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刘苏里: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何其幸哉!

刘苏里 新少数派 2022-12-28
- 荐读 -
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无论左右
这本书大陆敢出版,算蛮勇敢的(每一字都带着血泪的真诚)



名家大课:
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
文:刘苏里  编:先知书店

“书的序言类似产品说明书,告诉用户(读者)它是什么,怎样使用。注意事项等。”这是今年6月写的序的第一句话,为序定了基调。如今它变成了后记,那么前记怎么写?

人的激情和心绪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6个月前写的序,编辑不满意,我也有同感。说好的修改,一拖就是半年。拖到了极限,于是就有了“馊主意”,何不把“名家大课”上线时的开篇词充数做序呢?好处多多,其中之一是,撰写开篇词时的激情和心绪,有了呈现的机会。

我把开篇词找出来,个别文句略加修改,便有了这个序。不敢当序。索性叫“前记”。一查,还没见过写前记的。

开篇词写于 2017年 10 月:



欢迎来到“得到”App“刘苏里·名家大课”。我是万圣书园的刘苏里。

30多年前,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读的是国际共运史和政治学;25年前,我在北大南门外开了一家学术思想类专业书店——万圣书园。

截至今天,万圣书园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学者。我经手的书籍超过 40万种。从接触第一本经典《尼伯龙根之歌》开始,我翻阅、精读过的经典作品已无法统计。

和相当多的作者、学者成为朋友、诤友,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每一次和他们深入交流,促膝长谈,都是一场学术饕餮和思想盛宴。

现在,我把这种体验带给你。

我在“得到”App 开设的这门课筹备了整整8个月。它是一次空前的尝试,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我邀请了38位学术名家、翻译家,在未来一年解读51部思想经典著作,带给你51堂精彩的思想大课。

我于其中的作用,就是在人类思想的地图上,和老师们一起标出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坐标,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斟酌取舍;在每位老师讲解之前,带你了解经典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对后来人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我们究竟有怎样的价值。

“名家大课”课程也是“得到”做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既是继续,又是总结。

它继续的,是启自20世纪80年代、持续近40年的人类知识-观念整理活动,也是对这一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并惠及更多终身学习者。因此,我想和你一起,首先向为这次知识-观念整理活动做出卓越贡献的每一位参与者致敬! 也期待新一代的知识人,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有所创造,以和成长中的中国的历史命运相匹配。


在这门大课中,接受邀请的老师们,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全程参与了上一轮知识-观念整理,影响了很多知识青年,至今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学者,像杜小真、邓晓芒、周国平、陈嘉映、郑也夫、钱永祥等;

二是紧追其后,对知识-观念整理活动做出贡献的中生代学者,像徐贲、阎克文、赵汀阳、高全喜、冯克利、张伦、刘擎、孙广振等;

三是继承上一轮知识-观念整理活动的新生代学者,像彭刚、周保松、林国华、李康、刘瑜、王建勋、陶然、包刚升、李华芳等。

这38位老师,不仅是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学人、焚青继蓉的学术带头人,也是许多经典作品的译者,还是时评线上点击量较高的作家、勤奋的“教书匠”。他们是了不起的读书人,是万圣书园和我的良师益友。他们汇聚一堂,在“得到”这个教室,为你上大课、讲经典,与你共度饕餮经典的美好时光。



你肯定上过大课:一个大教室,一位老师,很多学生,上一门课程。未来一年的大课,38位名家在一个无达弗届的空中课堂,讲读51部经典。这在教育领域恐怕还是第一次,于你也肯定是第一次。何其幸哉!

51部经典,上下2500年。这些思想经典,经由诸位名家和我这个半辈子泡在书里的人千挑百选,入选我们的大课,不仅因为它们旺盛的思想生命力,也因为它们对今天这个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及它们对你洞察世事、体悟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至于为什么要读经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说法。既然已经有一百种说法,我不惮提出第一百零一种说法。

我的理由特别简单:读经典,是人的一种活法。
活法千万种,读经典其一也,且是省力省钱、精彩超值的一种活法。是否选择这种活法,取决于你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期望。

经典提供了你建立人生坐标的另一个维度,使你对自己的人生期望和现实处境,有了一个新的衡量尺度。你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不断对照、校正人生轨道的过程——读经典是一种活法,正是这个意思。

经典里不仅有先贤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还有取之不尽的看待世间万象、应对人生困境的策略和方法。

说来俗套,但仍有提醒的必要:人生有涯,走出校门后,有效时间就那么多。是食不厌精,细嚼经典,还是生冷不忌,逮什么吃什么?两者的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细嚼经典,是一种选择,对你确定人生高度,是一个考验。兹事体大,不能不察。

但经典如此深厚,快速进入,深刻体察,都需要名师点拨。在你与经典提供的养料之间,常常隔着一层窗户纸。很多人读了一辈子,未必捅得破这层窗户纸。

名师的作用,首先是教你如何捅破窗户纸,其次是带你走进经典的迷宫,领略经典魅力。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读经典的最佳门径,是师傅导游之后,自己躲在书中,仔细、慢慢体会经典之妙。这种活法,何其美哉!


经典难读,需要你用尽洪荒之力。经过此役,不用高喊,你也可以享受超越自己、人生进阶的幸福和快乐。一年的细嚼慢咽,不仅仅是
让你听讲和阅读经典,而且是通过阅读,学会思考、掌握方法。

还有一层,比上面说的理由也许更重要,是我的个人经验,供你参考。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经典提供给了你审视人生的参考文本。匈牙利思想家科尔奈写过一本书,叫《思想的力量》,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权力,不是财富,甚至也不是知识,而是思想。

我相信:思想有多高,人就会飞多高;思想有多远,人就会走多远的。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们的节奏,聆听经典,把握其中的思想精华。我也会在这一年中做好老师们的传声筒,把他们为大课写的精彩讲稿,原汁原味地呈现。

愿你珍惜这次思想旅程,用思想的力量为生命浇筑坚实的地基,为命运的召唤做足功课。


世事难料,今夕何夕。开篇词今天读来,好像已品不出三年多前的激情和心绪,但它的确真实。它是写给大课听讲者的,仔细想,又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读者?

某年,在一个颁奖仪式上发言,我说了这样的话:“阅读是寒冬里御寒的方法。”在这里我要补充一句:“阅读,尤其阅读经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希望这两册厚厚的书,带给你温暖和力量。


碎片化的时代,值得听的课很少,值得读的新书更是不多,尤其是能重塑我们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一门课或一本书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往往既要深——思想足够经典,具备洞察人生与社会现实的问题意识;又要广——解读清晰易懂,打破晦涩艰深的藩篱。


而《思想照亮旅程:得到名家大课》(典藏版),就是这样一套最新出版的,具备以上两个关键要素,既是好课,更是好书的稀缺好书:


◎中国三代顶尖学人,解读50位思想大家51部经典著作


本书汇集了中国人文社科领域三代顶尖学者,包括陈嘉映、包刚升、刘擎、徐贲、刘瑜、周保松、邓晓芒、杜小真等38位学者,通过解读51部影响人类文明的经典,理清2500年思想发展来龙去脉。其工程量之庞大,甚至让组织者万圣书园刘苏里感慨:“此前没有过,此后也很难再现”。


◎绝版经典人文课程,百万文字历时三年磨砺成书


本书源自得到App热销课程《名家大课》(目前该课程已全网下架),当时的音频稿历经八个月才得以打磨上线,此次文字稿,出版更是历时三年之多,近百万字的反复编校,同时补充了版本信息,主题词、思想家介绍等,文本更加细致,思维更为系统,便于深度阅读。正如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所说:这本书,是我们通向中国当代思想界的一个枢纽性站台。


◎精装典藏版,阅读收藏首选


在装帧方面,本书也考究非凡,封面采用了柔感织棉布面,上册印银、下册烫黑,更具经典质感;同时搭配瓦楞纸裱美国黄牛皮函套,无论是立意内容还是设计都极具收藏价值。


本书目前正在预售中,精装典藏版首批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抢先收藏:(入库后第一时间发货。)


来源 | 本文为刘苏里主编《思想照亮旅程:得到名家大课》前记


▍延伸阅读

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无论左右

张维迎:我听到最多的劝告是“你说话注意点,小心点!”

观念的力量:张维迎关于市场经济的四大洞见

张维迎振聋发聩的10个观点(针针见血)

陈徒手:人间忧患诚如海(沁入心脾的凉意)

王鼎钧:那些书里有天下,无苍生

王朔:若下令全民追星,我就追他(把一手烂牌打成赌王的俗世奇人)

“倒戈将军”冯玉祥,“伟人”还是“伪君子”?

人类文明史中的七大教训

人类文明的五个殿堂

这本书大陆敢出版,算蛮勇敢的(每一字都带着血泪的真诚)

资本主义在西方取得了非凡成就,为何在别处却停滞不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