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遏制人性的阴暗

- 荐读 -
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无论左右
刘苏里: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何其幸哉!


制度能塑造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做坏事。这绝非空洞的说教,更不是距离我们遥远的东西。它经常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分享下列几个故事:



据说盗墓一般要两个人,比如打一个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宝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绳子系上来,但一开始,经常发生了拉绳人见财起异抛弃下面同伙而去的事。


于是演变为盗墓团伙以父子居多,但也发生了儿子扔下墓里亲爹的事。


最后行成行规:儿子下去取货,老子上面拉绳子,就再没出现过把人落在墓坑的事。如果这算是制度建设的鼻祖,那么不妨以贼为师。



德国有习惯,前面的人喜欢帮别人扶门,有人说德国民众天生素质就高,其实也不尽然。


真正的原因是联邦德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套规则,比如德国有法律规定,关门时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无条件赔偿,还得帮人医治。


这些规定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还有遵守交通规则、按秩序排队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这个社会就变得文明起来了。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


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有一段时间,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弊端出现了: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


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主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主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有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去世后向上帝提出一个要求,让上帝领他去参观地狱和天堂,看看究竟有什么区别。


到了地狱,看到一张巨大的餐桌,摆满丰盛的佳肴,基督徒心想:地狱生活不错嘛!


过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肉锅前,只因手持的汤勺柄太长,尽管他们争着抢着往自己嘴里送,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


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跟地狱一般无二,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都手持长勺把肉汤喂进对方嘴里。


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人,采用不同的策略,实行不同的制度,可以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其实,无论在组织还是社会里,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


我们没必要非要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合理的组织制度,必然是授权与监督同时存在的,既相信你的能力,又怀疑你的本性,但我要用制度来激发你性格中天使的一面,还要用制度来威慑你恶魔的一面。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本性的好坏也是随时而变的,只有在明晰了名分之下的责权利,再有一套组织制度去监督,这样才能人尽其能,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人性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有句话说的好:不背叛,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大,这种利诱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阴暗的一面就会被诱发。


千万不要相信人性,因为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让人性的阴暗无处发挥!




制度分好坏。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呢?



通常,一个好的制度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制度要符合人性

人性既非尽善尽美,也非十恶不赦,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好的制度可以抑制人性中贪婪恐惧等恶的一面,而坏的制度则让人性中追求善的一面四处碰壁。
  
◎制度可以改变,但人性却不可强行改造

好的制度,在承认人性复杂的前提下,通过具体规则的设置,把人的利己之心转化为利他的行动;坏的制度,不是试图强制改造人性,就是把希望寄托在极少数全知全能,“道德高尚”的人身上。这样的制度,往往是一条“鲜花铺就的地狱之路”。
 
◎好的制度,首先要约束那些掌握分配权力的人

任何团体和组织要正常运行,就必须赋予一些人权力,然而,权力只有被有效制约,团队和组织才会健康运行,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不会被侵犯。否则,不受制约的权力,最终必然腐化。

▲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逼迫国王签署了《大宪章》,限制国王的权力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需要好的制度,一个国家更需要好的制度。
 
一套好制度是具有感染力的,每个人都想活在有保障的社会里,即使历史上的那些独裁者也不例外。因而,好的制度总是会被模仿,自然而然地扩散到全世界。

当今世界,被模仿最多的政治制度,当属美国的制度。虽然它也有很多瑕疵,但可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不坏的制度之一。

王建勋说:好的制度,透露着对人性的怀疑,对拥有权力的人更是有着高度的警惕。因为人性有恶的一面,所以要对拥有权力的人有效制约;因为人性有善的一面,所以仅有对权力的制约还不够,还需要每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自治。
 
而这正是华盛顿、杰弗逊、富兰克林等美国国父们建国时的基本理念,他们根据这一理念制定的宪法以及配套制度,让美国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因此,制度及其背后的思想理念,才是成就今日美国的密码!


这一切都开始于一个时间:1787年。

那一年,五十五位代表齐聚一堂,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讨论一个梦想——从五月花开始就在做的那个梦想。
 
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美国《联邦宪法》。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文明的国家。而且奇怪的是,这个早就被马克思判为“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至今还能自我修复,还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场奇迹如何诞生?为什么说民主不但是个理想,更是一个技术活?革命成功后,美国就走上了一条自由和繁荣的强国之路了吗?为什么说理解了制宪会议,就理解了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所有人群的基本政治困境?

要厘清以上问题,先知书店特别荐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民主的奇迹》,本书直击联邦制宪会议上唇枪舌剑的激斗,让我们看到美国先贤如何“吵出”开启两百多年国运的美国制度。
 
本书因种种原因已断货近3年,溢价到100多元,先知书店有幸与出版社达成合作,私享版独家上线,仅售55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先知书店独家书。

本文由少数派文库综合自网络。


▍延伸阅读

制度的力量

刘苏里: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何其幸哉!

宁愿三观不合,也不要自我撕裂

张维迎振聋发聩的10个观点(针针见血)

历史的细节,让人感到可怕

委曲不能求全:抗战史上最大的“遮羞布”与“替罪羊”

王朔:若下令全民追星,我就追他(把一手烂牌打成赌王的俗世奇人)

周有光:如果想做一个全球化时代的知识公民,最好首先进入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赵林:讲哲学就是讲政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天下第一乐事

这本书大陆敢出版,算蛮勇敢的(每一字都带着血泪的真诚)

王鼎钧:出门一步,便是江湖

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无论左右

张维迎:我听到最多的劝告是“你说话注意点,小心点!”

陈徒手:人间忧患诚如海(沁入心脾的凉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