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天使到魔鬼: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绝非无中生有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库 2022-10-04


从天使到魔鬼
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绝非无中生有
文:丁舟  编:先知书店

从慕尼黑市中心沿着步道,来到伊萨尔河上的路德维希桥。这里河道较宽,绿树茵茵,流水潺潺,极为清静。过桥走出不远,有一座现代建筑是当地的文化艺术中心,旁边还有一家酒店。我因时间紧迫,草草看了几眼,便匆匆折回。

这里原来是一家啤酒馆,名字音译成中文非常拗口,叫“贝格勃劳凯勒”,意思是市民啤酒馆。历史上这种啤酒馆不是简单的小酒吧,更像多功能会所,集餐饮、娱乐、会议、集会于一身。

德国人好喝啤酒,慕尼黑更以啤酒节闻名,类似的啤酒馆很多。贝格勃劳凯勒一直存续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新建筑替代。一些承载重大历史事件的建筑物,其实体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在历史中被湮没。民族的伤疤不愿常被揭开,故意漠视成为国家和民众的选择。

在中国可以轻松讨论希特勒、卐字标志,甚至可以表示对第三帝国及德军某些方面的欣赏。但是在德国却不行,属于禁忌,而且有法律风险。贝格勃劳凯勒是希特勒和纳粹党发迹的地方,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失败的啤酒馆政变。

▲1945年3月美军攻占慕尼黑后,士兵经过市民啤酒馆


失意的“艺术家”

希特勒(1889~1945)生于莱茵河河畔与德国巴伐利亚相邻的奥地利城市布劳瑙。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员,家境尚可。希特勒的学校生涯不正规也不连续,数学和自然成绩很差。当展现出一些绘画天赋后,他把自己的未来描绘成一位艺术家。

为提升艺术修养,希特勒作画、看书、听歌剧、参观博物馆,虽然连续报考维也纳的艺术学院未获通过,但是却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孤芳自赏的性格。


父母去世后,希特勒在维也纳依靠微薄的遗产、打零工和出售廉价的水彩画为生,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参与政治话题的讨论。他信仰日耳曼民族主义,了解到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诉求,痛感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尤其对善于经商的、夏洛克式的犹太人深恶痛绝。

此时的希特勒即使是后人蔑称的流浪汉,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他有理想、有文化,眼光敏锐、勤学善辩,艺术思维中孕育着政治抱负。试问天下有几个这种素质的流浪汉?而这种流浪汉肯定不限于只具备成为丐帮帮主的潜质。

▲左图:希特勒婴儿时的照片;右图:希特勒在一战中的照片


英勇的战士

德国,尤其是德国南部地区,和奥地利的历史渊源造成两国人民对区分国籍不太在意。1913年希特勒从维也纳移居到慕尼黑,经常一头扎进图书馆,苦读大量哲学和政治书籍,思考各种社会问题。

一战爆发前,他曾被召回奥地利接受服兵役的身体检查,结果体检不合格。一战爆发后,他凭借一腔热血,以奥地利公民的身份志愿加入德军参战,表现英勇,两次负伤,获得过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对于一名陆军下士来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种奖章很少能授予普通士兵。希特勒将其视为毕生的最高荣誉,当权后在很多重要的公共场合都认真佩戴。希特勒尽到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责任,但是德国战败了。当他在养伤期间得知这一消息后,失声痛哭。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希特勒决定投身政治。


“元首”的诞生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帝制和一战都结束了,但国家却处于混乱状态。魏玛共和国(1919~1933)的成立把国家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维持松散的统一,德国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然而战败国的苦果难以下咽,《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枷锁令德国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海外殖民地丧失,巨额战争赔偿,工商业发展受限,大批人员失业,通货膨胀加剧。这片土地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悲惨的命运,空气令人窒息,对于很多德国民众而言,第二天可能就是世界末日。

1919年9月,希特勒以军队政治工作员的身份加入了人数寥寥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3月底希特勒退役后,专心致力于党的建设,随即更名该党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又称纳粹党。希特勒制定党的纲领路线,设计党旗、党徽,创办党的机关报,到处发表演说,宣传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呼吁民众要团结,不要对国家失去信心。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并且建立了准军事组织冲锋队。

1921年击败党内反对势力后,希特勒自任党的领袖,称为“元首”。




啤酒馆暴动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众发起啤酒馆暴动,希望将巴伐利亚州的首脑控制起来,以慕尼黑为中心建立政权,逐步取代魏玛共和国,摆脱国家遭受奴役的现状。

无奈力量不足,政变失败,希特勒和一群骨干被判入狱。他们的行动饱含爱国因素,受到舆论同情,刑期得以减免。希特勒实际服刑8个月,在狱中口述了他的政治思想著作《我的奋斗》。很多狱卒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因此成为纳粹党员。

为了帮助德国摆脱债务困境,以美国为主导,于1924年开始实施道威斯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德国经济有所恢复。此后魏玛共和国威信提高,纳粹党的发展因此进入停滞期。政变失败也促使希特勒放弃了武装夺权的想法,决定走议会选举道路。



时势造枭雄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殃及欧洲。德国再次遭受重创,经济一落千丈,失业人数暴增。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希特勒没有奉行德国共产党的单一工人路线,而是将资本家、公务员、工人、农民、旧王室贵族等多方的政治诉求加以整合,结果既获得资金支持,又赢得选票,1930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二大党。

同时希特勒利用大萧条造就的失业大军,迅速扩大冲锋队队伍,增强了纳粹党的武装力量。

1932年希特勒正式获得德国国籍,随后经过两次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于1933年1月通过一系列政治交易后,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1934年8月,总统兴登堡元帅去世,希特勒继任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纳粹党全面掌控德国。

▲1933年11月,任德国总理的希特勒来到慕尼黑纪念啤酒馆暴动十周年,受到群众夹道欢迎


独裁下的“繁荣”

希特勒不仅深谙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且坚定执行,上台后的多项措施带领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国家综合实力日渐增长,逐渐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现代化的军队得以恢复,一个强大的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再次诞生,重获自由、尊严、信心。

德国内部工业大发展,教育、科研、艺术等事业欣欣向荣。人们辛勤劳动,没有失业、生活幸福,为个人、家庭、国家创造财富。大部分德国民众为眼前的美景及对未来的憧憬欢欣鼓舞,倾力支持希特勒,容忍了他的独裁统治。

希特勒拥有苦行僧的意志和艺术家的气质,生活俭朴,不讲究吃穿,不嗜烟酒,不好女色,没有裙带关系,不贪污腐败,既没有英俊的外貌,也没有伟岸的身躯。他不是来自政治世家,也不是职业军人或商业巨子,依靠文笔,尤其是口才,更重要的是实干,给德国带来美好的现实和可能更美好的未来。

他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凝聚德国人的力量,激发德国人的斗志。他仅凭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不知疲倦地工作再工作,从草根一族成为当时公认的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即使现在,新纳粹分子依然能轻松举出很多希特勒对今日德国还发挥积极作用的贡献,令人不容易否认。



假如当时身便死

这是希特勒吗?谁都知道肯定和赞美希特勒等于颂扬邪恶、与魔鬼同行。难道魔鬼也曾经是天使?

这确实是某个时段的希特勒,具有作为一位伟大政治领袖的品质。他继承了德国某些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体系、政治纲领以及实践活动,与工业文明中的各种因素结合,契合了德国一个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

如果在实施屠杀犹太人政策和二战爆发之前希特勒突然离世,以上叙述和评价大致不错,他的一些还没有转化成实际行动的言论也会被后人忽略。

比照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实况,这样的描述可能都太谦逊了。如何让遭受重创的祖国重新崛起,摆脱战争失利的阴影,让全体国民受益,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是国际榜样。

例如,蒋介石政府曾经刻苦学习德国模式,不过没有学好。除了国民党天赋不足,另外的原因是两国国情差异太大。当时希特勒的威望不仅限于国内,而且享誉世界,甚至在英国、美国,他的独裁、反犹政策都有大批狂热的支持者。当然反对他的人也不少,除了各种不满,理解成出于嫉妒可能更为恰当,而不是后来的愤恨。

可惜只有死人才能盖棺定论,活人就有变数。对希特勒此后的所作所为,任何先知先觉的推测,不管来自何方阵营,都有事后被夸大的可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超出了当时全人类的思维极限。


从天使到魔鬼

希特勒宣扬雅利安人种最优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犹太人,犯下反人类罪。同时希特勒自信军事实力最强大,为扩大德国的生存空间,建立世界新秩序,东西两线作战,造成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尤其是进攻苏联,重复前人的错误,注定失败。

德国的救星把素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民带入深渊,也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要想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希特勒从此万劫不复,以至于被评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大恶人。
 
▲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灭绝营入口 | 在这里估计有上百万人被杀害,其中九成是犹太人

对于希特勒个人来说,从执政到死亡共12年,其思想和行为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希特勒最初是天使,最终是魔鬼,但首先是人,也曾经是社会中呱呱坠地的婴儿和热血青年。

德国传统故事《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魔鬼的灵魂交易是对现实的深刻暗喻。事后人们常常总结是被魔鬼蒙骗利用,其实魔鬼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全人类都有魔鬼的遗传基因,在制约方面人类已经取得进步,要完全根除,也许根本不可能。

任何群体或个人,无限膨胀对自身的肯定和赞美,用谎言粉饰太平,用妄行满足贪欲,自以为是的“最”优秀和“最”强大,结果都会让自己变成恐怖的魔鬼,并且导致追悔莫及的“罪”。希特勒只是因为机缘巧合,在适宜的环境中疯狂成长,变成了魔鬼之最。

废墟之上,血腥过后,谴责罪恶并不难。不过深刻的教训也在警醒后人,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无事生非。


希特勒不是神,他只是利用了大多数人都有的人性弱点。虽然纳粹实体已然湮灭,但是“第三帝国”不会彻底消失……搞清纳粹是如何以及为何上台的,在今天与过去一样重要。随着人们对灾难的遗忘,这将变得更为重要。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反思纳粹德国三书”,时下,如何推荐这套书需要谨慎再谨慎。然而,这三套书又是时下特别值得一读再读的。它们不是恐怖小说,但它们是比恐怖小说还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

这三套书包括《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兴亡》《希特勒的末日》,它们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深刻探究了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详细过程,生动再现了第三帝国的兴与亡,以及希特勒生命中最后10天的众叛亲离与凄惨败亡。


有人说,当下的世界,越来越像一战前的样子。这套书堪为今日世界之镜鉴,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铭记历史,反思过去,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陷入暴力与野蛮的深渊。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



▍延伸阅读

《希特勒的末日》,绝版近40年后再版

纳粹“利维坦”:人民为什么支持希特勒?

服从命令还是良知?为了“美”,他背叛了希特勒

一场蓄意和残暴的侵略战争,为何大多数德国人会坚信是国家保卫战?

陈乐民:德国是如何从疯狂走向理性的?

今天的德国,还会有人否认爱因斯坦是一个爱国者吗?

季羡林:反希特勒的人们

王立群:独裁君主为何秘不发丧?

恶之所以横行,缘于无条件服从

加缪 :对罪恶的善良,必将导致善良的消失

历史如毒品:智者用其医病,愚者用其自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