵族纳税。


黑彝带着白彝去打仗,到汉族抢来奴隶叫娃子,就是第三层,外面耕地的一般叫做娃子。


刘宇青说,他的祖先在明万历年间有好几百个娃子,但是这帮奴隶偷懒不干活,下地干活出力不勤,打猎不中,还总偷吃偷喝。最后到年底,发现他们种地、狩猎收获的东西还不够他们自己吃的。


奴隶制闹到这个份上就成了赔本的买卖。


古代奴隶制


所以刘宇青的祖先开始改革。


他们把所有的土地分作两半,一半自己留着,另外一半分给所有的娃子,鼓励他们安家立业。


原来是集体宿舍,现在全村到处都可以住,最好都成家,一家给一点地,没有农具再分点农具,但是每次种自己的地之前要先把贵族的地种了,收割庄稼之前先把贵族的庄稼给收了。得先公后私。


学过历史的知道这是“井田制”


这个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现在一半土地的收益能顶上过去全部土地的收益。这就是过去制度的优越性和大包干的优越性。


井田制


但是很快这个收益开始下降。


又过了一百年,当年享受政策恩惠的那批人都过世了,他们的子孙觉得天生就应该这样,于是在主人家地里干活偷懒,好好种自己的自留地,不好好种公家的土地。


所以就又改革,把所有的公田全分了,以后收50%的地租。把集体的地分田单干,弱者取得了明显的收益,地主省心了,不用去催他们干活了,收益就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老子有那么一句话:“将予取之,必固予之”;毛泽东说“必先予之”。


老子的意思是,你一定得给人家点东西,才能取得东西。毛泽东的说法是,你得先给人家点东西,才能取得东西。


给什么呢?比如说给别人一块地,就要相应地给他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产权,也就是给他支配这个东西的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土地的自由,支配生产资料的自由。


这个东西我们又可以画一条线,称之为“老子曲线”。


老子曲线


横轴是自由,比如说经营自由、交易贸易自由;纵轴是法酬。如果自由为零,就像当年刘宇青的祖先,什么都管,娃子集中居住、集中上工、集中生产、集中收得,人身自由和财产自由都没有,最后打下来的粮食不够自己吃,法酬也就没有了。


多一点自由,就变成井田制,再多一点就是大包干。自由增加了,法酬也增加了,还省心。


但是到这儿,对统治集团来说就是最佳自由度。


如果自由再增加,就是舆论监督、选举自由、民主等等,法酬就要下跌了。


等到全体人民政治、经济、人身都自由了,法酬也就变为零了。到这个时候,生产集团和暴力掠夺集团就会分道扬镳,再往前改革就困难了。


这就是暴力掠夺与生产集团的第二条关系。


03

元规则——暴力集团说了算


在这两个曲线里,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多少自由、收多少税,是由暴力集团说了算。我称之为“元规则”。


元规则就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是根本性的规则,也就是说暴力最强者说了算。


当然,暴力集团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他想要利益最大化,就应该考虑这两点:最佳自由度和最佳自由点。


如果过了头,就可能会发生被统治者、生产集团偷懒、逃亡甚至反抗,这些都会使他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


所以,为了追求最高收益,暴力集团还要对生产集团作出让步。这就是暴力集团和统治集团的关系。



学者陈行之曾说:既读懂历史又读懂现实的人,才堪称思想者,吴思是中国最深刻的思想者之一。


如果说黄仁宇的历史是把水烧到了80℃,吴思老师的这本书则把历史这盆水烧到了100℃。他是一位非常具有创见的历史写作家,因此他的书也被誉为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来最富创见的历史著作。

◎全程高能,没有废话,精彩绝伦:无论是对历史潜规则的揭露,还对历史规律的深度解析,吴思的著作都没有半句废话,精简而到位。没有拐弯抹角,没有文人黑话,读者可直接领会主旨内涵,汲取吴老师几十年的思考精华。拨开层层迷雾,看清历史的本质与真相,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即可洞穿历史的内核。

◎不为写历史而写,只为解决真问题:吴思老师本是一位半路出家研究历史的,所以,与那些专业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不是为了完成什么课题项目,纯粹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不断困惑,不断收获一些喜悦。按照他的说法,是一不小心“陷进去”。

◎在历史中,感受悲天悯人的力量:吴老师的书将尘封的历史复活,在历史人物命运及日常生活细节中,让读者感受一种独有的、来自历史本身的悲天悯人的巨大力量——这也正是历史本来应该具有的、但一直以来很少能有的力量。

为此,人文英华&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吴思老师两本签名作品《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和《潜规则》。读吴思老师的书,既看到知识,也能汲取智慧。先知书店有幸获得吴老师亲笔签名,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课程推荐



思想食堂 人文通识课 
 
17位名师
5大专题 25堂课程
共计250讲

带你
洞察文明演进的历史规律
理解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掌握财富变迁的时代密码
探索身心安顿的平衡之道
构建以人为本的认知体系

限时半价,扫码订阅➹

 「阅读原文」,与明师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