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丘吉尔谈绥靖政策:隔岸观火最终引火烧身

温斯顿·丘吉尔 少数派文库 2022-10-04


1936年希特勒强占莱茵兰,1938年希特勒又兼并了奥地利,期间整整间隔了两年,这比我预想的要长。


一切基本如我所料,只是这两次灾难间隔的时间略长一些罢了。德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加紧修建他们称之为“西墙”的莱茵兰防线。一道巨大的永久性或者半永久性防线日渐成型。


陆军方面,德国已经开始实行完备的义务兵役制,他们的主力军团大多由充满热情的志愿兵组成。德国陆军人数每个月都有所增加,而且组织方面也越来越成熟,士兵素质也日益提高。


空军方面,德国不但继续保持优势,而且逐渐与英国拉开了差距,并大大超越了英国。工业方面,德国的兵工厂也在高负荷运转,德国的工业体系完全变成了军工业,每个人都成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机轮运转永不停歇,铁锤敲打昼夜不息。


1936年秋天,希特勒在德国开始实行一个四年经济计划,对经济进行了重组,以便在战时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外交方面,他建立起了“强大的联盟”,这是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到的一种外交政策。希特勒与墨索里尼达成共识,形成了罗马一柏林轴心。

 

1936年中期以前,希特勒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破坏条约,成功实施其侵略政策,并不是依靠自身的实力,而是巧妙利用了英、法两国的嫌隙和怯懦,以及美国隔岸观火的心态。


他固然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抵御对方的全力反抗,所以他最初的行动都是抱着侥幸心理,孤注一掷。他最大的赌博就是强占莱茵兰并在那里修筑防线,居然大获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对手太过于优柔寡断,不敢接受挑战。


1938年,当他采取第二阶段行动时,他已经不再靠虚张声势了,他完全可以靠自身的实力攻城略地,这时候的德国已经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当英法两国政府意识到这个可怕的变化时,为时已晚。



本文摘录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希特勒的狼子野心,丘吉尔早就看得一清二楚。时至今日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 ,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丘吉尔回忆录的影响 。


丘吉尔战时身兼首相和国防大臣的特殊身份,可查阅大量英国政府官方绝密文件、来往函电、会议记录等相当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为全书提供了坚实的权威性 。


他还披露了许多有关战争决策方面的内幕 , 以及各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戴高乐、蒋介石等等)之间的接触 。而作为盟国“ 三巨头 ”  , 他是唯一亲笔留下回忆录的人。考虑到有些重大问题只在三巨头之间秘密磋商 , 丘吉尔的这部回忆录也就更有价值了 。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丘吉尔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 丘吉尔因此书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奖授奖辞更将本书及作者褒奖得无以复加:“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然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他一生的信念与最有历史意义的政治活动大多都记录在这套书中,想要认识这位政治家,本书无疑也是必读书 。


这套书因太过经典,所以市面上流传着很多版本,但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还没有翻译完整,有的翻译总被书友指责大有缺憾。先知书店诚荐最新精装版本,中山大学李国庆教授领衔,国内众多翻译名家倾力合作,还原作品真实样貌。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



来源 | 本文摘录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李国庆 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04-205页。


▍延伸阅读

重磅:尘封四十年,读懂现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越预判越错判:历史没有剧本,只有意外

“美苏止战、英美联姻、中美破冰”:一套书与剧变时代的大国关系

从天使到魔鬼: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绝非无中生有

《希特勒的末日》,绝版近40年后再版

80年前的“反攻缅甸计划”:盟军的“私生子”,抗战的“生命线”

恶之所以横行,缘于无条件服从

加缪 :对罪恶的善良,必将导致善良的消失

历史如毒品:智者用其医病,愚者用其自嗨

丘吉尔:我的整个人生都在为这个时刻做准备

丘吉尔:幽默源于智慧,粗鄙源自邪恶

纪念丘吉尔: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丘吉尔:没有一种伟大是天生的

文明对恶的纵容,绝不会换来恶的收敛

至暗时刻:牺牲自由,换不来真正的和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