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当斯定律”:为什么最聪明的人总是做出最愚蠢的决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政治是由最聪明的人组成的,却总是做出最愚蠢的决策。
——巴巴拉·塔奇曼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曾说:“尽管人类在所有其他科学领域都取得了进展,但在管理方式上与三四千年前相比并没有好到哪里去。”至今,鲜有国家能逃脱这条“亚当斯定律”。

纵观人类浩浩荡荡的一部发展史,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是如此经常性地犯蠢,做出与自身利益完全相悖的事:

——特洛伊的统治者有种种理由怀疑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们还要将它拉到城里去。

——乔治三世的历届内阁,都对美洲殖民地坚持威胁态度,尽管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

——查理十二世和拿破仑,以及后来的希特勒,不考虑先驱们遭受的灭顶之灾,仍一意孤行地入侵俄国。

——蒋介石拒绝听从任何改革的声音,直至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现在俄罗斯的对外扩张,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什么与人类所有的活动相比,政府的表现是如此不如人意?对于这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美国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有极为深刻的洞见。

巴巴拉·塔奇曼在《愚政进行曲:从木马屠城到越南战争》这本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让政府频繁犯错、甚至作恶的机理,也展示了群盲是如何侵害整个社会的理智,让一个正常人做出毁灭性的行为。

她的书,写尽了人类的愚蠢。

▲“木马屠城”的故事说明,愚蠢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绝症”


▌愚政不是病,而是难以治愈的绝症

塔奇曼指出政府的失当行为有四种,且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它们是:

●暴政或压迫,历史上已经有无数此类臭名昭著的例子,这里无须赘述。

●过度的野心,比如雅典企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征服西西里,德国自视为优秀种族而两次试图统治欧洲,日本谋求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无能或颓废,比如晚期的罗马帝国,最后的罗曼诺夫王朝和中国末代王朝清朝。

●愚蠢或堕落。愚政的出现与其所处时代或地域并无关联,这是一种永久的普遍的现象。


在塔奇曼看来,愚蠢与政权形式并没有关系:无论是在君主制、寡头政治还是民主政体下,都同样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它与民族或阶级也不相干。

每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各国领导人,几乎都深知治国之术和权力游戏,却同时陷入惊人的集体愚蠢、迷之自信,正是这些聪明绝顶的职业政客,亲手将人类文明拖入了毁灭性的大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愚蠢的战争,它本不该发生,却永远地改变了历史走向


偏见与妄想,总会演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塔奇曼认为愚蠢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在于“我们别无选择”论点中的自我禁锢,另一方面则是最经常且最致命的自我妄想——对敌人的低估。

这两个原因或许可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那么地深远,可以说,一战改变了世界的轨道,也使得我们活在了这个历史延长线上。

用塔奇曼的话说,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赔偿,没有战争罪责,不会出现希特勒,或许也不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会有犹太人大屠杀,不会有冷战,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中国的变色。这还没算上在战争中死去的数以百万人。

 

一战前,在工业革命带动下,科学、医学、艺术和政治哲学等等,都迅速发展,文明的未来从未如此光明,然后,突然间,一切都陷入火海。

 

有史以来,第一次,铁丝网、机关枪、坦克广泛使用,还有其中最恶劣的毒气的使用,把法国战场和俄罗斯大草原变成了巨大的坟场。

 

1917年,战争陷入僵局。谁知道如果没有美国卷进来,战争会持续多久?

 

讽刺的是,威尔逊之所以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承诺不让美国人卷入欧洲战争,最后事实上,面对这场邪恶,没有一个大国能独善其身。


“愚政”仿佛有一部事先写好的剧本,偏见与妄想早已预设其中,一单按下开关,就会有一连串的愚蠢事件接踵而至,最终演变成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塔奇曼说,“愚蠢行为在事件发生后仍一如既往”,二战本质上就是一战的延续


▌当世界冲向悬崖时,需要有一种力量拉住它

作为“笃信宗教的战前一代”,塔奇曼坚信“正义和理性最终会获得胜利”。她热情讴歌美国独立革命、以色列卫国战争,而她的研究和写作,却始终致力于减少战争。

她的确做到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的著作曾经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两大阵营剑拔弩张,足够毁灭地球数百次的核战争一触即发。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将目光聚焦在美国总统肯尼迪身上——他的抉择,将决定其国家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彼时,肯尼迪的案头,除了核密码箱,还有一本当代历史学者的作品——那正是塔奇曼的著作《八月炮火》,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肯尼迪反复阅读,陷入沉思,并用书中揭示的历史教训不断警示自己。肯尼迪发誓,自己绝不重蹈覆辙,“我肯定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于是,他在最后关头沉住气,步步施压,既达成了政治意图,又避免了将世界陷入末日般的核战。

事后,肯尼迪把这位女作家的书当成国礼,寄给了英国首相,希望对方牢记英美两国的特殊友谊,并且“对现代文明及其敌人,保有最深刻的反思与警惕”。

十年之后的1972年,中美两国都被笼罩在苏联核威慑的阴影之下,而美国更深陷越战的泥潭。为维系国家安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访华,世界为之瞠目——这是1949年之后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而尼克松也像肯尼迪一样,将这位历史学者的书赠送给中国时任领导人,中方则以鲁迅作品回赠之。

▲“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酿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发生


▌真实的历史使人清醒,虚假的宣传使人愚昧

在史学界,无论通俗写作,还是历史研究,长期存在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很多史观正、充满历史洞见、文字淋漓畅快的作品,存在断章取义、以立场筛选史实、甚至蓄意捏造,以想象、推理代替史实的现象。

塔奇曼终其一生都在捍卫美德与文明。她坦言,自己从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客观的历史学家”,因为“那只有时钟才可能做到”。但是她在写每个字的时候,都在警示自己,不能做一个“价值先行者”。

为了探寻历史真相,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以最快速度扑向原始文献”:未出版的私人信件、工作日志、手写的报告、公文中的便条……

巴巴拉·塔奇曼是一个从来不吝惜说真话的历史学家,当别的历史学家都顾左右而言它时,只有她才有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勇气。

塔奇曼指出,权力可以制造愚蠢。“颐指气使的权力导致思维僵化。随着权力在某些人手中习以为常,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也日渐消退。权力的责任在于为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尽可能以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理。”

真实的历史使人清醒,虚假的宣传使人愚昧。人类避免灾难的唯一方式,就是充分了解灾难。只有历史真相,才能让我们认清灾难的本质,看见战争的残酷,理解文明的价值,从而真正汲取历史教训,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塔奇曼所写出的每一个单词,都是真实的历史。但由于她的书太过精彩,以至于人们时常质疑——这些令人迷醉的画面感和戏剧性,是不是巴巴拉为了“让历史更动人”而捏造出来的?

对此,塔奇曼斩钉截铁地说:“我从不捏造任何东西,包括天气。”

如果没有塔奇曼持之以恒地对人类灾难机制的深刻揭示,很多政治家与社会精英的智慧恐怕要大打折扣。历史有脑子,但人往往没有。由于人类在管理方式上几千年来毫无创新,那些过去曾造成了巨大灾难的致命问题,从来没有消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在知识过剩、信息泛滥的今天,塔奇曼的著作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智慧魅力,这是任何知识的碎片化阅读、电子阅读所无法代替的。

然而遗憾的是,塔奇曼的作品在中国被长期被忽视。她的部分作品引入国内后,曾一度绝版。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塔奇曼作品集”,共八卷九册,是迄今简体中文世界最全版。

塔奇曼的八部作品,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西方学界的“头号中国通”费正清,在读完这本书后吃惊地说:“她发掘了所有的记录……哪怕连最小的纸片都没放过”。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种特别的财富。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本系列:


▍延伸阅读

人类的愚蠢和疯狂曾如此空前,但不会绝后

致命的败局:一群聪明人为什么做出了最愚蠢的决策?

消灭「消极自由」

张宏杰:明清两代,为何越反越腐?

张鸣:弱者必须反抗,这个世界施加你身上的恶才会减少

你有你的规矩,世界另有规矩

斯大林逝世70周年,想起一本他曾经“深恶痛绝”的书

冯骥才|历史已经全部记住,就看人们自己是否把它忘掉

对中世纪的四大误解

心理学:“认识自己”的第一科学,却遭遇五大误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