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一直敢于发声,但却不被大众所理解


从1983年发表《为钱正名》将自己置于舆论漩涡,到价格双轨制推动市场化,再到后来与林毅夫的跨世纪交锋。


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学家张维迎就像自由市场的守夜人,为了保护他心中自由的市场秩序,一次次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张老师一直敢于发声,但却不被大众所理解。可能正如有人曾说:先知往往是孤独的



从“为钱正名”到“价格双轨制”首倡者


张维迎历来以见解独到而闻名。
1983年,张维迎24岁,还在西北大学读研究生时,他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消息:“首都青年个体户座谈批判向钱看”。
张维迎写了一篇七八千字的批判文章投给《中国青年报》。
标题为“为钱正名”:


“在正常有序的社会,钱是一个奖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做的贡献多,不应该回避钱,把它看作坏东西。”


在今天,这样的言论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正常,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当时历史的时针指在1983年。


彼时的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的阴云下,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买粮食、猪肉、食油、布匹得凭票,吃饭、穿衣不仅要排队,还得小心翼翼看着供销社阿姨的脸色。更重要的是,历史造成的影响远远未曾散去。


张维迎的这句话犀利而大胆,毫不意外,他被列为当时陕西“八大自由化分子”之一。这是他以后数十年间,所遭遇的众多批评和争议的开端。


但是,张维迎就这么一路坚定地走了下去。


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上,明知政府可能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而在价格改革的讨论中,张维迎仍然坚持政府应该放开价格管制,最终让市场决定的论调。


最终,放调结合的双轨制改革思路被国务院采纳。同年,深圳市试点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


莫干山会议上的张维迎


随着双轨制改革的定调,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被扭曲的价格开始得到纠正。


1984,成为中国经济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三十多年后,当年的争议已经变成常识,事实让人们不得不承认,张维迎的观点是正确的,是先进的。


2011年,张维迎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理论贡献获得“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在北大朗润园狭小的办公室里,张维迎用他略带陕西口音的普通话慢慢说道:
“要说自己相信的话,内心相信的东西,就是你生命中最值得坚持的东西。”



自由经济边疆的拓荒者


1990年,张维迎进入牛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和产业组织专家唐纳德·海,进一步接触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


他受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影响最深,两者的共通点是都崇尚市场自由、反对管制。


相比之下,张维迎更认可奥地利学派。以米塞斯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思想再一次坚定了张维迎以市场为导向的世界观


为此,他和林毅夫开启了一场长达30年的辩论。


交锋从1995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二人关于政府该不该干预市场的争论,再次引发经济学界的强烈反响。


林毅夫认为,“过去35年,中国政府决策绝大多数都正确。”


张维迎则坚持认为,“凡是政府能看得清楚的,自由市场上的企业家早就看清了;凡是自由市场上企业家看不清楚的,政府更不可能看清。”


张维迎认为,计划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失败,是人类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现在所谓的产业政策,就是计划经济披上了一件极具蛊惑性的马甲。


为什么有人认为自己能够凌驾于市场之上?


为什么官员认为自己比企业家高明,能够代替企业家对他人的生意进行计划?


为什么失败了不用负责的政府,会认为自己比全部身家投入其中的企业家更能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这些简简单单的道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走得如此崎岖。


时至今日,对非市场力量的迷信,仍一遍遍卷土重来,试图走回头路的声音不是渐弱,反而渐强。


黑格尔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血淋淋的往事转眼就被遗忘。


计划经济的支持者热爱宏大构想,并且时时为其想象而满足和感动,但这里产生了一个可笑的悖论:


设计政策的,是那些距离市场最远的人;实施政策的,却是基层的科长、处长、办事员。


对普通百姓来说,如果不信身边一个个具体的官员或办事人员,又怎么会认为他们代替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张维迎的表达很直接:一切灾难,都来自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



过去40多年,中国从一个贫困潦倒的国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在“市场”被污染、污名化,甚至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当下,是否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既关乎我们的财富,更关乎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维迎老师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通过一本又一本著作,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被誉为“自由市场的捍卫者”。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张维迎:也不是说我有足够的勇气,完全不顾忌。只能说,我保证不说假话,不能保证所有的真话我都敢说。我不想做无畏牺牲,但是你让我太委屈自己,说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我也做不到。


在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面前,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越来越稀有,以简明的经济学逻辑,让我们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做一个真正说实话的教育家,站在自由的经济思想之上,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常识。

他提出的“用市场逻辑战胜强盗逻辑” 、“理念和领导力决定中国未来”、“自由是一种责任”、“中国需要制度型企业家”等理念,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维迎老师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通过一本一本著作,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扭转人们的错误观念,保卫我们的财富与自由。

在过去40年,我们从贫困潦倒,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在“市场”被污染、污名化,甚至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当下,是否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既关乎我们的财富,更关乎我们未来的命运。

为此,诚挚推荐“张维迎作品集”。作为学界少有的同时被内外学界称赞的经济学家,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有着思想的超前性和持久的影响力,但是却搜集不易——有些不断地被修订、再版,有些却因种种原因,常常断货,甚至绝版。先知书店深知张老师作品的价值,集齐张老师重要作品。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包括张维迎最新力作《回望》签名版现货首发)




▍延伸阅读

张维迎:如果都削尖了脑袋往体制内钻,就是国家的不幸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野夫:“酷客”李斯,一个热爱生活又内心充满绝望的人

权力与财富: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

自由、权利与良知:三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逻辑混乱的“四大论证方法”

洗脑与启蒙的九个区别

梁实秋:胡适先生二三事

不质疑动机,不人身攻击,我们需要罗伯特议事规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